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七律 长征
北车寄小学 白会芬
教材分析: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所写的,全诗生动的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理解诗意,感受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3、以朗读为主,理解诗的意思,体会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4、让学生懂得“长征精神”,让学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发爱国情感。
重难点分析:
·通过课下搜集查阅资料,让学生了解长征之难,经过反复朗读,通过把握诗文的声调、节奏及想象诗文描绘的画面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的交流来理解体会诗文的含义和所要表达的情感。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课下搜集查阅有关长征的故事资料。
教师准备:相关的视频、音频课件。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课前听歌导入,自然入题。
1、课前放关于长征的歌曲,引出长征的话题。
师:刚才听到的歌曲是歌颂谁的?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都了解了哪些长征的知识和故事?
师:今天我们学习毛泽东在长征要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七律•长征》。
(出示课件,板书课题)
2、读课题,要引导学生读出气势磅礴的感觉。
3、你知道关于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吗?
二、初读读课文,整体感悟。
(一)出示课件,听朗读的录音,把握节奏。
师:现在请同学们听录音,看录音里读的节奏、重音有哪些地方与你预习的不一样?
(二)自由读课文,提出阅读要求。
(三)、(出示带生字的课件)检查认读生字。
(四)指导朗读。要求会停顿、读出节奏
(五)交流初步掌握情况:
师:我们把诗读通了还不够,还要把它读懂了,老师想知道你们读懂了什么?
师:除了这个读懂的问题,你们还有哪些疑惑呢?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诗歌,把你有疑问的地方记在书上,一会儿拿出来让大家讨论。
三、整体感悟,情感升华。
(一)品读中心句。
1、师: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疑惑来品读一下诗歌。(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看一下全诗,找一找我们这首诗的灵魂——中心句。
提问:
1: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
2:哪一个词总的概括了一下红军路上遇到的困难?
3、这里的万水千山是具体的数吗?
4:从这句话里你感受到了什么?
(二)以交流困难的方式学习后三句。
提问:红军在长征中遇到了许多困难,诗句中哪些地方写到了长征的“难”?
要求A:用遇到过 的 这样的困难这样的句式说出来。
B: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现在请同学们说说你的看法。
交流一:
A、有过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山这样的困难
师:你为什么这样认为?有谁知道五岭和乌蒙山的资料?
(出示课件)绵延不绝的五岭山脉和雄伟高大的乌蒙山的图片。
师:讨论:红军把逶迤的五岭和磅礴的乌蒙山视为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样的精神?
师:把你的理解用朗读表达出来。
(指导学生读)
交流二:
1、有过水拍云崖的金沙江和只剩铁索的大渡河这样的困难
师:你为什么这样认为?有谁知道金沙江和大渡河的资料?
(课件出示)过金沙江有一个小故事,有谁知道?
课件出示,红军不费一抢一弹,巧渡成功,这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请带着这种心情读前半句。
师:那么作者用哪个字表达了这种心情呢?
2、师:可惜这样欣喜的战斗太少了,大渡河可就不太好过了。
过大渡河还有一个故事,我们再来感受一下那场战斗。
师:说说这是一场怎样的战斗?
师:是呀,这一场战斗牺牲了我们多少战友,想想真让人心寒,让我们把这种“寒”的感受读出来。
师:金沙江智取,大渡河恶战,这一“暖”一“寒”是红军战士当时心情的真实写照。两场战斗,两种场面,心情完全不一样。让我们带着这两种心情,再齐读这句话
交流三 遇到过皑皑白雪的千里岷山这样的困难。
(课件出示岷山图片)用岷山图片及相关文字介绍感受翻越雪山的困难,通过“喜”字感受红军的乐观。
师:红军翻过一座座山,涉过一条条水,过了岷山就意味着长征的胜利,(出示会师图片)就意味着一切困难都被我们甩在了身后,这时候,红军的心情怎样?
哪个词写出了红军的喜悦?
师:能否用成语来形容红军的心情和表情?
师:现在你们就是红军战士,用自己表情来表达这样的心情。
师:对了,你开颜,他开颜,我开颜,大家都开颜这就是“尽开颜”。请带着这样的心情朗读这句话。
师:老师不仅要从你们的语言,还想从你们的表情感受到你们内心。请同学们再一次用读来展示你们的喜悦!
师:读完全诗,我们再回过头来读读第一句话,说说此时你从中又体会到了什么?
(板书:勇往直前、乐观主义……)
四、出示对“长征”的评价,引导感受长征的伟大。
五、音乐欣赏,回归文本。
播放歌曲《长征》视频,以唱代诵。
六、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1.继续背诵
2.自己收集毛泽东的其他诗词。
1请同学们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长征的资料。
如:过草地,过雪山,巧渡金沙江……
交流写作背景: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已经胜利在望,毛主席回顾长征走过的路程,心潮澎湃,激动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仔细听读,记下重点的地方。
1、自由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不明白的地方借助手中资料,也可以小组解决。互相交流。
2、学生试读,读文中解决识字,说说怎么记住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