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影响儿童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他人
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 胡华
很多父母都渴望孩子成功,并把成功的希望寄托在了儿童的学习与发展上。但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到底是什么样的?怎样才能促进他们更好地学习,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呢?
一、只要儿童有兴趣,学习与发展就会自然发生
儿童的学习究竟是什么样的?英国纽卡斯尔大学一位印度裔的教授在他的家乡做了一个实验。他选择了一个教育条件极差的贫民窟,在一面废弃的墙上挖了个洞,里面镶嵌了一台电脑,并在电脑的上方设置了一个摄像头,以观察人们对待这一新事物的态度。结果发现,对这一陌生的事物最感兴趣的是孩子,每个孩子都会来看一看、摸一摸,他们靠着自己探索、操作以及自发讨论,几乎在一天内就掌握了最基本的使用方法。类似的研究在其他地方也做过,都得出相同的结论。于是,学者们提出了一个观点:只要儿童有兴趣,学习与发展就会自然发生。
其实,儿童发展并不单纯指向认知的发展,而是包含多方面的发展,其中的核心应该是“认识自己”。在儿童学习与发展的过程中,有三个要素很关键。一是好奇心,二是自主探索,三是相互讨论。如果能够了解儿童的学习方式,鼓励他们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情、发现、愿望及对事物的认识与感受,儿童就能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案例】“换牙的新闻发布会”——来自张蕾老师的记录
中班下学期,有的孩子开始换牙了,班上很多孩子对此充满了好奇,于是我为孩子们安排了一个“记者会”。四位“换牙大使”坐在前面,下面的孩子可以自由提问。
问题一:换牙疼不疼?
陈紫晗:掉牙了吃饭时有点疼。
安宝亦:掉牙的时候有点不舒服,主要是心里感觉有点不舒服(本来有牙,没了就不舒服)。
胡静怡:牙松动老不掉时有点疼,要拔牙。拔牙时比较疼,但能忍住。
巩仁夫:我能坚持住。
问题二:牙齿会不会掉到肚子里?
陈紫晗:一天,我走到超市门口时听到扑通扑通的声音,才发现我的牙齿掉到超市门口了。
巩仁夫:有一天晚上我要睡觉时,松动的牙齿流了点血,就掉下来了。
胡静怡:我的牙齿老晃但不掉,爸爸带我去拔牙,后来我把牙齿带回家,妈妈把它放在小袋子里,留作纪念。
问题三:掉牙有声音吗?
陈紫晗:刚才说了,我听到扑通扑通的声音。
胡静怡:我是去医院拔牙的,所以不知道。
巩仁夫:没听到声音。
安宝亦:我也没有听到声音。
问题四:掉的牙是什么颜色的?
巩仁夫:有点红,那是血。
陈紫晗:我没有流血,牙齿还是白色的。
最后,几位“换牙大使”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给了同伴们一些建议:
安宝亦:拔牙后吃蛋挞只能吃里面的东西,不能吃外面的东西。
胡静怡:拔牙的那天晚上不能刷牙,不能喝烫的水。
陈紫晗:不能吃太硬的东西,硬的东西要在嘴里含一会儿才能吃。换牙的时候不能舔牙,否则牙齿会长歪。
巩仁夫:换牙不用害怕,我们每个人都要换牙的。
从上面的案例我们看到,即使教师什么都没有讲授,儿童仍在运用自己的方式学习,而且这种学习的宽度、广度与深度是通过单一的讲授无法达到的。
成人是靠符号来了解这个世界的,但对孩子们来说,他们不需要也不应该那么早进入成年人的符号学习状态。我们常常说儿童阶段是为一生打基础的阶段,打的是什么基础?就是情感的基础、人格的基础、经验的基础。所以,越是尊重儿童自己的学习方式,就越能让他们获得长久的学习动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成人要做的就是满足他们自主学习的愿望,支持他们以适宜的方式学习。
二、父母是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他人
1987~1988年,我国政府曾邀请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组织)对我国学前教育的现状进行研究。其中一项内容是:对孩子而言,父母和幼儿园谁对他的影响更大。研究结果表明,教育机构对提高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的贡献只有20%~30%,而大部分的贡献来自家庭。孩子的学习兴趣、爱好以及对外部世界的看法与态度更多受到父母的影响。家庭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尤其大,占75%左右,而教育机构的影响只占10%~15%。由此可见,家庭对孩子各方面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幼儿园作为专业机构,虽能够以科学的方式引领儿童的学习与发展,但实际上对儿童的影响是有限的,而对他们具有更大影响力的家庭对他们施加的影响则未必是积极的。因此,作为专业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在影响儿童发展的同时,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主动去影响家庭,帮助父母学习、提高,引导父母用正确的方式影响孩子,以形成教育的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发展。
家庭对儿童的影响是巨大的,除了遗传因素外,整个家庭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很多时候父母无意识的行为都会给儿童带来深刻的影响。因为儿童的心灵系统是开放的,他们能够觉察到甚至连父母自己都无法觉察到的那些外在的表现及其背后的东西。所以,如果能引导父母思考家庭中那些看不到的影响因素,则更有意义和价值。
【案例】“我的家庭”——来自甄珍老师的记录
——爸爸妈妈怎么做,你才感觉到他们是爱你的?
齐欣桐:我不想起床时,妈妈会陪我一会儿,然后我们一起起床。
张雨霏:以前爸爸特别忙,从没时间陪我,现在每周能有一天陪我了。
赵点乐:爸爸妈妈亲我的时候。
周俊安:我生病的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去看病。
孙宁悦: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妈妈会一直陪着我、帮我。
阎美孜:爸爸妈妈夸我的时候。
——爸爸妈妈做什么,会让你感觉到他们不爱你?
