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流年已忘流年遗忘 上传于:2024-04-03
2011年畜牧标准化饲养技术的集成与示范项目 子课题—《中蜂原生态蜜生产关键技术示范》 总体实施计划 项目实施背景和目的 “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实施两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两翼”地区新建了15个种蜂场,其中13个是中蜂种蜂场。据调查,目前很多种蜂场在养蜂技术、建设管理水平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导致种蜂场提供的种蜂质量差,供种能力不强,出现供小于求的尴尬局面,有的种蜂场甚至无法供种。目前农户养蜂积极性高涨,急需大量购买种蜂,希望种蜂场能够带动他们养蜂致富。因此,为提高“两翼”地区种蜂场建设、生产、管理水平,加强带动周边农户养蜂致富的能力,市畜牧总站决定实施《中蜂原生态蜜生产关键技术示范》项目。该项目是结合我站承担的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出口型原生态蜜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和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中蜂原生态蜜生产关键技术开发示范》的研究成果,在“两翼”地区开展示范推广,重点打造1个标准化、规模化的中蜂种蜂示范场,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发展标准化中蜂养殖,生产中蜂原生态蜜,从而促进我市中蜂产业健康发展,助推“两翼”农户万元增收。 二、项目任务计划 (一)年度目标与预期效益 1、年度目标 在“两翼”地区有一定基础的区县选建1个标准化、规模化中蜂种蜂示范场,力争申请成为市一级中蜂种蜂场,取得相应《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动物防疫合格证》。 2、预期效益 为“两翼”地区种蜂场建设树立样板,同时采取种蜂场+专业合作社+养蜂户的发展模式,辐射带动周边农户通过林下养蜂实现万元增收的目标。 (二)建设地点及规模 通过前期调查了解,项目选定在彭水县黄家镇石墙村中蜂种蜂场内实施,建成1个蜂群保有量在400群规模的标准化中蜂种蜂示范场。 (三)建设内容 1、完善示范场内的环境及有关设施设备,重点对场内人行便道、养蜂支架等进行规范,并建设培训室、档案室等; 2、开发出1套适合我市中蜂饲养的活框蜂箱; 3、制定科学的种蜂选育方案和饲养管理规程,组装集成1套中华蜜蜂蜂王及蜂群扩繁技术; 4、制定生产管理、投入品使用、卫生防疫等管理制度,并上墙; 5、完善种蜂系谱资料,制定种蜂质量等级标准和《种蜂合格证》。加强种蜂售后服务能力,完善种蜂销售和售后服务记录; 6、通过示范蜂场辐射带动30户以上中蜂养殖示范户,户均饲养规模20群以上; 7、市县组织开展技术培训3期,印发《中蜂原生态蜜生产技术规范》地方标准等技术资料2000份。 (四)建设进度 项目实施时间1年,即2012年1月—2012年12月。 2012年1—2月: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成立项目领导和技术小组。 2012年3月:项目启动会及项目技术培训。组织项目单位和项目区县畜牧部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项目培训和布置落实目标任务。 2012年4月—2012年11月:落实专人负责示范场(户)的技术培训及指导工作,完善场内设施设备及建设管理制度,集成相关技术规程,申请办理《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建成标准化中蜂种蜂示范场,总结技术及推广经验,全面完成项目建设内容 2012年12月:项目自查验收,撰写项目总结报告,接受上级部门检查和验收。 三、项目经费安排 根据《重庆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关于开展2011年〈畜牧标准化饲养技术的集成与示范〉项目工作的通知》(渝牧发〔2011〕64号)要求,项目总投入13万元,其中10万元用于示范场建设及技术集成示范,3万元用于技术培训与指导。 四、保障措施 (一)成立项目领导机构,切实推进项目建设 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成立由市农委畜牧处、市畜牧总站主要领导参与的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协调项目各方面关系,落实资金,监督项目实施等。成立以市畜牧总站副站长王永康研究员为组长,刘昌良、谭宏伟等为成员的技术小组。负责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分解落实任务、开展技术培训指导,确保该项目工作顺利开展。 (二)加强市县配合,强化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 市畜牧总站应加强和项目区县的联系,广泛开展对项目区县和示范场的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市级技术人员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