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9课 诗歌与小说同步试卷.doc

189阅读 | 7收藏 | 10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9课 诗歌与小说同步试卷.doc第1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9课 诗歌与小说同步试卷.doc第2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9课 诗歌与小说同步试卷.doc第3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9课 诗歌与小说同步试卷.doc第4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9课 诗歌与小说同步试卷.doc第5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9课 诗歌与小说同步试卷.doc第6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9课 诗歌与小说同步试卷.doc第7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9课 诗歌与小说同步试卷.doc第8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9课 诗歌与小说同步试卷.doc第9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9课 诗歌与小说同步试卷.doc第10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10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负隅 上传于:2024-05-27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9课 诗歌与小说同步试卷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史家认为,“宋词、宋文、宋画、宋代文玩以及宋代理学,构成一个精致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别有一种文化形态崛起……”。“别有一种文化形态”是指(   ) A. 科学技术 B. 市井文化  C. 佛道文化 D. 外来文化 2.中国古代有一部文学作品集,下图是其作品来源地域示意图。下列诗句出自这一作品集的是(    )  A.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B. 长门献赋汉相如,东篱赏菊陶元亮 C. 汉代李将军,夺得匈奴马 D.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3.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 A. 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 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 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 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4.清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元杂剧“其句则采街谈巷议,即有时偶涉诗书,亦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虽出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这说明元代杂剧(    ) A. 缺少精练的艺术特色 B. 为民间艺术家所创作 C. 实现了诗书的平民化 D. 有浓厚的生活化特征 5.“街市两旁店铺鳞次栉比,其中有不少被称为秦楼楚馆、瓦舍勾栏的娱乐场所。词的演唱作为佐欢侑(佐助)酒的娱乐手段,便适应城市的娱乐需要而发展起来。”材料表明(    ) A. 词兴起于娱乐场所 B. 词的格调不高,文学走向颓废 C. 词的繁荣与商业发展有关D. 词的风格属于浪漫主义文学 6.下图所示著作在1986年均被法国的《读书》杂志推荐为理想藏书。关于这四部书相对应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启蒙运动时期中国明清时期 19世纪中期 20世纪中期 B. 诗歌剧本散文小说 C. 彼特拉克曹雪芹达尔文海明威 D. 倡导人文主义反对封建礼教阐述自然选择颂扬人性的力量 7.明清时期小说成为文学形式的主流。其社会原因不包括(    )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市民阶层的崛起  C. 统治阶级的重视   D. 社会识字率的提高 8.清代著名文艺评论家王希廉在评点《红楼梦》时说:“子以《红楼梦》为小说耶?夫福善福淫,神之司也;劝善惩恶,圣人之教也。而善恶报施,劝惩垂诫,通其说者,且与神圣同功。”这就肯定了《红楼梦》(    ) A. 社会教化功能   B. 文学鉴赏价值   C. 维护封建礼教   D. 革新社会风气 9.有人这样评论某位词人:“他(她)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以词怀古、感旧、记游、说理,使词从‘樽前’、‘月下’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下列人物,最符合这一评论的是(    ) A. 柳永 B. 苏轼 C. 李清照 D. 辛弃疾 10.有学者认为宋代的中国是一个平民兴起的社会,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文化现象包括(    ) ①印刷术的改进推进了文化的普及工作 ②瓦肆等娱乐场所的盛行 ③京剧、昆曲等剧种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④《清明上河图》等市井风俗画的出现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1.