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家思想在《京华烟云》中的体现
摘要
自古以来道家思想都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生活与学习,林语堂便是其中深受影响的文学家之一,他将道家思想作为主旨贯穿《京华烟云》整部作品,力图表现出人道合一的平衡。《京华烟云》是生活的叙写,是平凡人生的自然诠释;充溢着浓厚的道家文化精神,平缓自燃,从容豁达;让人学会品味生活的和谐与恬淡,也尝试体会一种自我超脱与自由自在。《京华烟云》的味道是淳朴,宁静而芬芳的,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都平和安详而自尊自爱。
关键词:林语堂 道家思想 自然无为 循环 自然 超脱
目录
一、前言
在当今注重国学的思想潮流中,道家思想绝对是一支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力量,而《京华烟云》正是从生活的角度诠释道家思想最好的一部作品。本文研究更多的是从细节处品读道家思想是如何在《京华烟云》中体现的,从而为当今社会的学习做出一点见解。对于《京华烟云》国内外研究成果有很多,但更多的是与古典文集对比(如《京华烟云》与《红楼梦》比较研究》)和对比古典思想(如《京华烟云》中面向外国读者的儒道思想体现);而国外的研究成果更多的是从语言艺术着手(如《京华烟云》姚木兰话语翻译研究),而本文是从生活细节处着手反映道家思想在30多年的时间里对中外的深刻影响,运用查找文献法、逻辑推理法与举例对比法分析每一生活细微处所深含的道家思想。
二、“万物皆一”——意识和精神之眼
林语堂是一位道家的信徒,整篇小说的叙述也是从道家的视角来叙述人生,反映社会的。他从自身的经历中体会到在当时社会中,人们的思想深处有道家思想在影响,而姚家所受的影像最为深远。小说内容博大精深,感情真切自燃,品格优雅含蓄,集中了林语堂小说艺术的精神。他将自己的思想与意志完全融于书中,贯穿始终表现出道家思想的“无缝不钻”。
文章开头便以叙述的话语开始,像是一个老者在讲述故事一样。确定了全书的结构与内容,冥冥中已注定了姚家的走向。如第一章中“在人的一生,有些细微之事,本身毫无意义可言,却具有极大的重要性。事过境迁之后,回顾其因果关系,却发现其影响之大,殊可惊人。”这一句话暗示了木兰幼年与家里人的失散对以后情节的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木兰与荪亚的姻缘,暗香和木兰、和经亚的缘分等,皆来源于此。因被拐带木兰得以认识曾氏一家人,和小荪亚青梅竹马,也见识到曾家看似和谐的家庭;同被拐带的还有暗香,木兰在解救前还希望贩子们能把那碗粥给暗香,很多年后,像是冥冥中自有安排一样,暗香来到姚家做事,并在之后的日子被木兰逐渐改造成一名现代女性。就在这样的因果轮回中,围绕着道家的女儿展开了新旧生活的交替,全书的脉络也因林语堂的“自燃”观而清晰、明朗。
从全书主旨来看,林先生在序言中这样写道:“既非对旧式生活进赞词,亦非为新式生活做辩解,只是叙述当代中国男女如何成长,如何过活,如何爱,如何恨,如何争吵,如何宽慰,如何受难,如何享乐,如何养成某些生活习惯,如何形成某些思维方式,尤其是,在此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尘世生活里如何适应其生活环境而已。”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作者力图展示当时社会面貌,并不希望会掺杂进自己的主观情感,顺其自然,和自然和谐相处,倒是符合道家的风范。“正是因为这样的道家情怀,这份笃定与淡然,所以《京华烟云》虽然也感情复杂,纠葛丛生,但却显得轻松自如没怡然自得。”[1]
二、“道家的特性“——生活的准则
(一)“自然无为、逍遥超脱”——典型人物角色塑造
