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浅议中国物流信息化.doc

105阅读 | 3收藏 | 13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浅议中国物流信息化.doc第1页
浅议中国物流信息化.doc第2页
浅议中国物流信息化.doc第3页
浅议中国物流信息化.doc第4页
浅议中国物流信息化.doc第5页
浅议中国物流信息化.doc第6页
浅议中国物流信息化.doc第7页
浅议中国物流信息化.doc第8页
浅议中国物流信息化.doc第9页
浅议中国物流信息化.doc第10页
浅议中国物流信息化.doc第11页
浅议中国物流信息化.doc第12页
浅议中国物流信息化.doc第13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13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柠檬片橘子片 上传于:2024-06-05
浅议中国物流信息化 一、简述物流的信息化 物流一般是指各种物品实体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物理移动。它由一系列创造时间和空间效应的经济活动组成,包括运输、配送、仓储保管、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众所周知信息化是能反映事物内在本质的外在表现,如图像声音文件语言等,它是事物内容形式和发展变化的反映,那么物流信息则是物流活动的内容形式,过程及发展变化的反映。 物流的信息化则是指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采集、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等一系列处理活动,以实现对货物流动过程的控制,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管理活动。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灵魂,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如今,对物流信息化的管理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壮大日益被从业者和管理信息系统提供商所重视。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物流的产值已经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相当大的部分。其中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对此行业的贡献也不容忽视。因此,中国要想成为东亚乃至环亚太地区的物流中心构筑现代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便是重中之重。 二、中国物流信息化之发展现状 我国物流信息化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才进入迅速发展阶段。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信息化建设也取得显著成绩。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府部门加大了对物流信息化推进力度。中国的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正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大力度推动行业信息化的进程。在全国科技中长期规划中,也把信息化确定为物流中长期规划的核心技术;二是我国物流信息技术与国际差距在逐渐缩小。特别是有两项技术已经基本与国际同步:一个是RFID技术;另一个是解决跨平台应用的信息系统整合技术。三是物流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工作进展较快;四是企业对信息化的水平在提高。 然而,我们还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与国外物流相比,中国的物流信息化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据调查,我国的物流服务企业中,仅有39%的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绝大多数物流服务企业尚不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而在已经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物流企业中,80%左右仍处于初级建设阶段,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对信息、数据的及时收集和有效整合;在此基础上,少数信息化水平较高的物流企业(约15%)开始提升信息化应用层次,通过信息化建设促进管理和业务流程的优化,另有极少数物流企业(约5%)开始进入全面供应链系统的建设阶段。在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大中型物流企业,其企业网站的功能仍然以企业形象宣传等基础应用为主,作为电子商务平台的比例相对较少,大约占16%左右。同时,已建信息化系统的功能主要集中在仓储管理、财务管理、运输管理和订单管理,而关系到物流企业生存发展的有关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所占比例很小,大约是23%左右。 可见,我国物流业尚处于初级阶段,刚刚走上市场化的轨道,体系规模小,物流信息化程度低。加入WTO以后,跨国流通企业必将逐步大幅度进入我国市场,我国的物流业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因此,有效利用国内现有的物流发展条件,积极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推进物流业的信息化,是我国物流业适应国际物流市场发展变化的基本要求。 