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安徽高考作文《时间在流逝》写作指导
安徽马鞍山市 张飞
以“时间在流逝”为题,写一篇作文。题材不限,不少于800字。
注意: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3、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4、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一、审题
命题作文的审题主要有七种审题方法:(1)结构分析法、(2)探究寓意法、(3)增补信息法、(4)关系分析法,(5)以问领想法、(6)化意为象法、(7)一分为二法。本命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审题方法。
1、结构分析法。这是一个主谓短语,由“时间”、“在”、“流逝”三个词组成。首先要分解关键词:“时间”是主体词,审题时我们一定首先要明确“时间”的内涵;“流逝”是对主语的陈述,即像流水一样消逝;“在”则是“流逝”的状态,表正在,现在进行时,亦可理解为“总在”。主谓结构的短语,审题重点往往在谓语成分,所以,“流逝”是本命题的核心题眼。但是,“时间在流逝”是一个开放的宽泛性的命题;因此,本命题作文的关键不在题面,而是命题背后的思考。
2、增补信息法。对于宽泛性的命题,在理解命题作文题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可在题目的前或后或中间加上限制词,增补新的信息或新的因素,从而达到缩小外延、化大为小、明确范围、方便入题旨的目的。如,时间在流逝——我们更应懂得珍惜(时间、生命、亲情等);理想更加坚定;追求更加清晰;对真善美的追求永无止境;对故乡的眷恋,与日俱增;环境在恶化;世界更和谐;历经岁月洗礼的民族文化更加光彩夺目;历史在扬弃中,创造美好,淘洗丑恶,实现进步;历史不会遗忘……
3、“以问领想法”就是通过对题目进行不同角度的提问来打开思路的方法。一般可针对题目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发散思维,拓展思路。“时间在流逝”是一种存在和现象。这种现象意味着什么?这种现象引发了什么?我们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如,面对时光在流逝,我们应当怎么办?正面立意即时间在流逝,应当珍惜时间,积极有为——我们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我们能拓宽生命的宽度,以积极有为的方式对抗时光的流逝,提高生命的质量和提升人生的意义。反面立意自然是批判、否定浪费时间虚度人生的行为,当然通常是将正反两种情况进行对比,从而水到渠成。
二、立意
高考作文无论是材料作文还是命题作文,审题时首先解决的应当明晰题意,据题立意。审题的结果应呈现为语义明确的句子或句群。这个句子的涵义应当是明确、符合题意的、引人思考的,并尽可能是深刻的、新颖的。立意不能就事论事,应该指向对人生、人性、生命、历史、社会和自然等问题的思考。借用成都七中罗晓晖的观点,大致有这样几个思考方向:(1)生命意志与生命活力、 (2)生命成长与自我实现、(3)生命的伦理、(4)生命的诗意与美感(5)生命的尊严。
立意举隅:
时间在流逝,我们已无暇彷徨,应振奋生命的意志,以积极有为的行动充实人生。
时间在流逝,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要以不忧不惧的坚决意志投入扑朔迷离的未来。
时间在流逝,时不我待,珍惜时间,在点滴的进步中实现自我成长,实现生命的价值。
时间在流逝,珍惜亲情、友情,懂得宽容,及时感恩。
时间在流逝,是非成败转成空,抛却压迫心灵的外在负荷,让生命之花诗意地绽放。
时间在流逝,生命的伟大不在于没有尽头,而在于超越时间的束缚获得精神的永恒,从而彰显生命的尊严。
……
三、选材与文体
确定了立意,紧接着解决的问题应当是选材和确定文体。
选材就是激活学习积累,激活生活经验。因为作文就是结合自己的经历、阅读、思考等,写出自己个性化的生活体验和感悟。
“时间在消逝”的命题,体现与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教材对接。高中语文必修④“表达交流”中“解读时间 学习横向展开议论”的章节里就涉及“时间”问题,人教版必修教材中多篇经典选文中都涉及“时间”这一文学命题。《诗经·采薇》、曹操的《短歌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苏轼的《赤壁赋》和《念奴娇》、李商隐的《锦瑟》、庄子的《逍遥游》、王勃的《滕王阁序》等,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涉及面对时间流逝我们应当表现出怎样的姿态的问题。考生如果能在考场上能调动平时所学,激活既有的知识储备,综合这些文章中的观点,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并适当引经据典,自然会在作文的立意、视野、深度、文采等方面展现不俗的语文素养。这就再次提醒我们,语文学科的备考一定要高度重视课本资源。只有入乎课本之内,才能出乎课本之外。