在《京华烟云》中塑造出了许许多多深入人心的角色,如迷恋道家养生的姚思安、美丽的曼娘、倔强的银屏等,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会受道家思想的影响。而这部小说中最为深入的刻画了道家思想的传播者便是姚家父女。
1、姚思安的“从一而终”
姚思安在历经世事之后,磨砺出生命中的本源,呈现给读者的也是一个自始至终澄清澄澈的“本我”。他有一套处事的道理,自以为“正直自持,则外邪不能侵”,他相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要听天由命,要逆来顺受。”姚思安以善待人生、艺术人生的观念对待“十有八九不如意”的人生,达到悲感之后的逍遥。他虽有万贯财产,但对红尘世界的仕途经济、功名利禄完全没有兴趣,所关心的只是书籍、古玩和儿女。他培植了爱女姚木兰好奇、多梦、达观的生活态度,又引导爱婿孔立夫向道家寻找人生的真谛。当妻子去世、儿女成婚之后,他感到已尽了人间责任,便外出云游。他外出的目的,则是要“寻找真正的自己。寻找到自己就是得道,得道也就是寻找到自己”,而“寻找到自己就是快乐”。他的一生正如道家八卦图中的阴阳轮,虽然内有波澜曲折,但整体上却是浑圆饱满的。他活的圆满,死的安逸,地地道道的寿终正寝。他的生命正体现了林语堂对道家克服悲剧方式的肯定和崇尚。
2、木兰的新旧交融
姚木兰是作者极力推崇的又一道家人物。他说:“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
她身上体现出的“自燃”女性观便是最好的说明。木兰天生丽质,长着晶亮的大眼睛,乌黑的头发,自小便聪慧董事;德行更是古代妇女的典范,木兰未嫁之时,深受其父道家生活哲学的影响,平时有礼有节,表现出良好教育的风范。而出嫁后,更显聪慧能干,不仅上能孝敬好公婆,对下建立起威信,而且更懂得享受自身生活的快乐,她的这种坦然达观、雅致而又豪放的生活艺术,使她的形象更为美丽动人。比起上述的典雅之美,木兰由于至小受姚先生的教诲,也能够巧妙地处理家庭中的矛盾。如木兰救立夫所表现出的智慧与大胆是她本性所具有的,而将与荪亚、丽华之间的感情重新审视便体现出她“新潮”之处。正是由于这样的观念,才造就了木兰美满、完满、丰满的一声。
(二)“本身就是一场梦”——“命”情节
全书中从头至尾都体现出认命与信命的思想,从开头以木兰母亲的梦境开始木兰的一生,直到与按照梦境创造着结尾的吻合。
1、怪异的梦境与木兰的丢失
木兰丢失的前夜,她母亲“梦见木兰在老远的一个山谷里叫我”‘在梦里只记得
她在山谷里走,一条宽大的溪水在山谷中间流,另一边儿是一带树林子。她那时拉着莫愁的手。她觉得听见木兰叫她。她忽然想到木兰并没在她身边儿,似乎好几天没见到她了。最初,木兰的声音似乎来自树顶上;在她转身进入阴森森的树林时,发现好多小径都阻塞不通,正不知如何是好,又听见木兰喊叫,声音清楚可闻,但是软弱无力,似乎是从溪流对面传来。声音是:‘我在这儿哪!我在这儿哪!’母亲一转身,看见孩子的身影儿,正在溪水对面的草地上摘花儿。她既看不见船,又看不见桥,心中不由得纳闷儿,孩子是怎么样过去的呢?她把莫愁留在岸上,自己在清浅的激流中涉水过去。忽然一股洪流冒起,使她脚下悬了空。一惊醒来,原来正躺在旅店罩的炕上。”。作者如此清晰详细地记载一个梦,当然有他的用意。
然而,木兰又是注定可以被寻回的:“姚太太找来一个算命的瞎子,向他问丢了
个孩子的事。她把木兰的生辰年月按天干地支说明。算命的说木兰的八字儿有福气,有双星照命,所以十岁时该有磨难,但因命好,自会逢凶化吉。”“姚夫人心情好了许多,她到城隍庙去烧香。说也怪,两个杯签,在神前扔了三次,都是大吉。”除了算卦抽签以外,姚太太又做了一个很有深意的梦:“那天晚上,做母亲的做了一个梦,跟以前梦见的一样。她分明听见木兰叫:‘我在这儿,我在这儿!’于是又看见女儿在溪流的对面草地上摘花几,跟木兰在一起的是另外一个女孩子,她不认识,以前没见过。母亲叫木兰过来。木兰在那边儿喊:‘您到我这儿来啊!我们的家在这儿。