三、中国物流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物流企业重硬轻软 根据调查,在已经进行信息化投入的企业中,三分之二的企业仍处于基本技术阶段,仅有28%的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业务管理和流程优化。2008年中国物流行业IT应用市场投资结构中,硬件占86.8%,软件占34.9%,信息服务占11.6%。这一比例明显表示出企业在硬件投资上舍得花钱,但在软件和信息服务方面就有点吝啬了。投资上百万以至上千万做条形码或者RFID(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企业管理者觉得值得,但投资50万实施一套仓储管理系统,却犹豫不决。从根本上讲,这是意识的问题,多数物流企业还没有真正意识到信息化对竞争力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信息化给企业带来的收益要远远大于企业的投资。 (二)、物流信息化标准混乱、一体化水平低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物流标准化工作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目前,我国物流标准化体系的建设还很不完善,物流信息标准的制定和修改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多数物流企业都是在自己原有优势业务的基础上开展信息化建设,缺乏规范的物流流程和信息化标准。同时。由于受现行经营体制的制约,大多数企业的物流活动由企业内部组织完成。这就严重限制了物流活动向专业化、信息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商品信息标准不统一,企业间就很难实现信息的交换和共享。物流领域里这种技术标准的多方面差异和缺陷,不仅导致物流系统作业环节增加,物流速度降低,物流事故增加,而且制约了物流的协调运作,整个电子化的物流网络相互之间难以做到兼容,数据难以交换。信息难以共享,使得商品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等各个环节难以形成完整通畅的供应链,严重影响了中国物流行业的管理和电子商务的运作。 (三)物流信息化供应参差不齐 现如今,物流信息化市场的这样一块美味蛋糕吸引了众多软件厂商,大小软件厂商应声而动,一下子涌现出了大批的“发烧友”企业。目前颇有点群雄混战的局面,然而,真正懂得物流企业运作、具有一定实力能长久发展的软件企业却并不多。根据调查,2008年美国WMS(仓库管理系统,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市场21%,达到16亿美元,主要是升级和替换原有系统,在油价持续攀升的情况下,TMS(运输管理系统,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System)市场也达到了11亿美元的规模。再看看中国的市场,可见物流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国际间普遍公认,中国、印度和东欧将是第三方物流成长最快的地区。中国物流业的总体成本偏高,存在进一步降低的空间,而信息化则是有效的重要手段。很多企业已经将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通过各种途径来降低物流成本,改进客户服务,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在中国,物流行业信息化还处于基本起步阶段,空间无限,有实力厂商可以继续以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和创新业务为市场老大地位努力一搏。 (四)、物流信息化呈现“一高一快两低”态势 1、信息化意识提高,整体规划能力较低 近年来,我国从政府部门到企业对物流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物流的灵魂是信息已得到我国工商企业、物流企业的广泛认同,各类企业呈现出开发物流信息平台、应用综合性或专业化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态势。2006年,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公安部、铁道部、交通部等九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将发展物流信息化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目前,我国各级政府也已经把物流信息化作为一项基础建设纳入发展规划之中,并进一步加大了对物流信息化的投资力度。 但是,物流企业信息化整体规划能力较低,对信息化的理解不深,仅仅停留在信息的最表面的层次。可见,我国在物流信息化长期发展战略上尚未形成体系,标准化工作发展较慢;同时,物流企业对自身的信息化未来发展也缺乏规划,缺乏覆盖整个企业的全面集成的信息系统,目前真正去搞信息化整体规划的企业寥寥无几。 2、建设步伐加快,整体应用水平较低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物流行业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势头,而物流信息化的投入力度也相应提高,建设步伐持续加快。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大中型企业物流及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意识普遍提高,信息化进程正在加快,大约有74%的企业已经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77%的企业已有自己的网站。同时,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物流企业对现代通信技术的接受程度逐渐提高,开始积极采用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提高企业运营水平和综合实力。 