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吉首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前身为吉首大学物理科物理专业,创办于1960年,至今已走过艰难的48年办学历程。48年来,随着吉首大学的发展,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经过几代物理信息学院人的努力和奋斗,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其发展历史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创建时期(1960.5~1963.4) 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创建于1960年5月。创建之初主要招收物理教育专业专科生,首届招生一个班共37人,招生范围为湖南全省;1961年招收物理教育专业学生40名,当时有专业教师4人。 第二阶段:停办和恢复时期(1963.4 ~1977) 1962年秋物理专业停止招生,1963年4月25日湖南省教育厅对吉首师范专科学校专业作出调整,停办物理专业。1971年招收中教物理进修班学员(第一、二期)共97名,1972年招收中教物理进修班学员(第三、四期)共88名。 1972年春增设物理专业,恢复招生。1973年招收首届“工、农、兵”学员43名。1975年招收物理教育专业学员46名,理化班学员49名,1976年招收物理教育学员50名。 1972年至1977年间物理专业主要专任教师有郑建中、杨复兴、何忠禄、徐学仕、刘子贵、陈日降、王启天、黄国基、曾成芳、邓德朗,唐世洪等,其中郑建中同志为物理专业负责人;为湘西地区培养了一批急需的物理教师。当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三机一泵”等,学校有一个工厂,学校的锅炉及米良农场的电等都是由物理专业师生安装的,之后又开展了金工实习等。 第三阶段:发展时期(1977 ~1993) 随着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走上了发展的正常轨道,当年招收了物理学专业学生43名,至1984年这一时期,物理专业教师非常缺,办学条件很艰苦,设备简陋,实验项目少(恢复高考后只有无线电、照相二间实验室及一台手扶拖拉机),老师自制了许多实验设备;学习教学过程中,图书资料紧缺,其中全部的实验讲义和部分理论课教材都是由物理专业教师用钢板和蜡纸刻出再油印。但是物理科全体教师本着"教育育人、重视教师、艰苦奋斗、为吉大争光"的信念与宗旨,团结拼搏,为我院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78年至1984年期间,担任物理专业负责人有杨复兴、温明生、何忠禄老师。1984年4月,成立物理系,主要招收物理教育专业本科生,首届招生人数为48名,实现了本科办学零的突破,办学层次得到了质的提升;同年7月由颜占先、何忠禄任物理系副主任,徐学仕任系党总支副书记。1987年7月徐学仕同志任党总支书记,1989年1月颜占先同志任系主任,蒋光和同志任系副主任。到1984年9月,物理系已经建立了普通物理实验室(力、热、电磁、光)、电子线路实验室、电工实验室,近代物理实验室、外系普物实验室、中学物理实验室等,物理系的实验室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这一期间,物理系设理论物理、普通物理、技术物理、实验物理、外系普物5个教研室,成立了系资料室。建系后,教师队伍建设得到了加强,先后选送青年教师外出就读委培研究生5人,就读助教进修班7人,到1989年底,全系有教职工41人,其中副教授6人,高级实验师1人,讲师10人,实验师4人,助教6人,助理实验师7人;完全能满足物理学专业本科教学的需要。截止1993年7月,物理系已为国家培养物理和机电方面的专业人才近1000名。 在科学研究方面,物理系教师先后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发明专利3项。温明生副教授的《半导体力学量敏感元件及传感器研究》课题,是一项在全国电子行业中具有领先地位的新技术,于1989年被湖南省电子工业局正式批准列项;同时还研究设计了《77K—500K宽温连续变温测量系统》,用于测量各种半导体器件的特性随温度变化的规律,等。青年教师吴平锋与四川师大等合作承担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掺杂ZnS晶体EPK及光学---磁性研究》,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其研究成果在英国《物理学报》、荷兰《物理快报》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 第四阶段:办学规模、层次提升时期(1993~现在) 九十年代初,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物理系于1993年增设电子技术应用专科专业,开始招收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专科生,首届招收新生17名。1997年6月物理系更名为物理与电子工程系,首届招收电子技术应用方向本科生49人;2000年增设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2002年增设通信工程本科专业,2004年增设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为适应新的形势,使学科、专业布局更加合理完善,2004年7月,更名为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学院现有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四个本科专业,另有应用物理学本科专业方向,其中物理学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学院现有凝聚态物理、电路与系统、通信与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应用四个学科,其中凝聚态物理学科于2005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招收首届硕士研究生9名。40多年来,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由最初一个专科专业发展到今天四个本科专业及一个专业方向,全日制学生由最初40多人发展到今天1300人,并实现了由师范教育向师范和工科教育并举的转变,实现了由本科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飞跃。 1993—现在,期间担任系行政领导和院行政领导的有系主任颜占先(1993--1998),鲁帮德(1998--2000),赵鹤平(2000--2004),院长周小清(2004—现在);系副主任蒋光和(1993--1995),鲁帮德(1995--1998),黄冬云(1995--1998),赵鹤平(1998--2000),孟凡斌(1998--2001),周小清(2001--2004),彭金璋(2001--2004);副院长彭金璋(2004—现在),黄国盛(2004--2007),叶伏秋(2007—现在)。