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美国贸易保护的新特点
1导论
1.1我国遭受贸易保护的现状及危害
随着金融危机在全球的迅速蔓延,世界经济出现明显衰退。发达国家迫于国内就业压力,以种种借口设置新的贸易壁垒。美国国会通过的“购买美国货”条款顺势而生,并被视为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的标志。贸易保护主义的重新抬头再度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并可能引发全球贸易大战。
而中国在这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浪潮中已成为了最大的受害者。特别是美国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在2009年10月左右,美国就对中国的轮胎、油井管、铜版纸、金属丝网托盘展开反补贴调查或征收反补贴税。据我国统计,仅在2009年,美国就对“中国制造”发起了10起“双反”合并调查,2起反倾销调查,1起特保调查。
当前贸易保护不断加剧,特别是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明显增多。2009年前三季度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88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超过100亿美元。目前一些国家还在着手对中国产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进一步加大了中国出口恢复的阻力。这表明贸易保护将愈演愈烈,我国的外贸出口将会遭遇面临到更大的挑战。
且贸易保护战一旦打响,将促使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继续恶化,贸易保护可能形成一场贸易战争,世界贸易可能因此瘫痪,带来一系列不可估量的后果。
1.2文献综述
在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已经成为了贸易保护的最大受害者,并由此造成我国外贸发展受损,给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所以很多学者从此次金融危机引发的贸易保护入手,分析了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产生的原因,总结起来有以下两点。
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经济衰退。一国对外贸易政策通常是和本国经济发展和政治利益紧密相连,一般会根据本国经济发展阶段不断进行调整。在经济繁荣强势时,一国一般会大力推行贸易自由政策;在其经济地位受到威胁时,一国通常会适当实行政府干预,通过“战略性贸易政策”,扶持本国战略产业的成长,增强其世界市场的竞争能力。
21 世纪以来,美国出现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的“双赤字”情况,次贷危机又使美国面临着失业率上升、经济衰退等压力。在这种背景下,自由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前提不能满足,势必会导致贸易保护抬头(徐雯,2009)
对于一国来说,国家利益总是至上的,而对于自诩为民主的美国来说,中国这个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并不为其所乐见。尽管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脚步已经让各经济体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仍让美国感到恐慌,遏制中国这个对手的发展也就成为其政策导向之一(肖潇,2009)。
由此看来,在分析贸易保护产生的原因时,大多数学者只是从浅层次简单分析了美国对华贸易保护的原因,事实上美国实行贸易保护政策是多方面原因所构成的,而其它方面原因的研究仍有欠缺,所以本文将会从历史,政治,金融体系各方面说明美国实行贸易保护的原因,因为这在我国金融危机下遭受大量贸易保护的情况下是非常有必要了解的。
而此次金融危机下的贸易保护又有不同于以往的一些特点。
美国的贸易保护措施从早先的主要采用关税壁垒—包括征收进口税、出口税、过境税、进口附加税、差价税、特惠税、普惠制等到七十年代以后主要采用的非关税壁垒—包括繁琐的海关程序和海关估价制度、条件苛刻的技术标准、复杂的健康与环境卫生检疫内容和手续繁杂的商品包装和标准规定、进口许可证制、有秩序行销协定、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外汇管制、进口国家垄断、各种国内税、补贴和进口配额制等,直到目前的更多地运用法律规制和行政干预手段。危机发生以来,美国先后仅就中国就已经提起了包括钢铁、油井管产品、轮胎等三项反倾销法律诉讼。除此之外,美国也通过了一系列带有明显贸易保护色彩的条款,包括引起国际公愤的“购买美国货条款”。类似地,2月25日,美国众议院通过的2009年综合拨款法案727条款也通过限制政府经费用途的方式,阻止相关政府部门开展从中国进口禽肉产品的解禁工作,限制了中国禽肉产品对美的出口(姚姣姣,2009)。
