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 课时: 毫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 人教版P21-P22 例 1 及做一做、练习五第 1、2 题。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最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
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 1 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苦,
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2. 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
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
的情感。
教学重点: 建立较为准确的“1 毫米”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厘米与毫米之问的进率。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米尺;
学生准备: 直尺一把、一枚 1 分硬币、一张银行借记卡、小棒等。
教学步又;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复习米和厘米,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 1 米和 1 厘米各有多长。
2、估计数学书的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动手测量验证。
3、组织交流测量结果,引出毫米产生的意义。
4、揭示课题“毫米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建立“1 毫米”的表象。
国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