尽管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较快,但是不得不承认,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整体水平尚处于较低层次,特别是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很低。一方面,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较少,应用范围有限。调查显示,在国外物流企业得到广泛实用的条码技术、RFID、GPS/GIS和EDI(将离子交换技术,)技术在中国物流企业的应用不够理想。同时,立体仓库、条码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导向车系统、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物流自动化设施应用不多。另一方面,信息化对企业运营生产环节的渗入层次较低。记者经过调查发现,在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大中型物流企业,其企业网站的功能仍然以企业形象宣传等基础应用为主,作为电子商务平台的比例相对较少,大约占16.67%。同时,已建信息化系统的功能主要集中在仓储管理、财务管理、运输管理和订单管理,而关系到物流企业生存发展的有关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所占比例却很小,大约是23.33%。 事实上,目前较低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物流业迫切需要提高信息化水平,以提升国际竞争力。据了解,一辆丰田轿车的零件有3万个之多,但是丰田汽车公司却是零库存企业,“以信息替代库存”可谓丰田公司制胜的法宝之一。可见,中国物流业要想提升竞争力,必须要大力应用和发展现代信息技术。 (五)、物流信息化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系统 目前国内的研发能力无法和国际同行竞争,物流信息系统的标准较为混乱,不成体系,难以互联互通,难以实现信息共享。信息交换、确定交易、生产、仓储、运输、支付等六大核心环节是传统经济模式的完整过程,在网络经济中这些相关环节同样不可或缺。 但是,纵观当今中国相对成功的B2B(电子商务)网站也仅仅只是完成了信息发布和网上议价两个过程,而正对生产、仓储、运输、支付等相关物流范畴的网络信息建设,却突显滞后。对物流而言,价格确定毕竟不是结束,只是开始。有一个观点也由此被人们所熟知:谁解决了网上物流、传统物流和网上交易三者之间的协调配合,那么谁就将成为未来网络经济的真正主导者! (六)、提供基础信息和公共服务的平台发展缓慢 提供基础信息和技术服务的公共平台进展缓慢,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GPS、GIS技术服务在大型企业的应用比例为23%,在大型物流企业的应用仅为12.5%,在中小企业基本是空白。,基础技术服务应用比例过少,整个行业的整合就相对困难。由于标准不统一,系统不能互联互通,影响了公共物流信息和技术服务平台的发展,反过来又影响了各信息系统的使用价值。 (七)、物流信息沟通匮乏 我国国内劳动力成本低,业务强度较低,管理水平较差,利益分割过度等问题。所以说从总体上而言中国的物流企业更需要一些“短平快”的产品来解决局部环节的简单作业。我前面已经将国物流行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各方面还不成熟因此过大规模的物流企业的管理难度是非常巨大的。并且相关的管理人才也是缺乏,从而使大规模物流企业的出现可能性减小。那么我国一种小型物流企业为主。因此他们的业务范围很难达到全方位,这就有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而研发的软件产品。可是国内信息化产品多受全套解决方案思想的指导而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境,从而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而对于信息的共享比较来说则非常困难,形成了各自为政,各自为战的游击战,对于应对国际竞争与企业的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国内产生的国际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国外的物流企业纷纷争相进入中国市场,对国内市场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而且国外物流企业的实力远远超过中国的相关企业。因此,单靠一个国内的物流企业来取得与国外物流企业的竞争能力谈何容易。所以,国内企业就应该联手共进,形成一个物流的经济界和体,实现相互之间信息的沟通与合作。才是中国物流企业抵御国际的冲击并走出国门的必由之路。 (八)物流从业人员素质低,专业的物流信息化人才缺乏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物流企业的从业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特别是在一些专业型的仓储、港口、码头等操作性较强的企业尤为明显。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的原因之一是国内缺乏相应的物流管理人才,原因之二是一部分工作岗位也不需要很高的学历。行业从业人员素质低下造成物流信息系统难以实施,一部分人员可能连电脑的基本操作都不会。人力成本低廉也是影响物流信息系统投入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人力成本偏低,而投资信息系统一般都耗费巨大,从企业的决策者来说,如果增加一部分人手可以达到同样或类似的效果,并且成本相当,那么增加人手就会成为首选。现代物流信息化建设需要复合型的物流人才,他们既要有坚实的文化基础知识、物流专业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实践技术。 