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8.2 盲区
课型
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问题情境中了解盲区的含义,会解释生活中的盲区现象.
在简单的生活实例中,能勾画出盲区的范围.
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具体实例和生活中提炼盲区的概念,了解盲区在现实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来源于实际又作用于实际,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盲区的含义及确定盲区的范围
教学难点
盲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法学法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流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教具
直尺,铅笔,橡皮,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回顾引出新课
多媒体出示图8—2—1
提出问题:小明能看到图中的斜线部分的区域吗?为什么?
教师结合图8—2—1给出盲区的定义并板书课题
学生指出图中的视点、视线、视角
思考并回答问题
图形的出示及相应问题的复习,回顾上节课的重点知识,自然引出课题,承上启下。
合作交流
深化定义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114页例1以上的内容,并交流以下问题:
1.小亮的视点前移时,由于邮局造成的盲区是怎样变化的?小亮走到何处时刚好看到邮筒?你能在课本图8—8中标出这个点的位置吗?
2.根据盲区的定义,你能解释日食现象吗?
3.生活中还有哪些盲区现象?试举两例.
4.你能用视角和盲区的观点,解释下列成语的意义吗?
登高望远;管中窥豹;一叶障目;坐井观天
阅读课本114页例1以上的内容,组内交流问题,并回答
盲区现象在生活中十分常见,定义的深化能放手让学生自己感受、交流。学生也可以在交流中体会生活和数学的联系。
合作探究
例题解析
多媒体出示课本114页例1
多媒体出示课本115页例2
引导:
怎样统一单位?
怎样将题目中的文字叙述与数学图形结合起来?
题目中用到了哪两个三角形全相似?
如何证明》
用到了相似三角形的哪些性质?
思考问题:
(1)在山脚下A处能看到东山吗?为什么?
(2)当同学们沿着山坡AC攀登时,请在图上标出到达哪个点时,刚好能看到东山的山顶H?
(3)当攀登到西山的山顶C时,画出从视点C观察灵山时的视角及灵山形成的盲区。
画出盲区并组内交流
思考并小组讨论
学生代表板演解答过程
检查评判
进一步熟悉满取得含义,学会判断盲区的范围
本例将盲区、视线、视点与相似三角形有机整合,体现了数学知识间的联系。题目的解决丰富了学生自然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对
巩固新知
学以致用
多媒体出示练习:
如图8—2—2,有一辆客车在平坦的大路上行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