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手狠 上传于:2024-04-17
第五章 MIS规划 5.1系统规划的三种方法。 常见的三种规划方法:战略目标集转化法、企业系统规划法、关键成功因素法。 一、关键成功因素法(CSF) 关键成功因素法是指在一个组织中的若干个能够决定组织在竞争中能否获胜的因素,是企业中最需要得到的决策信息,是管理者重点关注的活动因素。关键成功因素法的思想就是通过抓住主要矛盾,进行分析找出使得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然后根据这个关键因素确定系统的信息需求,并且进行规划。 关键成功因素法在一个企业中的重要性置于企业其他所有目标、决策和目的之上,寻求管理层所需要的信息层次,并且指出管理者应该特别注意的范围。在组织目标和完成这些目标所需要的信息之间起着引导和桥梁的作用。不同的企业、部门和业务活动之间的关键成功因素都是不同的;关键成功因素决定了组织所需要的关键信息集合,信息系统必须对它们进行连续的控制和报告。 关键成功因素分析法(CSF—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关键成功因素分析法设计的目的是为管理者提供一个结构化的方法,帮助企业确定其关键成功因素和信息需求。CSF法通过与管理者特别是高层管理者的交流,根据企业战略决定的企业目标,识别出与这些目标成功相关的关键成功因子及其关键性能指标,CSF方法能够直观地引导高层管理者分析企业战略与信息化战略和企业流程之间的关系。CSF分析方法的缺点是它在应用于较低层的管理时,由于不容易找到相应目标的关键成功因子及其关键指标,效率可能会比较低.。 1、关键成功因素的特征 1)内部CSF:针对机构内部的活动而言,如改良产品质量。 2)外部CSF:与机构的对外活动有关,与其它公司联系或获得对方的信贷。 3)监控型CSF:对现在情况的详细考察,如监测零件缺陷百分比。 4)建立型CSF:与组织未来计划的变化有关,如改善产品组合。 2、关键成功因素的来源 1)基于行业的因素:每个行业都有一套由自己特性所决定的CSF。 2)竞争策略、行业地位及地理位置:同一行业中处于不同地位会有不同的CSF,同一行业中不同公司因为不同的地理位置或竞争策略也会有不同的CSF。 3)环境因素:GDP的变化、经济的波动、不同政治势力升降、人口增减等等均会引起CSF的改变。 4)临时因素:组织内部的变化常会出现暂时性的CSF。 5)管理者的职别:不同的管理层级有各自关心的CSF。 3、CSF的层次 CDS的层次共分四层:行业的CSF、组织的CSF、部门的CSF、管理者的CSF,它们依次相互影响。 4、CSF的量度 1)通过内外渠道收集的数据按一定方法来验证CSF。 2)不容易量化的CSF则多由管理者做出主观判断。若要用客观方法来量度,需相当高的创意,则使用脑力激励法。 二、企业系统规划法 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SystemPlanning,BSP)是IBM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旨在帮助企业制定信息系统的规划,以满足企业近期和长期的信息需求,它较早运用面向过程的管理思想,是现阶段影响最广的方法。 基本思路:要求所建立的信息系统支持企业目标;表达所有管理层次的要求;向企业提供一致性信息;对组织机构的变革具有适应性实质。即把企业目标转化为信息系统战略的全过程。 企业系统规划法是从企业目标入手,逐步将企业目标转化为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和结构,从而更好地支持企业目标的实现。 作用:企业系统规划法是一种能够帮助规划人员根据企业目标制定出MIS战略规划的结构化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做到: 1、确定出未来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明确系统的子系统组成和开发子系统的先后顺序。 2、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控制,明确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关系,保证信息的一致性。 企业系统规划法的优点在于利用它能保证信息系统独立于企业的组织机构,使信息系统具有对环境变更的适应性。即使将来企业的组织机构或管理体制发生变化,信息系统的结构体系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冲击。 BSP法的工作步骤 用企业系统规划法制定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主要的工作步骤为: 1、准备工作。成立由最高领导牵头的委员会,下设一个规划研究组,并提出工作计划。 2、调研。规划组成员通过查阅资料,深入各级管理层,了解企业有关决策过程、组织职能和部门的主要活动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3、定义业务过程(又称企业过程或管理功能组)。定义业务过程是系统规划方法的核心。业务过程指的是企业管理中必要且逻辑上相关的、为了完成某种管理功能的一组活动。 4、业务过程重组。业务过程重组是在业务过程定义的基础上,找出哪些过程是正确的,哪些过程是低效的,需要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进行优化处理,还有哪些过程不适合采用计算机信息处理,应当取消。 