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含解析).doc

389阅读 | 14收藏 | 20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含解析).doc第1页
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含解析).doc第2页
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含解析).doc第3页
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含解析).doc第4页
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含解析).doc第5页
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含解析).doc第6页
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含解析).doc第7页
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含解析).doc第8页
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含解析).doc第9页
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含解析).doc第10页
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含解析).doc第11页
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含解析).doc第12页
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含解析).doc第13页
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含解析).doc第14页
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含解析).doc第15页
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含解析).doc第16页
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含解析).doc第17页
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含解析).doc第18页
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含解析).doc第19页
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含解析).doc第20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20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ohh留在我身边 上传于:2024-06-24
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满分50分,每小题2分) 1.2013年,汉字听写大会在CCTV1播出,至今已举办六期。它使传承华夏文明的信念得以凝聚,汉字书写美德的观念得以传递。下列有关中国文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黄帝发明的文字使用至今 B.甲骨文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汉字 C.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D.秦朝的“书同文”对文字的规范化使用有重要意义 2.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下列成语与对应的历史人物不搭配的是(  ) A.纸上谈兵﹣﹣﹣﹣赵括 B.卧薪尝胆﹣﹣﹣﹣吴王夫差 C.退避三舍﹣﹣﹣﹣晋文公 D.问鼎中原﹣﹣﹣﹣楚庄王 3.汉高祖、文帝、景帝对匈奴主要采取“和亲”的国策,汉武帝主要采取主动进攻的政策,西汉对匈奴的政策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高祖、文帝、景帝软弱无能 B.汉武帝雄才大略 C.汉武帝时国力强盛 D.汉武帝遇到了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将才 4.如图所示服饰的变化反映了(  )  A.北方经济遭到破坏 B.服饰个性特征消除 C.等级观念越发严重 D.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5.李庆新在《海为上丝绸之路》中写到:“唐朝与海外发生官方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70余个”。由此可见,唐代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  )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②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 ③经济繁荣、文化辉煌 ④对外交通网络发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宋太宗诏:“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宋代统治者的这种认识造成了(  ) A.重文轻武,积弱不振 B.内乱频繁,国势衰弱 C.外戚宦官,横行不法 D.变法受阻,积弊难除 7.《滇南本草》(成书于15世纪)和《本草纲目》(成书于1578年)是明朝两部医学著作,《滇南本草》的一个版本中有玉米须的记载,有学者据此推断玉米在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前就为中国人所知。而该书的另一个版本中出现了“《本草纲目》曰”的字样,由此可以得出的合理认识是(  ) A.玉米在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前就已经传入中国西南 B.《本草纲目》是中国最早记载玉米药用价值的著作 C.《滇南本草》不应作为研究玉米传入中国的第一手材料 D.《滇南本草》参考了《本草纲目》的部分内容 8.有学者说:“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遁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对于“赶往近代最初一步”理解最准确的是(  ) A.鸦片战争开放广州、杭州等通商口岸,促使封建自然经济解体 B.鸦片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9.洋务运动中,“新型的工业和企业造就了新型的职业人士如工程师、经理和实业家,那些出洋留学的人士归国后,也成为陆军、海军、学堂和外交机构中的领头人”。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 A.培养了近代化人才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巩固了清政府统治 D.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10.鸦片战争以后,欧美各国在对华倾销商品的同时,通过不平等条约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农产品;甲午战争以后,欧美各国控制中国的金融,在中国投资铁路、矿务,开办工厂,巩固不平等条约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甲午战争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11.有一部电视剧的主题歌为:“长枪大炮都已准备好,楚望台上旌旗飘!驱除鞑虏,还我中华!铁血男儿壮志冲九霄!长枪大炮都已准备好,楚望台上旌旗飘!吴楚英豪戈指日,江湖侠气剑如虹。”下列关于该内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表现出了黄花岗起义革命党人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B.武昌起义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C.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D.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12.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这种变化可说明(  ) A.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发生了转变 B.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 C.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 D.