您在的那边儿不对呀。’母亲想找一个渡船,或是找个桥,但是没有。于是似乎觉得自己在水面上安然行走,往下,往下,再往下,顺流而下的好快,这时已经忘记了女儿。她经过了城镇、村庄、山顶的佛塔,正漂近一座桥时,看见一个老翁在桥上疲惫而行,一看,原来是自己的丈夫。她还看见有一个年轻的女人搀扶着丈夫,而那个女人不是别人,正是木兰。她在河上向他们呼叫,但是他们好像没听见,还是照旧一直往前走。她两眼盯着她不放松,不料自己碰到桥柱子上,不能在水上漂了,往下一沉,就醒了。”可不是嘛,和木兰一起被劫持的还有六岁的小丫头暗香,而且木兰果如算命瞎子所言有贵人搭救,这个贵人就是木兰日后的公公曾文璞——一位京官,他在运粮河上成功救出了木兰并认其做义女,甚至木兰日后的婚姻也因此埋下了伏笔。
2、曼娘的友谊与爱情
正是因为木兰的丢失,使曼娘拥有了她人生中难得的真情——友情。与爱情相比,正是她与木兰这份友情支撑着她勇敢坚强的活下去,也正是木兰的出现,见证了曼娘一路走来爱情的艰辛。孙曼娘和曾平亚是一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情投意合的小情侣,然而结局却是烟消云散、凄凉冷寂。这种命运同样也是有那么强烈的预兆。作者在曼娘来冲喜的时候也详细描写了曼娘做的一个奇怪的梦中梦:梦中那棺材是丈夫平亚注定的死亡;那宫殿是她注定应该住在里面守寡的曾家院子;那黑衣女子注定是为她守着一堆火焰、帮她度过难关的木兰。在木兰与曼娘相识的一小段时间里,俩人产生了深厚的友谊,结拜使二人体会到彼此的亲近,在后头曼娘出嫁之时,也正是因为这份友情,才使曼娘嫁得如此风光。
当平亚死后,曼娘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不可自拔而大家束手无策时,木兰营造了一个与曼娘梦境相似的环境,指点曼娘认识她梦中的含义,曼娘醒来,“梦境和现实那么古怪的掺混在一起,就使死亡给人的痛楚变得不那么尖锐,使人感觉好像梦一般的迷离惝恍”“曼娘,由于她的幻像,不再怨恨命运的悲惨,她了解了神给她安排的日子,她是命定要那么生活的,而听天由命才可以得救而活得下去。她相信命运,相信一切都是天意”。
3、木兰命定的两段爱情
木兰与荪亚是因母亲的梦境而开始的,如若没有木兰的丢失,便不会得曾家相救,更不会认识曾荪亚,使曾家惦念上这个为人处事精明的姚木兰。木兰获救后认下曾氏夫妇为义父母,时时探望,与荪亚的感情顺利进行。而作为木兰命定插曲立夫的出现,使木兰萌动的青春中多了一笔意外的爱情出现。与立夫的偶遇,使木兰有些动心,几次的交谈她少女般春心萌动,对立夫产生了一种强烈的、震撼的、贯穿了她一生的爱情。在姚家的中秋蟹宴上,木兰开始了发现自我的精神突破: “生平第一次体味到她是在自己的一片天地里生活,而确实是有完全属于她自己的那么一个世界”“这个新天地之内,她朦朦胧胧觉得也似乎有个立夫”然而,恰在此时,命运再次降临,要用它的大手将木兰的命运彻底从她所希望的人的身上转移。在此难以抉择的时刻,木兰没有太过挣扎,只是“微笑着”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因为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木兰相信个人的婚姻大事,是命里注定的”。紧接着小说换一个角度来重申木兰的选择,借傅增湘先生的口用“五行”来说明在命象上木兰与荪亚的相配、莫愁与立夫的相配,这似乎为命定观再次作了一个强有力的注脚。木兰顺应自然的道家天性,使她的内心并没有掀起滔天巨浪,行为上更没有任何反抗举动,她坦然地接受了命运!这也再次强调了命是每个人都无法改变的,与其像银屏一样抗争,不如像木兰一样主动地欣然接受,并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明天。
4、暗香的失而复得
暗香本可以是木兰生命中的过客,而作者悉心的安排,便是再一次强调命的不可抗争。
暗香是木兰在丢失期间陪伴在木兰身边的一个女子,但由于木兰获救而彼此失去了联系。若干年后,就在姚家买完王府花园后(其中有一间房子叫“暗香斋”),暗香惊人的再一次出现在木兰的生命中,不得不使人感叹生命的变幻无常。本以为暗香就在那次之后不会再出现,可未曾想到的是暗香不但再次出现,并且“自燃”地成了木兰的二嫂,并在动乱时期搬进了王府花园的暗香斋。人生的世事无常,也只能用一个“命”字来解释了。
