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鉴赏论文
之
小叙我国古典园林的发展
在我国五千年文明文化发展历程中,园林文化的底蕴丰厚、特色鲜明、多姿多彩并极具艺术魅力,在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无论是在造景方面还是在意境、思想、情感的表达上,都可堪称世界园林体系之最,其发展历程从总体上来说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萌芽期(生成期):即商周春秋战国时期
发展期:秦、两汉时期
转折期:魏晋南北朝时期
成熟期:唐宋时期至清代初期
成熟后期:清朝中后期
先从萌芽期谈起吧。我国有关园林最早的记录是在殷商时期,据记载,在商纣王时期,为满足纣王淫乐,在大约今天的河北邢台广宗一带建有宫室,当时称为“囿”,即为一些历史记载上的“鹿台”,后随商朝的灭亡为纣王焚毁。在周朝初年,武王为周文王建有灵囿,以作祭奠和祈神之用,有史料为证“方七十里,其间草木茂盛,鸟兽繁衍。”最初的“囿”,一般就是把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圈起来,修筑宫室祭坛、放养禽兽,以供帝王狩猎之用,所以称为游囿。周分封制实行之后,直至春秋战国时期,天子、诸侯都有“囿”,只是范围和规格有等级上的差别,即“天子百里,诸侯四十”。这便是早期园林的雏形。
在秦朝统一六国之后,我国园林史进入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