近几年我国很多大中专院校都设了物流专业。培养了不少物流专业人才,但由于物流属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一些物流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不能适应岗位的需要,没有进入物流行业。特别是缺乏在技术上和商业模式上都具有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这就造成了我国物流人才的供需脱钩。所以我国的物流信息化发展还需要一个培养人才、培养需求、培养管理技术的过程,但多数系统开发商缺乏战略眼光,未提出我国物流信息化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 四、改进中国物流信息化的对策 物流信息化不仅包括物资采购、存储、配送、运输等物流活动的信息管理和信息传送,还包括对物流过程中的各种决策活动如采购计划、销售计划、供应商的选择、客户分析等提供决策支持,并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汇总和分析物流数据,进而做出更好的决策。针对我国目前物流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建议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建立成熟的市场导向,加强物流领域信息技术应用的示范和引导 在软件领域由于行业标准难以定义,行业竞争针锋相对,到目前为止一直未形成实质性的行业协会组织。软件服务商大多是以盈利和市场为主要目标,大力进行宣传和炒作,其中不乏言过其实的部分,这不但给企业带来了误导,也给整个行业的诚信埋下了隐患;由于缺少行业研讨和引导组织,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企业的信息化提升之路带来了障碍,因此,强烈呼吁管理软件领域成立行业协会,规避恶性竞争、引入行业标准、澄清虚假事实,推动管理软件市场的良性发展,那么最终受益的将是广大的中国企业。 (二)、突出重点,加快我国物流信息的标准体系建设 目前,物流信息标准的多样化、不统一、不规范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物流信息系统需要把供应链上的各个伙伴、各个环节联结成一个整体,这就要在编码、文件格式、数据接口、EDI、GPS等相关代码方面实现标准化,物流软件业需要融入格式、流程等方面的行业标准,以消除不同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障碍,为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为保证物流信息化的顺利推进,国家应尽快制定物流信息化的规制和标准,保证行业管理部门之间、部门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的各类数据信息交换过程的标准化转换,更好地支持异构系统互联,以及不同行业和不同格式数据之间的相互交换与分享,打破物流信息共享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阻隔,实现物流信息的无障碍交换与传输。 物流行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这样的标准,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巨大。为此,一要尽快在企业推广应用智能化运输系统。加快构筑全国和区域性物流信息平台。优化供应链管理;二要在电子商务的应用方面,加强物流与电子商务的有效融合,实现电子化物流。同时也使现代物流配送为电子商务做支撑。通过建立一体化的物流信息系统。做到持续、简便、准确地移动数据,及时自动地更新数据。提高物流全过程的透明性。三是企业应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具有广泛兼容性的数据库。井选择优良的数据交换工具,使中国物流在较高的起点上进行运作,充分利用最新的互联网技术平台,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三)、发展四方物流,增强资源信息的整合力度 现代物流的发展,客户需要得到电子采购、订单处理、虚拟库存管理,以及包括集成技术在内的各种服务。在五楼需要跨地区甚至跨国家进行全球化运作时,第三方物流供应方往往在综合技术、集成技术、战略和全球扩展能力上存在局限性,使得第三方物流需求方不得不转而求助于咨询公司、集成技术提供商等,由他们评估、设计、制定及运作全面的供应链集成方案。这种管理物流服务的新组织一出现,就被形象的称为“4PL”—第四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的任务是整合供应链,向企业提供完整的物流解决方案。与第三方物流仅能提供低成本的专业服务相比,第四方物流能控制和管理整个物流过程,并通过电子商务把这个过程集成起来,以实现快速、高质量、低成本的物流服务。由于第四方物流可提供较为准确的信息,所以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由于信息不对称给物流需求方带来的损失。 (四)、制定信息化发展的纲要和规划,提高信息化整体应用水平 1、转变观念,制定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的纲要和规划 政府部门和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物流信息化带给整个物流行业的巨大机遇,要做出更有力推动整个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决策,要千方百计地把物流信息化的社会需求激发起来,这对推动整个物流行业信息化水平提高是十分必要的。为了促进整个物流行业的快速稳健的发展,国家有必要做出远景规划。 2、创造良好环境,整体提高信息化水平的应用 国家应当尽快制定推进我国社会和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规划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