5、定义数据类。数据类是指支持业务过程所必需的逻辑上相关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分类是按业务过程进行的,即分别从各项业务过程的角度将与该业务过程有关的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按逻辑相关性整理出来归纳成数据类。 6、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的目的是刻画未来信息系统的框架和相应的数据类。其主要工作是划分子系统,具体实现可利用U/C矩阵。 7、确定总体结构中的优先顺序。即对信息系统总体结构中的子系统按先后顺序排出开发计划。 8、完成BSP研究报告,提出建议书和开发计划。 企业系统规划法流程 1)必须支持企业的战略目标。 2)应当表达出企业各个管理层次的需求。 3)应该向整个企业提供一致信息。 4)应该经得起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变化。 5)先“自上而下”识别和分析,再“自下而上”设计。 三、战略目标集转移法(Strategy Set Transformation,SST) 是制定MIS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之一。其他常用方法还有BSP(企业系统规划法)、CSF(关键成功因素法)等等。 战略目标集转化法简介: 战略目标集转化法是William King于1978年提出的,他把整个战略目标看成“信息集合”,由使命、目标、战略和其它战略变量组成,MIS的战略规划过程是把组织的战略目标转变为MIS战略目标的过程。 战略目标集转化法的步骤: 第一步是识别组织的战略集,先考查一下该组织是否有成文的战略式长期计划,如果没有,就要去构造这种战略集合。可以采用以下步骤: 1)描绘出组织各类人员结构,如卖主、经理、雇员、供应商、顾客、贷款人、政府代理人、地区社团及竞争者等。 2)识别每类人员的目标。 3)对于每类人员识别其使命及战略。 第二步是将组织战略集转化成MIS战略,MIS战略应包括系统目标、约束以及设计原则等。这个转化的过程包括对应组织战略集的每个元素识别对应的MIS战略约束,然后提出整个MIS的结构。最后,选出一个方案送总经理。 SST方法、CSF方法、BSP方法的比较 CSF方法能抓住主要矛盾,使目标的识别突出重点。用这种方法所确定的目标和传统的方法衔接得比较好,但是一般最有利的只是在确定管理目标上。 SST方法从另一个角度识别管理目标,它反映了各种人的要求,而且给出了按这种要求的分层,然后转化为信息系统目标的结构化方法。它能保证目标比较全面,疏漏较少,但它在突出重点方面不如前者。 BSP方法虽然也首先强调目标,但它没有明显的目标引出过程。它通过管理人员酝酿“过程”引出了系统目标,企业目标到系统目标的转换是通过组织/系统、组织/过程以及系统/过程矩阵的分析得到的。这样可以定义出新的系统以支持企业过程,也就把企业的目标转化为系统的目标,所以我们说识别企业过程是BSP战略规划的中心,绝不能把BSP方法的中心内容当成U/C矩阵。 我们把这三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把它叫CSB方法即(CSF,SST和BSP结合)。这种方法先用CSF方法确定企业目标,然后用SST方法补充完善企业目标,并将这些目标转化为信息系统目标,用BSP方法校核两个目标,并确定信息系统结构,这样就补充了单个方法的不足。当然这也使得整个方法过于复杂,而削弱了单个方法的灵活性。可以说迄今为止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没有一种十全十美的方法。由于战略规划本身的非结构性,可能永远也找不到一个唯一解。进行任何一个企业的规划均不应照搬以上方法,而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选择以上方法的可取的思想,灵活运用。 5.2系统规划模型 答:系统规划模型描述了信息系统规划过程中的指导思想和模型。常见的模型有诺兰模型、霍尔三维指导结构以及战略规划三个阶段模型。 信息系统规划是一个战略规划的过程,在这个过程所包含的工作和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关于系统规划比较有影响力的是1983年鲍文等人在对信息系统规划过程中的任务和方法论进行分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信息系统规划的三阶段过程框架模型,如图5-1所示。  图5-1 信息系统规划的三阶段模型及对应的方法 鲍文等人确定了信息系统规划中4个有难度的过程: 信息系统规划与组织策略一致;信息系统结构的设计。信息系统结构是指硬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管理过程的总体结构。 资源的分配。信息系统规划必须包括在整个组织范围内开发资源的合理分配。正常信息系统的资源分配可经由以下途径加以扩充以应付额外的需要:借助相关组织的能力、进取性的建议或其他方法。 方法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方法不是很容易,可以参考鲍文等人提出的一个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