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期末试题
选择题部分:(每题1分,共15分)
1.林则徐曾说:“西定新疆,舍君莫属”。“君”果然未负林公期望,于19世纪70年代收复新疆。“君”是 ( )
A.李鸿章 B.左宗棠 C.曾国藩 D.张之洞
2. 通过抓住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哥伦布、沟通四大洲、引发殖民掠夺”三个关键词都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法国大革命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3..利用立法手段巩固革命成果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中重要特点之一。其中提出限制王权,为确立君主立宪制提供法律文件的是 ( )
A、《独立宣言》 B、《权利法案》 C、1787年宪法 D、《人权宣言》
4. 2002年欧洲有3亿多人民正式告别了他们祖辈多年使用的本国货币,开始共同使用唯一合法货币——欧元,这体现了 ( )
A.联合国的建立B.国际联盟的成立C.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D.欧洲的联合
5.19世纪五六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风起云涌,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发展。下列事件在性质上明显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 A.美国内战 B.日本明治维新 C.俄国1861年改革 D.洋务运动
6.将“斐迪南大公夫妇”和“普林西普”这些不同国家、不同年龄、不同身份和地位的历史人物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城市是 ( )
A.柏林 B.伦敦 C.萨拉热窝 D.巴黎
7.如右图所示,在瓜分捷克斯洛伐克这块“大蛋糕”中,最大的获利者是 ( )
A.英国 B.法国 C. 意大利 D.德国
8..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是 ( )
A.赢得了国家的独立 B.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C.发展了国家的经济 D.创造了国家的财富
9.资本主义发展由两个黄金时期,一个是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一个是20世纪 50年代至70年代,这两个时期资本主义发展的共同原因中最主要的是 ( )
A.资本主义国家证据地域的统一 B.有丰富资源和广阔市场
C.有大量资本投入 D.科技革命的推动
10.在学习历史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下列事件之间没有因果联系的是
A.斯大林格勒战役----苏联国际威望的提高 B.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 ( )
C.轴心国集团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 D.华盛顿会议----五四运动
11. “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这句话中的“经济共同体”已经发展成为现在的 ( )
A.世界贸易组织 B.欧洲联盟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2. 二战后初期,罗伯特·奥本海默曾说:"我们或可以预料一下这样的情形,两个大国都可以毁灭对方的文明和生机,虽然自身也处于危境。"这里的"两个大国"指的是( )
A.英国和德国B.美国和苏联C.德国和日本 D.英国和法国
13.右图反映了19世纪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及其成就,你能从图片中
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 )
A.爱因斯坦和相对论 B.达尔文和进化论
C.达•芬奇和人文主义 D.恩格斯和国际工人运动
14.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发展成为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的是 ( )
A.英国 B.日本 C.美国 D.联邦德国
15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 )
A、俄国二月革命 B、俄国十月革命 C、巴黎公社革命 D、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非选择题部分(共45分)
16. 在美国的历史长河中,无数杰出人物熠熠闪辉,请根据提示写出他们的名字。(5分)
(1)“政客类”:请按要求写出下列总统的名字
①国家的创立者—— ②黑奴的解放者——
③“新政”的缔造者——
(2)“科技类”: 请按要求写出下列发明家的名字
①为世界带来光明—— ②使人类实现翱翔天空的梦想——
17.列举欧洲启蒙运动中的三位思想家(3分)
18. 列举出在一战和二战后形成的政治格局。(2分)
19.根据提示信息写出下列相关事件的名称(3分)
(1)“自强”“求富”——
(2)“三民主义”——
(3)“民主”“科学”——
2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今天凌晨四时,希特勒已经进攻并侵入俄国。……俄国的危险就是我国的危险,就是美国的危险,俄国人民为保卫家园而战的事业就是世界各地自由人民和自由民族的事业。让我们从如此残酷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吧!在这生命尚存,力量还在之际,让我们加倍努力,合力奋战。 ------(英国)丘吉尔演讲
材料二: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鄙怯懦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国进入战争状态。 ------(美国)罗斯福演讲
结合材料判断下列观点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括号中划上“√”,否则划上“×”。(6分)
从材料一可以判断出丘吉尔的演讲是在1941年。 ( )
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丘吉尔主张联合起来抗击法西斯势力。 ( )
丘吉尔在演讲中秉承英国对法西斯势力的一贯立场。 ( )
罗斯福所说的“遗臭万年的日子”里,日本偷袭了珍珠港。 ( )
“合众国和日本国进入战争状态”,成为了整个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 )
社会制度上的差异始终是美、苏、英等国家联合起来重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