20世纪90年代以后,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加速了经济全球化。通过金融体系、国际分工体系、贸易和服务的渠道,经济全球化把世界各国结合在一起,国内外市场日益融合,其结果是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正传递和经济波动的负传递机制加快居于经济全球化火车头地位的美国,其金融海啸和经济危机正通过经济全球化的各种渠道向其他国家和地区蔓延,使危机带有世界性。由此引发的贸易保护主义如果产生连锁和示范效应,就可能引燃全球性的贸易保护主义之火,无一国家可以幸免(薛荣久,2009)。
在分析贸易保护主义在新背景下的特点时,多数学者都是从微观和宏观,抽象和具体两个方面去研究,本文将会对其特点进行总结,拟出适合本文结构和内容的特点以及变化,充实文章内容。
纵观本文可以了解到贸易保护给我国带来的损失及它所将产生的危害,加上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必需积极采取一些措施去迎接这股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背景下,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即不能“随波逐流”,也不能被人“暗算”,应采取恰当的措施,维护国家的正当利益,承担起一个大国相应的责任。第一,统一认识,中国不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第二,采取鼓励出口的相关政策。第三,增加海外投资,以投资带动出口。第四,力争在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下解决贸易争端。第五,做好贸易战的准备(程燕,2009)。
最后,文章会从我国企业自身的角度出发,提出应对贸易保护的措施。
1.3本文的方法与结构
本文的方法主要是基于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的。由于本文是从美国贸易保护的原因入手,重点描写金融危机下美国贸易保护的新变化,从而总结相应的应对措施这样的结构特点,所以文章将采取现象结合实例的方式,提供最新数据,阐述和支持论文的观点。
本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其中重点在第三,第四部分。首先第一部分描写由于金融危机下美国的贸易保护对我国各行各业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给我国的经济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所以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在第二部分析了美国贸易保护的原因。为了更深入的了解美国的贸易保护,本文在接下来在第三,第四部分中分析了美国的贸易保护在此次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新变化,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部分入手。然后在第五部分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最后一部分主要总结本文不足的地方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2.美国贸易保护的原因
2.1根本原因
美国实行贸易保护最根本的原因即美金融危机导致的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衰退。根据美联储数据,在此次危机中,美国房地产市场衰退据不完全统计的直接房贷损失已达1527亿美元。而且危机使美国的各大金融巨头陷入危机,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破产,美国最大的两家抵押贷款机构房地美和房利美被政府接管,保险巨头AIG被政府接管,这些都使其金融体系千疮百孔。然而比金融危机更可怕的是,美国的消费出现急剧下滑的趋势,因为美国经济增长2/3是靠国内市场推动,如果消费下降,就会影响到美国的实体经济。由于金融危机带来的一系列影响,美国试图使用贸易保护来缓解金融危机的冲击,推动本国经济走出泥潭。
2.2内在原因
2.2.1政治利益
奥巴马所代表的美国民主党,其主要支持者是劳工阶层,而进口商品的竞争损害了劳工整体就业水平和工资水平,因此,民主党比较倾向于贸易保护政策。美国经济刺激计划中“购买本国货”的做法,也是迎合了一部分利益集团的需要,其中美国的钢铁集团,不仅财大气粗,而且游说的能力很强,把产业工人也动员起来,形成一种较大的政治压力。另外,新一轮国家领导人在竞选时为了得到更多的选票,也有过一些承诺,这些都是政府不得不加以考虑的。政府对实体经济的大量干预也很容易引发贸易保护主义。一届政府的政策要在短期内产生效果,要出政绩,要拢人心,必然看重眼前利益,充分利用政治权力,采取各种可能的财政与贸易措施,彰显不凡的执政能力。
