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初一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345阅读 | 11收藏 | 4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初一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第1页
初一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第2页
初一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第3页
初一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第4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4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健忘 上传于:2024-04-21
 一、字词基础(10分)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5分) ①别shù ( ) ②chī( )笑 ③lán( )褛 ④xiāo( )索 ⑤chóu( )怅 2.给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5分) ①恣肆( ) ②桀骜( ) ③蹩脚( ) ④栈桥( ) ⑤拮据( ) 二、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3.过尽千帆皆不是,□□□□□□□。(温庭筠《望江南》) 4.□□□□,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5.伤心秦汉经行处,□□□□□□□□。(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6.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登高》) 7.月落乌啼霜满天,□□□□□□□。(张继《枫桥夜泊》) 8.□□□□□□□,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9.不知何处吹芦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10.杜甫少年漫游之际,曾临泰岱,有《望岳》传世,清人赞曰:“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此诗中,最能表现诗人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是:□□□□□,□□□□□。 11.金圣叹曰:“诗者,诗人心中之轰然一声雷也。”《雁门太守行》一诗中,运用典故,表 现将士们为国为民置生死于度外的壮举之句是:□□□□□□□,□□□□□□□。 12.晏殊《浣溪沙》这首词,在对美好事物的追忆思慕中,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的句子是:□□□□□□□,□□□□□□□。 13.“情以物迁,辞以情发”。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真切的表达出天涯沦落人的孤 寂愁苦之情,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4.本文节选自《 》,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1分)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略无阙处( ) (2)不见曦月 ( ) (3)虽乘奔御风( ) (4)飞漱其间( ) 16.《水经注》是一部记述河道水系的专著,三峡之水应是这部书中的重点描写对象,但作者为什么要先从三峡的山写起?(2分) 17.《三峡》一文,历来被视为描绘三峡奇观的名篇佳作,作者不仅以地理学家的目光探寻自然,而且以文学家的心灵感受自然。请把能够体现三峡夏季水流特点的两组句子抄写在下面,并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进行赏析。(2分) 18.三峡似一轴瑰奇多彩的山水画长卷,细细涵咏,三峡之美,何等神奇,令人不胜喜悦。然而,文章结尾处,作者却引用一首渔歌,意味深长,试分析其用意?(3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初,飞雄壮威猛,亚于关羽,魏谋臣程昱等咸称羽、飞万人之敌也。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先主常戒之曰:“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①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飞犹不悛②。