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早恋”现象的预防和疏导
" 一、“早恋”现象的成因及行为表现 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随着性生理的变化,性心理也必然发生复杂的变化。中学阶段正是十三、四到十七、八岁的时候,人生经历了“第二次诞生”,心理接受了第二次“断乳”。中学生的性生理的萌发与逐渐成熟,引起了性心理的变化,也给不少学生带来了苦恼。特别是有些青少年学生受社会上某些不良影响的侵袭,则很容易受到不良性意识的诱或。有的学生看了有关异性生理的书刊,由此浮想联翩;有的男生为博得女同学的好感,热衷于扮演“保护人”角色,显示自己的“英雄气慨”;有的女生随着令人羞涩初期的来潮,在经过一段惊喜、害羞、傍徨的心理过程之后,产生了一种朦胧的交友渴望。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到学生由于进入青春期,不但产生了青春期的新奇感,甚至产生了生理冲动与体验欲望,他们开始注意异性,亲近异性,容易产生爱慕和追求的情感,出现了一系列的思想问题。
尤其处于开放、改革最早、商品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地区,中学生更趋于提前进入青春期,他们接受的信息量大,对青春、友谊和爱情的信息特别敏感。改革开放,无疑给两个文明建设带来巨大成就,然而也带来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