课内素材举隅:
《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屈原《离骚》:“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李白《将进酒》:“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苏轼《赤壁赋》:“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时光永是流逝,街市依旧太平。”
朱自清《匆匆》:“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
以上所说是课内素材,写作时还可以从自己对家庭、学校、社会、自然、世界的观察,从自己的阅读、学习、实践、成长的经历中提炼素材。如流行歌曲罗大佑《光阴的故事》、筷子兄弟《老男孩》等。
然后根据自己的立意以及掌握的素材,确定恰当的文体。
需要强调的是,尽管高考作文要求“文体不限”,但并不代表可以没有文体。高考作文,不但需要文体,而且文体务必特征鲜明,因为这是评分标准中的明确要求。
四、范文示例
时间在流逝
青岛 矫友田
许多年来,在我的书桌抽屉里一直珍藏着一条老手帕。它,是用那种现在已经很少见的白色粗布裁制的。手帕上面,用红黄丝线绣着两只憨态可掬的小白兔。那些原本鲜艳的丝线,也早已经开始褪色。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同学们都有一条图案漂亮的小手帕,唯有我的那条是母亲用白布裁制的。我就缠着母亲,希望她能够给我购买一条漂亮点的花手帕。母亲笑言:“你自己在手帕上画一幅画,我来给你绣。”
于是,我就在手帕上画了两只小白兔。母亲年轻时,是我们这儿的绣花高手。因此,她很轻松地就把我原本画成四不像的两只小白兔,绣得活灵活现。
手帕虽然是用白粗布裁制的,但是同学们都很羡慕。因为上面的那幅可爱的图案,是我自己亲手设计的……
数十年的时光匆匆而逝,而那条老手帕,好像是岁月送给我的一份特殊礼物。每当将它展开的时候,我的眼睛都会陡然穿透那些泛黄的记忆,仿佛看到那两只可爱的小白兔……
有一次,我拿起那条老手帕来到母亲的病床前,母亲用那只会活动的手掌,在泛黄的手帕上轻轻抚摸一会儿。随后,她笑着说:“这还是在你上小学三年级时我给你绣的。那个晚上下着雨,为了买一条新手帕,你闹的情绪比雨还大哩。”
母亲对它的记忆竟然如此清晰!我忍不住泪水,悄悄地转身拭掉了。时间在流逝,我的容貌逐渐老去,但是我的性格好像一点都没变。内心深处仍时时弥散着漂泊天涯的勇气,渴望着寻找到精神的自由。同时,我也始终保留着那一份童年时即有的善良。
偶尔在跟同学聚会的时候,他们也总是会这样对我说:“只有你的性格没有多大改变,还是像从前一样,喜欢聆听,喜欢沉默。”
难道我收藏那条老手帕,与自己现在的心境是一种巧合吗?我希望自己像那条手帕一样,随着时光慢慢老去的同时,仍然能够珍藏温暖的亲情,并保留住一个真实的自我。
点评:本文是一篇叙事性散文。以“老手帕”为线索(中心意象),并围绕既定命题,展开全文。切入点具体明确,文章多处真挚动人细节描写展现对母亲的怀念以及对亲情恒久的珍惜之情,情真意切。
时间在流逝
曲阜 纪广洋
今年春天的某个上午,朋友送我一盆含苞待放的文殊兰。长剑一样的叶片翠绿肥厚,有一种水汪汪的感觉,似刚从花棚里搬出来的。自叶片中心直立窜出一根足半米多长的花葶,挺拔高挑,粗壮坚硬。花葶的上端又分生出十多个花序,长长的花苞或说花骨朵,粉红里透着殷殷的紫红,赏心悦目,心生爱怜。
下午,我把文殊兰搬进朝阳的书房,明媚的春阳正从轩窗里斜照进来。我的心底豁然一亮,而且是那种隐含着芬芳气息的明亮。期待她在明媚的暖阳里早点吐蕊。
刚刚沏好一杯茶,还没喝完,我发现那束明媚的光,随着太阳西移,已经偏离了文殊兰。我放下茶杯,赶紧将文殊兰搬动到那束被轩窗剪裁成的长条形的春光里。
打开电脑,检索有关文殊兰的内容——它居然被寺院定为“五树六花”!(即佛经中规定寺院里必须种植的五种树六种花)忽然觉着,这为葳蕤清芬的植物又平添几分神秘色彩。
谁知,当我再次转过身来,对这盆兰花刮目相看时,发现那束动态的春阳又悄无声息地转移了位置……我赶紧起身,将花盆挪动到那束不断移动的春阳里。我才真正意识到“光阴”二字的不可挽留!今天,我看到了光阴的真实面目、感受了光阴的紧迫性和不可逆转性、领略了光阴的冷酷和无情。
就这样,在这个下午的大约三个小时的时间里,在我书房的有限空间里,追随着不断移动阳光,我一连搬动了七八次文殊兰。
也许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吧?就在日落西山、春阳终于逃逸出我的房间时,刚刚入住的文殊兰,居然一次性绽开五朵花蕊。这五朵静然绽放的硕大的花朵,每朵有6片细长的花瓣,中间紫红,两侧粉红,正徐徐向四周舒展,并渐渐向后侧弯曲,生动宜人、雅丽大方,似乎正尽力地向我展示着她们的美丽与妩媚……瞬息之间,整个书房花香浓郁,满堂飘香。不过,文殊兰的花期并不长,没过几天就凋谢了。
我心生珍惜……
光阴是一朵芬芳的幽兰,静然花开,但时不待我。
点评:叙事性的文章要么以情节取胜,要么以情感取胜。这篇文章属于后者。而情感具有相通的地方,而考场命题作文的题旨又是相对明确的。那么文章只能结合自己个性化的生活来表情达意。我想这篇文章对于考生的启示就在于,我们要将自己的生活融于写作之中,要将普遍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