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改变 13.曾经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中国兄弟连》介绍了一支八路军和一支国民党军队团结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事迹。这种情况应该出现在(  ) A.七七事变后 B.九一八事变后 C.西安事变后 D.重庆谈判后 14.2017年3月,兰考退出国家级贫困县序列,这个好消息可以大大告慰党的好干部(  ) A.袁隆平 B.焦裕禄 C.雷锋 D.王进喜 15.1955年召开了一次国际会议,开幕词题目为《让新亚洲和新非洲诞生吧》,这次会议是(  ) A.巴黎和会 B.雅尔塔会议 C.波茨坦会议 D.万隆会议 16.阅读下表,说明农业总产值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的原因是(  ) 年代 农业总产值(亿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年 1397 133.6 1988年 3666.9 544.9 1990年 7662.1 686.3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 17.2018年10月23日上午10时,习近平出席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并宣布正式开通。这一历时9年的艰苦建设,不仅展现出“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更宣示了中国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同时也是某一制度下的重大成果。“某一制度”指的是(  ) A.和平建国方针 B.政治协商 C.民族区域自治 D.“一国两制” 18.《科技铸剑﹣﹣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创新发展》指出:我国“要抓住当前带动或制约我国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发展的高速计算机、航天与天基信息系统、航空与船用发动机等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不断提升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整体水平。”这说明了(  ) A.加强军队建设的必要性 B.中国坚持走科技强军的道路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我国军事力量超过其他国家 19.亚历山大远征军连续作战10年,行程万余里,建立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在世界军事学史上留下光辉一页,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这说明(  ) A.地区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 B.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 C.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战争 D.战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20.文艺复兴的强大冲击力使欧洲的封建制度、封建精神和教会的愚民政策不能再钳制广大民众的思想和行为。这说明文艺复兴促进了(  )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C.人们思想的大解放 D.古希腊罗马文化再生 21.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宪法并没有废除奴隶制,黑人选举权按五分之三人口折算。这一规定违背了(  ) A.共和制原则 B.联邦制原则 C.自由平等原则 D.三权分立原则 22.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一枝独秀”的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是“遍地开花”的革命。这里的“一枝独秀”指的是(  ) A.英国 B.法国 C.荷兰 D.美国 23.1921年苏维埃政府将原定征收的年度粮食税额下调至24亿普特(重量单位),受到农民热烈欢迎。这主要是因为(  ) A.《和平法令》的颁布 B.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C.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24.当今世界,联合国在处理国际事务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联合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成立于1945年,总部在纽约 ②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③最高行政首长为联合国秘书长 ④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⑤联合国采取了多次“维和行动”,维和部队被称为“蓝盔部队”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5.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的爆发再次证明:没有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隔绝的孤岛,也没有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大力提倡的是(  ) A.利益至上 转嫁污染 B.贸易保护 抵制外货 C.对外扩张 单边主义 D.包容互鉴 合作共赢 二.材料题(共3小题,满分40分) 26.(10分)材料和人类文明密切相关,历史学家常以材料的名称来划分人类文明的阶段,于是就有了这些我们熟悉的词汇: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石器时代,有人认为,我们今天俨然已经进入了塑料时代。 (1)按照出现时间的先后将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石器时代、塑料时代排序。 (2)列举两件我国青铜时代的青铜器皿代表作。 (3)我国何时出现铁器;和青铜相比,铁农具有哪些优点?伴随铁器出现而产生的农业耕作技术是什么? (4)铁器的出现不仅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还推动了社会的变革。与此同时我国出现的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是什么?起什么作用? (5)生产工具推动了社会发展。对此你有何感悟? 27.(16分)中国共产党走过的100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100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100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100年,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为国家、为人民、为民族、为世界作出了彪炳史册的伟大贡献,回顾百年党史,让我们沿着历史的时空,踏上探究的旅程。 探究一【浏览图片——探索实践救国】  SHAPE \* MERGEFORMAT  (1)年代尺上图片①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什么?图片②反映的事件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写出该事件的名称。图片③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写出这一会议名称。图片④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探究二【绘制表格——思想引领道路】 时间 会议名称 思想内容 1945年 A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997年 中共十五大 把B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17年 中共十九大 C    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依据所学知识,将表格内A、B、C处填写完整。 (3)中国共产党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开辟的道路是什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坚持走什么道路? 探究三【阅读材料——力量铸就辉煌】 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二: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渔村,几年内就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大都市。