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教学目标:
1.理解推断符号“”的含义
2.理解掌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意义及应用
3.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
教学难点:
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案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
命题: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可写成:若p则q
四种命题及相互关系:
3.前面讨论了“若p则q”形式的命题的真假判断,请同学们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若a>b,则ac>bc;
(2)若a>b,则a+c>b+c;
(3)若x≥0,则x2≥0;
(4)若两三角形全等,则两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答:命题(1)为假;命题(2)、(3)、(4)为真
本节将在判断“若 p则q”命题的真假的基础上,研究p是q成立的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问题
二、新课 §1.8.1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推断符号“”的含义:
例如命题(2)、(3)、(4)为真,是由p经过推理可以得出q,即如果p成立,那么q一定成立,此时可记作“pq”
又例如命题(1)为假,是由p经过推理得不出q,即如果p成立,推不出q成立,此时可记作“p q”
请同学用推断符号“(”写出上述命题
答:(1)a>bac>bc; (2)a>b(a+c>b+c;
(3)x≥0(x2≥0; (4)两三角形全等(两三角形面积相等
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下面给出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已知p(q,那么就说: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由上述定义中,“p(q”即如果具备了条件p,就足以保证q成立,所以p是q的充分条件,这点容易理解。但同时说q是p的必要条件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讨论
(不很理解的较多,特别是q是结论,怎么又变为条件呢?)
应注意条件和结论是相对而言的.由“p(q”等价命题是“┐q(┐p”,即若q不成立,则p就不成立,故q就是p成立的必要条件了.但还必须注意,q成立时,p可能成立,也可能不成立,即q成立不保证p一定成立
回答上述问题(2)、(3)、(4)中的条件关系
(2)中:“a>b”是“a+c>b+c”的充分条件;“a+c>b+c”是“a>c”的必要条件
(3)中:“x≥0”是“x2≥0”的充分条件;“x2≥0”是“x≥0”的必要条件
(4)中:“两三角形全等”是“两三角形面积相等”的充分条件
“两三角形面积相等”是“两三角形全等”的必要条件
3.从集合角度理解:
①p EMBED Equation.3 q,相当于 EMBED Equation.3 ,即 P Q 或 P、Q
即:要使x∈Q成立,只要x∈P就足够了——有它就行
②q EMBED Equation.3 p,相当于 EMBED Equation.3 ,即 Q P 或 P、Q
即:为使x∈Q成立,必须要使x∈P——缺它不行
q EMBED Equation.3 p等价于 EMBED Equation.3 。
*(下一课时)③p EMBED Equation.3 q,相当于P=Q,即 P 、Q
即:互为充要的两个条件刻划的是——同一事物
例:指出下列各组命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q是p的什么条件:
(1)p:x=y;q:x2=y2;
(2)p: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q: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
(3)p:x=1或x=2,q:x2-3x+2=0;
(4) p:x=2或x=3,q:x-3= .
答:(1)因x=y(x2=y2,即p(q.所以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2)因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即p(q
所以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又因: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即q(p
则q也是p的充分条件,p也是q的必要条件
(3)因x=1或x=2(x2-3x+2=0,即p(q
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又因 EMBED Equation.DSMT4 -3x+2=0(x=1或x=2.
则q也是p的充分条件,p也是q的必要条件
(4)因x=2或x=3(x-3= ,但x-3= (x=2或x=3.
即p q,而q(p。所以q是p的充分条件,p是q的必要条件
由上述命题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过程,可确定:命题按条件和结论的充分性、必要性可分为几类?请同学讨论
可分为四类:(1)充分不必要条件,即p(q,而q p;(2)必要不充分条件,即p EMBED Equation.DSMT4 q,而p q;(3)既充分又必要条件,即p(q,又有q(p;(4)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即p q,又有q p
*4、探讨下列生活中名言名句的充要关系
(1)水滴石穿
(2)骄兵必败
(3)有志者事竞成
(4)头发长,见识短
(5)名师出高徒
(6)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7)兔子尾巴长不了
(8)不到长城非好汉
(9)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10)海内存知己
(11)蜡炬成灰泪始干
(12)玉不琢,不成器
说明:由于生活语言不可能象数学命题一样准确,因此学生不同观点的碰撞在所难免,作为教师,只要学生的推断能在某种前提或某个角度下合乎情理,就应该肯定,在这里答案应该是开放的,不同的观点应允许共存,关键是只要学生能“学会数学地思维” .
三、课堂练习:课本P35 1、2题
补充:判断下列问题中,p是q成立的什么条件?
p q
(1)x2>1 x<-1
(2)|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