担任系党总支和院党总支领导的有系党总支书记徐学仕(1993--1995),肖廷飞(1997--1998),唐新平(1998--2002),院党总支书记孟凡斌(2007—现在);系党总支副书记孔凡虎(1993--1995),吴奕全(1995—1998,全面主持总支工作),院党总支副书记孟凡斌(2001—2007,其中2002—2007全面主持总支工作,2007年5月至12月在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挂职任副院长),黄生祥(2004--2007),王宾吾(2007—现在)。他们为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建设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自1993年以来,在历届系院领导的努力和带领下,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系和学院的各项事业得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老系主任颜占先同志非常注重师资培养和教师科研能力训练,特别是重视青年教师的成长,在他的指导和引导下,一大批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大幅提升,绝大多数人都晋升了高级职称。温明生、唐世洪老师等的新型簧片式“硅加速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荣获'94湖南省科技创新金奖';TIA型系统仪表级“压阻式硅加速度计”在'97全国(HN)新技术新产品交易会中,被评为科技创新金奖;半导体加速度传感器在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十周年中国专利十年成就展获银奖;簧片式力学量敏感硅芯片和两种传感器的研制获国家科技成果证书。1998年,学校进行了第一轮人事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新的系领导班子上任后,站在前任的基础上,以新的视野审视社会和带领全体师生员工进行了一系列的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教学建设与改革、学科建设等,经过几届系院领导班子和全体师生员工的不懈努力和奋斗,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专业建设方面,在继续办好原有的物理学专业的基础上,坚持学科建设为龙头专业建设为支撑的思想,积极拓展新的专业发展空间,分别于1999年成功申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01年成功申报通信工程专业,2003年成功申报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布局日趋合理,进一步适应社会的需要,办学空间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新办专业全部通过省教育厅专业办学水平及学位授予权评估,2008年拟申报自动化专业;2006年物理学专业被评为湖南省重点专业,实现了我院省级重点专业零的突破,专业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实验室建设方面,在原有的实验室基础上,分别对原有的实验室进行了扩建和完善;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新建了一大批信息类实验室,实验教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达到了省内同类院校的先进水平;具体是通信原理、自动控制原理、高频电路实验室(2000)、电子信息实验室(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实验室项目,2003年,项目经费300万元,包括计算机通信与仿真、光仟通信、程控交换、微波技术、DSP技术),EDA技术(2003)、基础物理实验室(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实验室项目,2005年,项目经费300万元,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PASCO等),电子电工实践基地(2005),大学物理实验演示实验室(2006),电路分析与信号与系统(2006),PLD、RAM、传感器技术实验室(2007教育部质量工程特色实验室项目,项目经费100万元),1999年电子电工实验室经省教育厅专家评审获“湖南省普通高校基础课合格实验室”,2008年基础物理实验室经省教育厅专家评审获“省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到目前为止,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达1100多万元,不论从数量上还是门类上等完全能我院本科教学及研究生教育的需要。 教学建设与改革方面,全院师生在课程建设、课程体系、教学手段与方法、实践教学、实习基地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96年《电子线路》省级重点课程经省教委专家评审获“省级优秀课程”(课程负责人为杨复兴,成员为孟凡斌、黄冬云、黄国盛、曾庆德等),技术物理教研室被评为“省级优秀教研室”;1999年在吉首大学首批教学研究与改革立项中,孟凡斌老师的“电子电工实验教学改革”和赵鹤平老师的“科学技术概论教学改革”获校级重点教改项目立项资助;2003年由孟凡斌老师为主申报的“电子电工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获“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是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办学以来的第一个省级教学成果奖,实现了我院无省级教学成果奖的历史性突破;2006年由周小清老师为主申报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改革与湖南西部三化建设对接研究”课题获省教育厅立项资助,实现了我院办学以来无主持省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的历史性突破;2008年由向继文老师为主申报的“面向湖南西部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又获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资助;《大学物理》、《原子物理学》、《模拟电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多门课程被评为吉首大学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唐世洪、彭金璋老师被评为吉首大学“教学能手”,另有彭金璋、黄国盛、周小清、孟凡斌、邬云文、王小云、彭善琼、卓月明、刘昕、石俊萍等老师先后获“吉首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吉首大学优秀教师”,“湖南省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吉首大学教学比武”、“吉首大学优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