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 材料三:1997年7月1日0时,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材料四: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4)材料一反映的事件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写出该事件的名称。材料二中的“窗口”指的是哪座城市?材料三中的香港回归得益于哪一伟大构想的提出?为了实现材料四的“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到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什么? 探究四【感悟历史——碰撞激励成长】 (5)通过以上探究,你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有怎样的感悟? 28.(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今天……世界仍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 材料一 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协同作战,都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二 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法国的凡尔登展开了一场历时约10个月的阵地战。这场战役异常惨烈,交战双方损失近百万人,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的是哪次战役? 材料三 1944年6月6日,即进攻日,英国和美国军队……开辟了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这一新的威胁连同原子弹带来的灾难使得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战争正式结束。 ﹣﹣杰里•本特利 赫伯特•齐格勒著《新全球史》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开辟第二战场”的是哪次战役?哪次会议决定“苏联对日宣战”?“战争正式结束”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战争的认识。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满分50分,每小题2分) 1.【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的文字。重点掌握文字的演变历程。 【解答】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选项BCD对文字叙述均正确,选项A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我国古代文字的演变。 2.【分析】本题考查成语故事,识记相关知识。 【解答】卧薪尝胆原指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为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所以不搭配的是B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卧薪尝胆的故事。熟知相关知识。 3.【分析】本题考查西汉对匈奴的政策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解答】汉朝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建立起强大的骑兵部队,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是能够反击匈奴夺回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的根本原因。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西汉对匈奴的政策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西汉对匈奴的政策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汉武帝时国力强盛. 4.【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学生结合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从材料可以看出,体现了孝文帝改革,改变服饰的内容,孝文帝主张穿汉服,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也有利于民族融合和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北方经济遭到破坏、等级观念越发严重,AC项不选;服饰个性特征消除说法绝对,B项不选。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旨在考查学生对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的掌握。 5.【分析】本题考查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知道唐朝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所以唐朝的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为唐代对外交往的活跃提供了前提条件;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为唐代对外交往的活跃提供了政策支持;经济繁荣、文化辉煌为唐代对外交往的活跃提供了物质基础;对外交通发达为唐代对外交往的活跃提供了便利条件。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唐朝中外文化交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6.【分析】本题考查了宋朝的重文轻武,依据课本知识分析问题要求选择即可。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针对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拥兵自重的局面,赵匡胤采取的措施有:控制军权,削弱兵权,将调兵权和统兵权分离,重文轻武,积弱不振;强化君权,将相权分解为行政军事和财政;集中财权,设转运使,各地赋税少部分留作地方开支其余全部运给中央,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宋朝的重文轻武的相关知识点。 7.【分析】本题考查史料的重要作用,解答本题只需把握题干所给材料中“《滇南本草》(成书于1436年)和《本草纲目》(成书于1578年)”、“而该书的另一版本中出现了‘《本草纲目》曰’的字样”的主旨即可。 【解答】A.玉米在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前就已经传入中国西南与题干所给材料中“有学者据此推断玉米在哥伦布1492年到达美洲之前就为中国人所知”不符。 B.《本草纲目》是否为中国最早记载玉米药用价值的著作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 C.题干所给材料中“《滇南本草》(成书于1436年)和《本草纲目》(成书于1578年)”、“而该书的另一版本中出现了‘《本草纲目》曰’的字样”表明,《滇南本草》不应作为研究玉米传入中国的第一手材料。 D.“《滇南本草》书中参考了《本草纲目》的部分内容”与题干所给材料中“而该书的另一版本中出现了‘《本草纲目》曰’的字样”不符。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史料的重要作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小。 8.【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政府为保护鸦片走私,借口中国禁烟,发动侵华战争。1840年6月,英国舰队入侵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1842年8月,英国舰队沿长江而上,直逼南京城下,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所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的是洋务运动。故对于“赶往近代最初一步”理解最准确的是选项C。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与识记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 9.【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知识点。