2.2.2美国的金融体系
美国发生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一种表现形式。但本次金融危机的破坏力如此之大,则与美国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紧密相关。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经济结构出现了严重的“空心化”,大量的制造业被转移到海外,国内主要发展服务业,其中以房地产和金融业为主的虚拟经济占越来越大的比重。
美国为了应对危机,必然采取各种措施挽救其已千疮百孔的金融体系。但要走出危机,已无法依靠虚拟经济,不再有人会问津各种金融衍生产品,也很少有人敢在预期收入下降和价格下降的情况下再购买房产。所以,美国在救金融机构的同时,也要救处于危机中的实体经济,希望通过刺激对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产品的需求来提振美国经济。美国的一些决策者知道,本国制造的产品在市场上缺少竞争力,他们不希望大量的财政支出用于购买别国的产品,于是出台了一些具有浓厚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措施。
2.3外在原因
2.3.1历史渊源
美国的贸易保护由来已久。虽然美国国内很早就有人崇尚亚当.斯密的自由贸易理论,但是直到1934年以前美国对外贸易中主要实行着高关税保护措施,保护贸易理论在政策制定中占据主导地位。从1947年到70年代初,美国自由贸易理论才真正运用在对外贸易政策上。而从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势力又开始逐步抬头。到了今天在应对金融危机的特殊环境下,新上台的奥巴马政府至今为止所采取的一系列贸易措施同样表现出鲜明的贸易保护的倾向。
2.3.2世贸组织的作用
世贸组织并不禁止使用贸易保护措施而是对其进行规制。世贸组织和“关贸总协定”都是务实的贸易规则集合体,它承认各成员需建立和保持自身的贸易壁垒,但其相当数量的规则涉及对此类贸易保护措施的规制。其中一套贸易规则允许各成员在某些紧急情况出现时抬高贸易壁垒。被称作“保障措施”的世贸组织规则允许世贸组织成员提高进口关税,但需要满足一些特定条件。一般而言,要求这些“保障措施”所造成的贸易扭曲程度须尽可能低、持续的时间尽可能短,并保持其透明度。所有“保障措施”须向世贸组织秘书处提交报告,很多“保障措施”还须附有相应的撤销计划。
3.从宏观层面讲美国贸易保护的新特点
3.1性质上的改变
在美国发展的历史舞台上,贸易保护是一直存在的。但之前的贸易保护是为了发展其民族经济,所以通过对某个行业或部门进行保护以使这些行业或部门能迅速成长。而危机发生后,美国的贸易保护则是为了维持其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从而实行了大量的保护措施。而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是美国巨额贸易逆差的长期累积。从1983年开始,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就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从1982年的242亿美元上升至578亿美元,此后,美国的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其次是失业率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居高不下。据2009年9月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 8月份美国失业率升至9.7%,创近26年来最高。自07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以来,各行业已累计裁员690万人。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美国国内严峻的经济形势已引起了贸易保护派的严重不满。所以,相较于早期美国政府运用补贴或出品鼓励等措施对那些存在着规模经济,外部经济的产业给以扶持,以扩大本国厂商在国际市场上的所占的份额,把超额利润从外国厂商转移给本国厂商,增加本国经济福利和加强在有外国竞争对手的国际市场上的战略地位的性质不同,危机后的贸易保护主要从根本上削弱或使对方丧失国际竞争力,主要表现在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上。奥巴马政府上台后,由于国内逆差以及金融危机一系列的影响,已对中国发起了包括钢铁,纺织品,铝箔,金属丝托盘和轮胎等多起反倾销诉讼案。而这些反倾销诉讼案的一个共同点就是涉及的行业已经很难再出口类似的产品到美国了,也就是限制了我国的出口。
3.2针对对象上的改变