先主伐吴,飞当率兵万人,自阆中会江州。临发,其帐下将张达、范强杀之,持其首,顺流而奔孙权。飞营都督表报先主,先主闻飞都督之有表也,曰:“噫!飞死矣。”追谥③飞曰桓侯。 《三国志·张飞传》 【注释】①挝:击、打。 ②悛:改,悔改。 ③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被追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1)咸称( ) (2)先主伐吴( ) 20.先主常常告诫张飞:“你的刑法杀戮已经过分,这可是取祸之道啊!”文中哪件事证明了先主的说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 21.张飞雄壮威猛和关羽相当,魏国的谋臣程昱等人都称赞张飞有万夫不当之勇。请你结合选文内容,谈谈张飞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实习老师 钟国光 那是我上初中的时候,早课上,班主任领了位很漂亮的女大学生姐姐模样的人走进班级,向我们介绍说:这是我们学校新来的音乐实习老师。 她长得非常漂亮,也就二十岁出头的样子。班主任介绍后,她向我们微笑、点头,算是打招呼了。     乡下的学校大都是这样的了,美术课、音乐课通常都是形同虚设,写在课程表上而已。因为学校里根本就没有专职老师。一年到头,除了课后偶有学生哼唱几句流行歌曲外,学校里能传出整个班都唱歌的声音是很罕见的。现在忽地有一位专职的音乐教师来了,所以我们大家都给予她鼓掌,以示欢迎她的到来。 一个月的时间很短,而且一个星期才一节课,一个年级有四个班,一个星期上完也只是才上到四节课,一个月下来也不过是十六七节课而已,很少。于是,为了可以多上一些课程,但又不占用其它课的时间,她在每天放学后,抽时间轮流给每个班多上一节课,当然了,不想上的学生可以回家去,但通常都是没有人走的,大家都愿意留下来。如此,一个月实习下来的话,可以上到三十几节课。     虽然平常时没有什么音乐课上,但每个学期却都有一本《音乐》课本发,薄薄的一本。然而除了一些平时对音乐有些爱好的人看得懂课本上面的1、2、3、4……的音符如何唱外,大多数人都是对之不明了、甚至一窍不通的。所以,头几节课老师都是给我们简单讲一下课本上的知识性内容,也唱一下课本里的歌曲,她唱“哆雷咪发……”的旋律曲调,然后学生们跟着旋律的发音唱出歌词。虽然对音乐知识不甚懂,但“哆雷咪发”却是小孩子都会哼的。或许是我们本地的发音生硬一些,大家都一向把“2”的音读为“雷”,而她教我们的时候,这个音总是念作“锐”,rui,从她口里唱出来,听着软绵绵的,非常的令人舒服。     如此过了几节课之后,她不再教课本上的歌了,因为课本上的大抵都是学生们不喜欢的歌。老师拿了自己用大张的白纸用手抄写下来的旋律和歌词,挂在黑板上,教大家唱,相比起课本上的来,都是流行一些、而学生也喜欢听一些的歌儿了。     同时,老师还带上一把手风琴给我们伴奏。这是她自己的手风琴,红色外观,看上去已经很旧了,或许是陪了她很多年吧,连远远地来这里实习都带来了。     这个乐器,我们只在电视里看到过,现实里是从没见过的,因为没有人有,学校里也没有,更不会有人给我们弹奏。老师非常沉浸陶醉于手风琴里弹奏出来的声音,轻轻地随着琴声晃动着身子,或者轻轻地点点头和抖动着腿,神态非常的好看,把我们融到其中去了。     最记得她弹的其中一首曲子了,名字叫《嘎达梅林》,这是一首非常动听的曲子。老师介绍说了一下它的背景,说的是:1929年,为了反对军阀张作霖和蒙古王公屯垦开荒、掠夺人民,嘎达梅林率众起义,1931年因寡不敌众牺牲了,年仅39岁。这是蒙古族现代史上著名的牧民起义,影响很大。嘎达梅林的民歌产生在起义以后不久,开始以抒情短歌流传,以后逐渐形成为一首概括嘎达梅林起义全过程的唱白结合的、有两千多行的叙事长诗。     老师上课的时候,她站在讲台上,穿着洁白的长裙子,有风从破旧的残缺了玻璃的教室窗外吹进来,而我的位置是坐教室里的第一张桌子的,她穿着长裙子,风拂动了她的裙子和头发,看得清切,那个美,那个风姿,真是没法形容的。何况,她本来就长得青春漂亮。     那个时候我就在心里说:这才叫美女。因为乡下,很少人穿裙子,即使是在学校里年轻小女孩多,但老师和学生里也是鲜见有穿裙子上学的,而她穿。即使偶尔碰得到有别人穿,但因为农村里的女孩大都皮肤不好,比较粗糙、黝黑、甚至会有很多疮疤,所以即使穿裙子,通常也会穿上丝袜以掩饰不足,而她不会。     每次来上课,都是见她穿长裙子的,而裙子下面的腿上就是穿的凉鞋了,不穿袜子,腿非常的白晰美丽,那时我就想呀:这就和电视上看到的演员明星一样美。因为我在身边,真没遇到过有哪位同学及其他熟人、甚至路边看到的陌生人,能有她长得这么白净美丽的,或许,我们那个小镇里本就不是出美女的地方。 当然了,不只是我,全部同学都视她为一位美丽温柔的女老师的。乡下学校少有音乐课上是一个原因,但也为的是可以和美女老师多相处一下,看看她那风中头发裙子随风拂起的风姿,和听听她那软绵绵的令人舒畅融化的声音,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在放学之后不急着回家,而愿意留下来多上一节音乐课的原因。 一个月的时候间很快过,最后一节课,她教我们唱的是《萍聚》。歌词里说的是:“别管以后将如何结束,至少我们曾经相聚过;不必费心地彼此约束,更不需要言语的承诺。