小说在明清时期被社会上层人士看成是“猥鄙荒诞,徒乱耳目”,皆“黩载”(正史不记载)。1902 年,梁启超创办《新小说》,发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把小说提到“文学之最上乘”的崇高地位。小说这种地位的变化反映了(    ) A. 市民阶层的进一步扩大  B. 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影响的扩大 C. 小说政治功能日益突出  D. 改良派政治立场发生重大变化 12.李白和杜甫是盛唐诗坛上最具光彩的双子星座,但他们的诗歌风格却是迥然不同。对这种区别的形成原因,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    ) A. 两人的文化修养和品味不同所致  B. 两人的性格不同所致 C. 两人不同的人生观所致  D. 两人不同的生活经历所致 13.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音,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 A. 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 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 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 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14.唐代传奇、北宋风俗画、宋词、元曲出现的社会条件相同的是(    ) A. 长安、东京、大都的繁荣    B. 城市工商业的发展     C.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 固有的文化传统 15.唐诗及以前的诸文体大多属于精英文学,深沉庄重,简洁精练;宋词及以后的诸文体更倾向于平民文学,寄兴遣情,娓娓道来。出现这种变化的历史原因不包括(   ) A. 社会生活因没有了纲常教化带来的大众情感愉悦     B. 商品经济趋向繁荣促使市民阶层的扩大 C. 印刷术等技术创新利于彰显平民的审美诉求             D. 古代文明发展和文明交流等因素的综合结果 16.屈原开创了香草美人艺术手法的传统,《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中的“美人”是屈原借以表明心志的比喻。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屈原通过笔下的“美人”主要表达(   ) A. 追求小康社会的理想 B. 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 C. 渴望国家富强的情愫   D. 不断进取的探索精神 17.“从文以载道的桎梏中挣脱出来的明清传奇文人作家,表现出两种创作倾向:一是张扬言情,一是调和情理。他们文学观念的波动犹如钟摆,时而偏向载道,时而偏向言情,但终归保持着一种超稳定的平衡状态。”这表明明清文学(   ) A. 具有离经叛道的时代特色 B. 以张扬个性为其主要目标 C. 仍然受到理学的较大影响 D. 以传奇作为主要表现形式 18.有学者认为蜀锦闻名晚于齐鲁,东汉末蜀锦才驰名天下。不过据西汉文学家扬雄《蜀都赋》描述:“尔乃其人,自造奇锦……发文扬彩,传代无穷。”由此可知(    ) A. 文学作品往往蕴含历史信息   B. 蜀锦起源时间已经有定论 C. 历史事实需要文学作品验证 D. 埋首文籍为学术研究正途 19.关于《诗经》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精华的部分是“风” B. 其中“颂”是贵族宴饮时演唱的乐歌,“雅”是祭神和祭祀祖先时演唱的乐歌 C. 为中国古典文学奠定了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 D. 从各方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境况和思想感情 二、非选择题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金人主入中原到元人统一全国,异族的音乐大量流入,汉族地区原有的音乐便与这种外来音乐结合,产生新变,同时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歌词,这就是所谓的“北曲”,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元曲”。其后,这种曲子一面用于杂剧,成为剧中的唱词,一面作为独立的抒情乐歌,也就是“散曲”。 ——引自《中国戏剧发展简史》 元蒙统治者废除科举制度,不仅断绝了知识分子跻身仕途的可能,而且把他们贬到低下的地位。这些修养颇高的文化人,被沉入社会底层。在疏远经史,冷淡诗文的无可奈何之中,他们只有到勾栏瓦舍去打发光阴、去寻求生路。于是,新兴的元杂剧意外地获得一批又一批的专业创作者。这些落魄文人共同创造着中国戏剧的黄金时代。与从前的偏于抒发主观心绪意趣的诗词不同,元杂剧以广泛反映社会为已任。显然,这是由于作家们长期生活于闾巷村坊,对现实有着深切了解和感受的缘故。 ——引自《中国戏剧发展简史》 材料二:汤显祖(1550—1616),江西临川人,明代杰出的戏曲家、文学家。他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以善属文闻名乡里。因不肯攀附权势,他在科场上颇受困顿,三十几岁才中进士。当时社会经济繁荣,大量有地位的文人开始参与传奇戏曲的创作,这样的文化氛围唤起汤显祖在戏剧创作方面的兴趣。在南京任职期间,汤显祖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早期作品《紫箫记》便创作于此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