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2009年自主招生历史题
一、名词解释(40分)
1、切·格瓦拉
1928年出生于阿根廷,是一位马克思主义革命者和古巴游击队领导人。格瓦拉于1959年参与了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七二六运动”,推翻了亲美的巴蒂斯塔独裁政权。在古巴新政府担任了一些要职之后,格瓦拉于1965年离开古巴,在其它国家继续策动共产革命。首先是刚果,然后是玻利维亚。在玻利维亚,他在一次由美国中央情报局策划的军事行动中被捕,并于1967年10月9日被玻利维亚军队杀害。死后,他成为了第三世界共产革命运动中的英雄和西方左翼运动的象征。
2、达鲁花赤
蒙古语的音译,是蒙古和元朝的官名,为所在地方、军队和官衙的最大监治长官。蒙古贵族征服许多其他民族和国家,无力单独进行统治,便委付当地统治阶级人物治理,派出达鲁花赤监临,位于当地官员之上,掌握最后裁定的权力,以保障蒙古大汗和贵族的统治。早在成吉思汗时期,蒙古就设有这一官职。入元以后,路、府、州、县和录事司等各级地方政府,都设置达鲁花赤。此职的设置有明显的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性质。
3、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在1898年到1912年间所使用的名称。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代替的贡献。
4、《人权宣言》
也称《人权和公民权宣言》,1789年8月26日颁布。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人权宣言》以美国的《独立宣言》为蓝本,采用18世纪的启蒙学说和自然权论,宣布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不可剥夺的人权,肯定了言论、信仰、著作和出版自由,阐明了司法、行政、立法三权分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1793年6月24日,雅各宾派通过的新宪法前面所附的《人权宣言》又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宣布“社会的目的就是共同的幸福”,提出“主权在民”,并且表示如果政府压迫或侵犯人民的权利,人民就有反抗和起义的权利。
5、知青
即知识青年,广义泛指有知识的青年,一般指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在中国知识青年指从1950年代开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为止自愿或被迫从城市下放到农村做农民的年轻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获得初或高中教育。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文章,其中引用了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全国开始有组织地将中学毕业生分配到农村去。后来,知识青年在农村的许多问题开始不断暴露出来。1980年5月8日,当时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耀邦提出不再搞上山下乡。10月1日中共基本上决定过去下乡的知识青年可以回故乡城市。
6、乾嘉学派
中国清代的学术流派,称汉学、朴学、考据学派。因其在乾隆、嘉庆两朝达于极盛,故名乾嘉学派。乾嘉汉学家继承古代经学家考据训诂的方法,加以条理发展,治学以经学为主,以汉儒经注为宗,学风平实、严谨,不尚空谈。长于考据,这是清代汉学家朴实力学的传统。但清初汉学兴起之时,有浓厚的反理学内容及反民族压迫的思想,而考据只是借以通经致用的手段。顾炎武关注社会现实,反对理学,进而主张以经学去取代理学,目的就在于“经世致用”。顾氏之后,此风渐趋蜕变。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以下,更是远离社会现实,止于训诂考据。因此,乾嘉学派是清初之学的倒退。
7、八路军
即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由中国工农红军改编而来。1937年8月25日,中共发布《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在国共合作基础上,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精诚团结,共赴国难。同日,中国中央发布了改红军为八路军的命令,宣布将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改编成“国民革命第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任正、副总指挥。改名後,除国民政府军委会正式命令称第十八集团军外,传统习惯上一律称八路军。1946年国共合作破裂後,八路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
8、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1859-1869年凿成,它处于埃及西奈半岛西侧,横跨苏伊士地峡,全长约163公里,连通欧亚非三大洲,连接红海与地中海,使大西洋、地中海与印度洋联结起来,大大缩短了东西方航程,是一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际海运航道。这条运河允许欧洲与亚洲之间的南北双向水运,而不必绕过非洲南端的风暴角(好望角),大大节省了航程。同时,它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之一,是亚洲与非洲人民来往的主要通道。
二、列举5部你看过的历史著作,列作者和书名,并对其内容做评介。(20分)
三、论述题:某日本学者说:“中国史,就是一部汉人南进史”,试做阐述。(40分)
北大08年自主招生历史名词解释题
1、十三经
十三经是由汉朝的五经,即《易》、《诗》、《书》、《礼》、《春秋》逐渐发展而来,最终形成于南宋的十三部儒家经典。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十三经》作为儒家文化的经典,其地位之尊崇,影响之深广,是其他任何典籍所无法比拟的。最高统治者不但从中寻找治国平天下的方针大计,而且对臣民思想的规范、伦理道德的确立、民风民俗的导向,无一不依从儒家经典。儒家经典施于社会的影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了解和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不能不阅读《十三经》。
2、黄埔军校
与美国西点军校、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以及俄罗斯伏龙芝军事学院并称世界“四大军校”,第一任校长为蒋介石。黄埔军校培养了许多在中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一至六期,原址设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军校在1924年由国民党成立,目的是为国民革命军训练军官,然后北伐统一中国。黄埔军校旧址于1988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新学伪经考
《新学伪经考》又名《伪经考》,为康有为所撰,共十四卷。初刊于1891年,它和“孔子改制考”都是康有为打着公羊派的旗号,宣扬托古改制思想的重要著作,“新学伪经考”着重从经学方面进行论述,对传统的“古文”经学展开猛烈的攻击,康有为认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尊崇的“古文”经典,如《周礼》、《逸礼》、《古文尚书》、《左传》、《毛诗》等都是西汉末年刘歆伪造的,因此都是“伪经”。而刘歆制造伪经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王莽篡夺西汉的政权、建立国号为“新”的朝代,所以古文经学是新莽一朝之学,只能称之“新学”。
4、欧共体
是西欧国家推行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并具有一定超国家机制和职能的国际组织。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总称。又称欧洲共同市场,简称欧共体。总部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
欧共体创始国为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 6 国;1973年,丹麦、爱尔兰和英国加入欧共体;1981年,希腊加入欧共体;986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加入欧共体;1995年,地利、瑞典、芬兰和挪威加入欧共体。
欧洲共同体的基础文件《 罗马条约 》规定其宗旨是:在欧洲各国人民之间建立不断的、愈益密切的、联合的基础,清除分裂欧洲的壁垒,保证各国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和就业的条件,并通过共同贸易政策促进国际交换。
5、西进运动
在美国历史上,从殖民地时期开始到美利坚合众国成立后一百年间,向西部广大地区扩张、移民和进行开发,即所谓的西进运动。
西进运动本身是在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这样一个背景下发生的,如果说西进运动最终推动了美国经济的话,那么工业革命及导致这个革命的诸因素便是动力的动力。美国西进运动有着复杂的原因,既是历史的必然,又是美国民众主观上意图对外扩张的产物。西进运动使美国的领土增加到建国时的3倍以上,扩大了发展工业所需的各种基本资源 ,对美国社会制度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美利坚民族性格的形成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6、利玛窦
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年10月6日—1610年5月11日), HYPERLINK "http://baike.baidu.com/view/3784.htm" \t "_blank" 意大利的耶稣会 HYPERLINK "h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