(三)“世俗的人”——生命的悲喜交加
1、失子之痛与得子之喜
体仁可以说是是姚家一大祸害,令姚思安无限头痛,可是意外坠马身亡也给姚家凭添了不少悲伤,而其子博雅取而代之占据了体仁在家中的一席之地,才使家中不至悲痛欲绝,偶尔姚先生也会因孙子的存在而倍感欢欣;同样是痛失长子,曾家就没有姚家那样豁达开阔了,平亚是曾家寄予希望的人,为使其康复甚至拿曼娘一生的幸福做了赌注,可是惨败也让曾家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而巧合的事就是这样不经意间发生的,曼娘虽未生子,但也当上了母亲,为曾家收养一个长孙——阿宣,虽不与曾家有任何血缘,但曾先生仍欣然接受阿宣为曾家的长孙,以使曾家尽早忘却失子之痛。
2、夭亡后的重获新生
仔细品读作品中的死亡,没有高寿而终的,红玉溺水、银屏自缢、素云被枪杀等,虽传达出林语堂人生短暂、生命无常的悲剧意识,但从另一方面考虑,生命的轮回,似乎等于重获新生。红玉离开了久病不愈的身躯,而使灵魂自由,获得新生;银屏的自缢减轻了姚家的痛苦,似乎使姚家重获新生,使体仁恢复正常,素云虽作为恶人出现,可在小说最后被枪杀,仍表现出其英勇无畏,也摆脱了她委曲求全的生活,从另一个角度看也算是重获新生。人生异常虚幻,生命极其脆弱,曼娘自缢也未尝不是好事,告别了乱世的纷繁,而区追求自己已逝的爱情,不是这段生命的结束,而是另一段生命的开始。这些人虽在肉体上宣告死亡,但却从精神上永远生存着,生活着——以自由的方式。
3.死亡映衬出的生命廉价与生活反馈的生存之喜
林语掌笔下人物的死亡多是平淡无奇的,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即使死而有因也
缺乏丰富的政治、社会、历史、思想和文化内容。冯红玉、银屏、博雅、孙曼娘属自杀,他们或是为了爱情,或是为了自尊;姚太太、曾平亚、则属疾病而死,他们多是具有偶然性:姚体仁、阿满或是死得天然或是被杀,他们的死亡都带有某些滑稽性,比如体仁骑马遇难。可以说,在林语堂看来,一个偶然的冲动,一份热烈的情意,一场疾病,一次误会,一个疏忽。都可能造成死亡,从而使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宣告终结。在林语堂看来,生命的寿终与自然死亡倒是正常的,甚至是快慰的,但夭折人世却是不幸的,反映了人的生命是多么廉价!对于一个人的死,林语堂从不大肆渲染,死了就死了,用平静的近乎漫不经心的笔调来写,就象吹熄了一盏灯一般。从这些叙述中,更可以看出,林语掌的“死亡”观念:人的个体生命对于浩瀚的宇宙又算得了什么呢?“生命”与“死亡”在现实世界中是那样微不足道!人的生命就如同路边的一棵小草,一朵野花,它们随时都可能被无情地践踏、毁灭,这又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所以对于银屏与红玉的死,姚家并未大肆铺张。银屏给姚家带来了太多的困扰,尤其是姚太太,而银屏自缢从另一角度看却是喜事一桩。一来她已为姚家生一个孙子,虽未嫁入姚家,但仍为姚家延续了生命;二来她的死为体仁与华太太带来了生活上的宽裕、地位上的提高。体仁的改变,华太太地位的高升都是银屏的死所带来的意外之喜;红玉的死而更明显可以看出喜从悲来,正是因为红玉的夭亡,给阿非了明确的选择,也不再为情所困扰,大胆向宝芬示爱,也达到了共结连理,使姚家不至于因红玉而耽误阿非的幸福。红玉的意外死亡似乎就是为了成全阿非,也算是伟大。生与死就在一瞬之间,而用廉价的死来换取生活的另一种喜悦也未尝不是一件令人喜悦的事情。
4、忧伤的基调反衬乐观的精神
林语堂通篇渲染忧伤基调,实际上确有一个“特点”,即忧伤质于内、超脱形于外的抒情基调。林语堂对生命中的悲剧性质有着清醒、充分而深刻的认识。透过诗化的语言,欢快的情调和健朗的心绪,我们分明感到林语堂骨子里的悲剧生命体验,就如同倾听一曲山乡牧歌,即使是清明的河水,鲜美的花朵和悠悠的白云也包裹不住那丝丝缕缕的悲凉与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