之前的贸易保护只是从微观层面的某些产品或某个行业为对象,而危机后的贸易保护已经变为了针对宏观经济政策和制度的宏观层面。如今美国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涉案对象已由中国企业延伸到了中国政府,贸易保护从早前的集中在个别领域扩展到现在的服从于双边政治需要及政治关系。这里以轮胎特报案为例,它是美国针对中国发起的首起特保案,涉及金额达22亿美元。这个案件是由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要求美国政府对从中国进口轮胎发起特保调查引起的,理由是中国轮胎扰乱美国市场,导致美国工人失业。但在这次特保案件中让人深思的一点是,此次特保调查是不涉及美国轮胎制造厂商的,它完全由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发起。其实,实施或不实施特保措施与美国厂商是没有太大直接关系的,因为美国的厂商早已放弃了低端的轮胎市场。而奥巴马不顾当时的国际影响,坚持要对中国轮胎征收特别关税,其本质上只是一种政治交换行为而已。因为奥巴马在选举总统期间,曾经承诺要实行医改,在美国国会和全美各地都遭到了强大的阻力。如果医疗改革没有进程,其政治地位就会受到威胁,而实施医改最主要的就是要得到美国钢铁联合工会的支持,而且钢铁联合工会也是民主党的主要仓票,所以这已表明美国的贸易保护已经不再是处于纯粹的经济目的考虑了,参杂了更多的政治因素。再者,从范围上看,危机前的贸易保护主义主要在商品贸易与资本贸易领域实行保护,而危机发生后的保护领域不仅向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环境保护等方向发展,甚至扩展到了劳动力雇佣领域。从美国的贸易保护理论的发展历史来看,在以往的贸易保护理论中,无论是早期的保护幼稚产业还是七十年代以后的保护战略性产业,其关注的焦点主要是经济问题,重点是产业的发展。然而新贸易保护理论关注的焦点已由经济问题扩展到社会问题,由产业发展转向了人本身。其中,保护就业论关注的是人的劳动权力,保护环境论关注的是人的生存环境,绿色壁垒关注的是人的健康和安全。奥巴马政府的一系列贸易措施也都是举着保护国内就业机会的旗号。更极端地,美国在新经济刺激方案中明文规定“雇佣美国人”条款,即在接受不良资产救助计划援助的美国银行中,一旦在最近90天内进行过裁员,将不被允许继续雇佣需要签证资助的外国人。这一条款禁止了持有临时工作签证的外国人来替代美国人的工作。
3.3措施上的变化
美国的贸易保护措施从早先的主要采用关税壁垒—包括征收进口税、出口税、过境税、进口附加税、差价税、特惠税、普惠制等到七十年代以后主要采用的非关税壁垒—包括繁琐的海关程序和海关估价制度、条件苛刻的技术标准、复杂的健康与环境卫生检疫内容和手续繁杂的商品包装和标准规定、进口许可证制、有秩序行销协定、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外汇管制、进口国家垄断、各种国内税、补贴和进口配额制等,直到目前的更多地运用法律规制和行政干预手段。危机发生以来,美国先后仅就中国就已经提起了包括钢铁、油井管产品、轮胎等三项反倾销法律诉讼。除此之外,美国也通过了一系列带有明显贸易保护色彩的条款,包括引起国际公愤的“购买美国货条款”。类似地,2月25日,美国众议院通过的2009年综合拨款法案727条款也通过限制政府经费用途的方式,阻止相关政府部门开展从中国进口禽肉产品的解禁工作,限制了中国禽肉产品对美的出口。
3.4区域上的变化
30年代的贸易保护主义以国家贸易壁垒为基础,而70年代以后贸易保护主义则趋向区域性贸易壁垒,即由一国的贸易保护演变为区域性贸易保护,但是到了金融危机条件下,贸易保护主义又回归到了国家壁垒。美国贸易代表罗恩·柯克3月9日说,新一届美国政府将致力于全球贸易规则的严格实施,而非致力于与他国签订新的贸易协定。越来越多美国人认为,进口到美国的廉价商品最终冲击国内工作岗位,美国过去的开放贸易政策一定程度上为如今的经济衰退埋下祸根。这一点从奥巴马一再地重申美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多个自由贸易协定可以得到印证。
4从微观层面讲金融危机下美国贸易保护的新变化
4.1社会壁垒日益突出
社会壁垒是指以劳动者的劳动环境和生存权利为借口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社会壁垒针对的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即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和社会主要构成部分之一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如社会保障、劳动者待遇、劳动标准和劳工权利等。社会责任在企业层面的要求本身具有积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提高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和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意义重大,各个国际组织对此设立的公约有100多个。但是,由于社会责任的相关认证标准对企业乃至相关国家要求较高,特别是很多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很难达到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