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智慧工地新方向:互联网+ 劳务管理
2015 年,住建部印发了建筑业现代化标准设计体系,旨在整合协调建筑业产业化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战略的进一步提出,使智慧工地应运而生,它将云计算、大数据和BIM 等现代化手段相结合,顺应了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体现了建筑行业的创新变革。但建筑行业的盈利,实际上更以劳动力和劳务管理为中心,如果仅对施工技术、建造和生产过程进行智能化设计,显然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人员和施工现场的关系,解决当下普遍存在的劳务纠纷问题。近年来政府部门和建筑企业都大力推行实名制管理,采用信息化平台推进精细化管理。这符合建筑企业提升管理,规避风险的迫切要求。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以互联网技术为推动力的劳务管理,将颠覆传统生产关系和工作方式,是智慧工地创新发展的前沿阵地。
互联网技术下的劳务管理难点与突破软件服务与政策支撑。通常一个项目的劳动工人有成百上千名,且很多都是来自农村的外来务工人员,文化水平较低,流动性强,这为推行落实互联网+ 劳务管理带来了困难。首先,个别项目部一味追求高利润,即使布置了所谓的闸机设备,实际还是以自身落后的管理手段作为管理劳务人员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