只要我们曾经拥有过,对你我来讲已经足够,人的一生有许多回忆,只愿你的追忆有个我……” 老师或许也是在感叹我们的这匆匆一聚的,所以在最后的一节课里教我们这首歌。她来我们学校实习一个月时间,这是她初出校门,走上当一名音乐老师之路的前奏,一个月的时间很短,她如果不给我们在放学后多上课的话,一个月实习下来,四个班也只是上得到十几节课而已。     风依旧的从破旧的教室窗户外吹进来,拂动她的头发和裙子,而《萍聚》的旋律本就有些哀,看老师此时的样子,听着这样的歌儿,就如同在看一个电影里的令人哀伤回忆的画面。   再下一星期的时候,一次早课上,我不经意的望向教室外,正好看到老师提着一个大包儿,背着她的手风琴,走在校门前通往镇上的小路上。那应该是她离开学校的时候吧,也没有人送,只是她一个人,很是孤独的身影。     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交际,概括起来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相遇、相识、相互琢磨”,结果,或许成了恋人,或许成了夫妻,或许成了朋友,或许成了仇敌,当然,也有可能是什么都没有发生,只是萍水相逢之后便永远地陌生的过客。 她匆匆地来了这里实习了一个月,和大家认识并且刚开始要相处熟悉的时候,却马上的要与大家告别,变成也许是永远陌生的人了。接下来,不知她要去往何处了。 过了这么多年,我们老家的学校还是一样,没有什么改变。 (选自《黄河文学》2011年2期 有删改) 22.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模样( )②罕见( )③黝黑( ) ④融化( ) 23.已经读到了初中,开天辟地来了实习老师,开了音乐课。虽然只是短短的一个月,但在音乐方面给“我们”做了哪些音乐上的“启蒙”?(4分) 24. 若干年后,当作者回忆起的往事时,当时的情景与心情依然清晰如昨。文章三处划线句,都提到了实习老师的裙子和头发以及吹拂的风,说说此三处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25.文中“老师非常沉浸陶醉于手风琴里弹奏出来的声音,轻轻地随着琴声晃动着身子,或者轻轻地点点头和抖动着腿,神态非常的好看,把我们融到其中去了”一句意蕴丰富,请从人物描写角度对此句进行评析。(4分) 26.《萍聚》这首歌曲是表达爱情方面的,用到文中却也恰当。作者用一段来写实习老师她教唱《萍聚》并提及歌词,有什么作用?(4分) 27.写老师的文章有许多,其中不乏写实习老师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特别是还不谙世事的中学生们,实习老师教的是音乐,她自己就是音乐的标志。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实习老师给同学们留下了怎样深刻的印象?(4分)  28.文章结尾部分作者写道:“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交际,概括起来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相遇、相识、相互琢磨”,结果,或许成了恋人,或许成了夫妻,或许成了朋友,或许成了仇敌,当然,也有可能是什么都没有发生,只是萍水相逢之后便永远地陌生的过客。”这句话看似淡然如水,却饱含作者深情,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含义的?(4分) (四)名著阅读(5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蒋门神有力,挣得起来,武松左脚早起,翻筋斗踢一脚,按住也割了头;转身来,把张都监也割了头。见桌子上有酒有肉,武松拿起酒钟子一饮而尽;连吃了三四钟,便去死尸身上割下一片衣襟来,蘸着血,去白粉壁上大写下八字道:“杀人者,打虎武松也!”把桌子上器皿踏扁了,揣几件在怀里。却待下楼,只听得楼下夫人声音叫道:“楼上官人们都醉了,快着两个上去搀扶。 29.以上选段节选自我国古典名著《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 (人名)。(1分) 30.别人杀了人躲之不及,武松却“去白粉壁上大写下八字道:‘杀人者,打虎武松也!’”你怎样看待他的这一做法。(2分) 31.张恨水曾评说武松有“过人之才”和“惊人之举”,请就其中任意一方面,结合此选段具体情节,谈谈你的看法。(2分) 三、作文(50分) 32.题目:成长路上有你相伴 作文要求: (1)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2)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3)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人名。 (4)不得少于600字。 初一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一、字词基础(10分) 1.(5分,每空1分)①墅 ②嗤 ③褴 ④萧 ⑤惆 2.(5分,每空1分)①zì ②ào ③bi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