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形式美浅谈
1、中国古典园林的美首先在于其意境美
“意境美”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核心美学。所谓意境,即“寄情寓物”,情由景生,景由心造。古人云:“情与景遇,则情愈深,景与情会,则景常新。”在审美活动中,高度发挥了意象思维的能动性,激发心灵创造出比实际景物更为丰富的艺术情趣。让游者在体察感受中从身入心入情,提高到深层次的崇高的精神境界。这种建立在内心境界基础上的“心物感应”的审美价值,正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审美心理结构的反映。古代中国没有专门的造园家,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由于文人、画家的介入使中国造园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而诗和画都注重于意境的追求,致使中国造园一开始便带有 浓厚的感情色彩。诗人王国维说:“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人心中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意境要靠“悟”才能获取,而“悟”是一种心智活动,景无情不法,情无景不生”。因此造园的经营要旨是追求意境。“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河万里”,方寸之间,意境无穷。如颐和园的“山色湖光共一楼”,扬州郑板桥读书处的“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等,其意境令人遐想翩翩。
2、中国古典园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