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解答】题干“新型的工业和企业造就了新型的职业人士如工程师、经理和实业家,那些出洋留学的人士归国后,也成为陆军、海军、学堂和外交机构中的领头人”说明洋务运动造就了新型的职业人士,培养了近代化人才,A符合题意;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巩固了清政府统治、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入侵题干中没有提及,BCD排除。 故选:A。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能力,注意掌握洋务运动的原因、内容以及意义。 10.【分析】本题考查考查《马关条约》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材料信息的解读。 【解答】由材料“鸦片战争以后,欧美各国在对华倾销商品的同时,通过不平等条约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农产品”可知,这反映的是列强对中国主要是进行商品输出。由材料“甲午战争以后,欧美各国控制中国的金融,在中国投资铁路、矿务,开办工厂”可知,这反映的是列强对中国主要是进行资本输出。所以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欧美各国侵华方式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D符合题意;AB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表述与史实不符,C排除。 故选:D。 【点评】注意对材料的解读,掌握《马关条约》的相关知识。 11.【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武昌起义。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 【解答】据材料关键信息“楚望台”、“驱除鞑虏”可以判断出是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第二天清晨,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城。12日,起义军完全控制武汉三镇。史称“武昌起义”。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清朝统治土崩瓦解,武昌起义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B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武昌起义,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武昌起义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12.【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解题的关键是“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 【解答】1919﹣1922年,“革命”出现的次数较多,是由于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故A正确;B错在“普遍”,排除;C材料未体现,排除;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并未发生改变,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以民权、平等和达尔文进化论为知指导思想,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和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新潮流。 13.【分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1937年7月7日日本军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爆发。 【解答】材料“一支八路军和一支国民党军队团结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可知国共两党实现了合作。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七七事变即卢沟桥事变后,中华民族危机,国共两党结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通过问题分析,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七七事变,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14.【分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建设英雄模范人物,关键信息是“党的好干部”。 【解答】焦裕禄在任中共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时,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粮食产量降到历史最低水平。他带领全县干部和群众,同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使兰考贫困面貌大为改观,他身患癌症,仍然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人民称颂他是“党的好干部”。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模范人物焦裕禄的事迹。 15.【分析】本题以1955年召开了一次国际会议,开幕词题目为《让新亚洲和新非洲诞生吧》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万隆会议的相关史实。 【解答】据“1955年召开了一次国际会议,开幕词题目为《让新亚洲和新非洲诞生吧》”可知,这次会议是万隆会议。1955年,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与会各国间矛盾错综复杂,会议出现尖锐分歧,周恩来及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万隆会议的相关史实。 16.【分析】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表格中关键信息“农业总产值”“1978年”的分析。 【解答】观察表格可知,从1978年到1990年农业总产值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上升趋势。这主要是由于1978年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故选:C。 【点评】注意对表格信息的解读,识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及影响。 17.【分析】该题考查一国两制;“一国两制”的含义: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解答】题干中的“某一制度”指的是一国两制;“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18.【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科技强军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防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要努力实现武器装备的现代化,中国军队必须坚持科技强军战略.1966年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组建和发展,标志着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此走上了科技强军的道路.据“我国‘要抓住当前带动或制约我国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发展的高速计算机、航天与天基信息系统、航空与船用发动机等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不断提升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整体水平。’”可知,这说明了中国坚持走科技强军的道路。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科技强军的相关史实。 19.【分析】本题考查了亚历山大东征。人类文明的交流与发展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暴力冲突和和平交往。 【解答】亚历山大的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这说明战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