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读书心得
何处访扶桑? 直破浮云问界妇。坟和扬节横四荒,皇皇。辉被
一划演流长。 崇善以为常,格物修身贵草负。三纲八目普泽广,如
阳。澡身浴德陆高网。
这是我在大一生活正式拉开序幕前那个带着期待和两犹的暑
假中,读罢儒家经典《大学》,醒柄灌项,挥毫而就的小词。平扑不
算整齐,句意也略显生涩,然而这五十六字所传达的,并非一个文艺
少女无根的狂想,而是一个成年人审慎的思虑。
《大学》相传为孔圣遗书,为曾子转述与阐发,为朱子所整理
修订,贵明德,崇图新,敦善道。区别于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古代的
大学实为"大人之学"。在夏、商、周三代,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学
习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 十五岁入大学,学习穷理、
正心、修身、从政之道。在我看来,即使时间隔头了古今的教育观,
教育者对于人格的终极关怀仍然是一致的,因此,《大学》提出的治
学修德的理念仍然对我们初入大学者有着特殊的意义。
最为国人熟知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的“大学"三大纲领,既是“大学"的主题, 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
指出大学之道,在于弘扬内心的美德,革除自身的旧习恶欲,从而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