齐欣桐:爸爸妈妈不和我玩,就只做他们自己的事情。
陈刘芷蘅:爸爸妈妈拿“家法”出来的时候。
高梓洽:我难过得哭的时候,他们不安慰我,还留我一个人在屋子里。
颜妤兮:我睡觉时把手放在爸爸身上,爸爸把我推到妈妈那边。
郭一力:他们喂我吃饭时,我觉得他们不爱我,因为我想自己吃。
刘佳琪:爸爸妈妈每天总催着我做事情,我觉得他们不爱我。
徐浩铭:爸爸妈妈总是吵架,不管我。
——你最担心、害怕的事情是什么?
艾一凡:我最担心的就是爸爸妈妈把我关在“黑屋”里。但是他们把我关进“黑屋”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大部分的时候还是我太淘气了,不过现在关得越来越少了。
陈浩文:最恐怖的事就是自己睡觉,不过在节日或值得庆祝的日子里,妈妈会陪我睡。
胡馨予:我害怕妈妈打我,也害怕晚上发出的脚步声。
陈虓:我最害怕的是爸爸妈妈生气,我必须听他们的,为什么小孩就得听大人的?
颜妤兮:我最害怕妈妈训我。有一次我和爸爸玩得很晚,妈妈就开始训我,所以,我担心晚上玩得太晚。
杨博岩:我最害怕晚上搭积木搭得很高兴的时候,妈妈让我上床睡觉。我还很害怕我晚上不刷牙时爸爸就会摆出很恐怖的样子。
高慧涵:我害怕妈妈不让我出去玩,还害怕妈妈不开心,因为我爱她。
牛奕涵:我害怕妈妈把我扔到外面去,就是推到门外面。
陈笑萱:我害怕妹妹咬我,还有爸爸妈妈让我一个人在屋里。
从上面的记录也可以看出,当我们与儿童的平等关系不只体现在态度上,还体现在相互信任、沟通交流的行动上时,儿童的感受、期待和渴望才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家”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最安心、最温暖的地方,但这份安心与温暖并不是来自父母为他们创造的物质条件,孩子们渴望的是平等、理解、尊重与陪伴。这样的讨论与记录我们每天都会有,涉及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常常把这些记录呈现在家长面前,引导家长思考这些平时被他们忽略的细节。当家长的内心被击中的时候,他们开始思考,孩子需要的到底是什么,怎样陪伴孩子一起成长才是对孩子来说最有价值的。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支持孩子的学习与发展呢?
第一,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学会倾听与鼓励。
对于儿童而言,好奇、主动、坚持、注意、反思、解释、想象、创造等是其学习生活最鲜明的特征,也是他们的学习区别于成人的主要特点。如果家长能将儿童的发现和感受记录下来,不仅能使他们体会到当下学习的快乐,还能使他们从外部看到自己是怎样学习的,这将更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所以,我们鼓励家长经常带孩子外出,与他们交流他们的发现与思考。
【案例】“我与大自然”——来自王玉洁老师的记录
——和爸爸妈妈出去的时候,你们听到了哪些大自然中的声音?
黄经纬:打雷的声音。
关策:暴风雨来临的声音。
高艺嘉:落叶的声音。
席健峰:雪花落下来的声音。
果怡晓:小鱼游泳的声音。
邸昱锐:小瓢虫飞的声音。
张歆颜:花瓣落下来的声音。
王乐乐:花开的声音。
黄意恒:滴水的声音。
赵心悦:气泡爆炸的声音。
胡文虎:汽车发动的声音。
孙启瀚:地鼠跳舞的声音。
丁沛然:太阳升起来的声音。
牛锦鸿:小草从泥巴里长出来的声音。
王玉迪:脚踩在树叶上的声音。
果怡晓:长颈鹿吃草的声音。
邸昱锐:葡萄长大的声音。
——当你身在大自然中时有什么感觉?
彭一宸:感觉在花海里我都成了一束花,很舒服。
刘紫阳:我觉得很自由。
龚小禾:在大自然中我很放松,觉得自己都变柔软了。
武思恬:看日落的时候我想把太阳抓住,不让它落下去。
赵瀚宏:山和花还有草结合在一起的地方让我觉得很温暖。
——如果没有大自然会怎么样?
赵瀚宏:没有绿色、没有植物,空气也会特别不好。没有大自然,我们的生活就很单调,没有意思。
彭一宸:如果没有大自然,人们会饿死,因为我们吃的东西都是从大自然里种出来的。
冯 时:空气污染严重,会有雾霾。
龚小禾:我们生活的周围就会变得不漂亮了。
吴润凡:人们就会变得很穷,因为大自然能给我们提供很多的东西。
叶铠源:大自然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大自然,生命都没有了。
这些生动的描述不仅仅让我们看到了儿童积极的学习状态,也让我们从儿童身上感受到了本真、自然的品质。与成人相比,孩子的内心更加开放、丰盈,他们会积极体验、主动学习,而父母要做的就是陪伴、倾听和鼓励。
第二,鼓励、引导孩子主动探索,按照自己的方式与节奏学习。
儿童学习的方式非常多样,对世界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体现出他们丰富的精神世界。
【案例】“关于我身体的数字”——来自马静老师的记录
宋昊璋:用尺子绕头一圈就是我的头围,5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