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倪)
解释概念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培养学术性或职业性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其中,“专业教育”表明高等教育的性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是讲高等教育的起点或基础,表明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位置是最“高”的。“学术性或职业性”是对“专业教育”的类型及其“有机结合”要求的进一步揭示。
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是一门以高等教育的运行形态和发展基本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应用性的教育科学。
高等教育的能级结构
高等教育的能级结构,主要指具有不同办学条件、办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的高等学校间的比例关系。我国大致分为三个能级:(1)舍友研究生院,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教学与科研兼顾的重点院校;(2)以本科教育为主的一般院校;(3)以培养应用性、技能性为主的专科院校。从行政隶属关系来看,又分为教育部直属院校、其他国家部委所属院校和地方院校三个层次。
高等教育的区域结构
高等教育的区域结构,指高等学校的地区分布,即他们的数量、类型在不同地区分布的比例,或称地区结构。既涉及不同地区高等教育的比较,各自优势、特长等问题 ,又涉及它们的规模、科类、形式与层次等问题。我国高校分为三类:一类面向本省、市、自治区,一类面向大协作区,一类面向全国。
高等教育结构
高等教育结构指高教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构成状态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
高等教育功能
是高等教育所具有的功效以及能够发挥这种功效的能力的总称。高等教育的功能分为个体和社会功能。
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
是高等学校应该或可以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高等教育目的
是教育目的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具体落实,它集中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具体而言就是指按一定社会的要求把接受过完全中等教育的人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我国高教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方针
是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定的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其内容包括教育指导思想,教育目的以及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一切教育工作应遵循的基本指针。
我国的教育方针
我国的教育方针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并汲取了几十年教育实践中正反两方的历史经验教训而提出的,其核心内容就是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
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指高等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规格要求,相对于教育目的来说,它是高等教育层次的特殊目标;而相对于各级各类高等教育来说,则是共同的总目标。
通才教育
通才教育是以培养通才为目的的教育,又称通识教育或博雅教育。
专才教育
是以培养专才为目的的教育,注重学问的专深、技能的专精。
英才教育
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低于适龄人口的15%,属英才教育阶段。英才教育论的目标是培养精英人才,即具有突出的智力水平和道德修养,能够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某方面或多方面做出杰出的创造性贡献的人。英才教育论主张国家应承担高等教育的全部投资,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是通过对智力、品行等方面的考察、考试等选拔方式而获得。教育内容主要是博雅教育,注重人文精神的熏陶,致力于统治管理才能培养。
大众教育
入学人数在适龄人口的15%--50%之间,属大众教育阶段。大众教育论认为,高等教育的目的除了培养未来的国家管理者外,主要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各个行业的人才。高等教育经费由国家、政府提供一部分,主要来源是社会和个人投资。高等教育面向全体社会成员,不设入学选拔考试或入学选拔考试不通过率极低。
高等学校管理体制
就是指与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相关的组织制度体系,它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组织机构的设置、组织机构间的隶属关系,以及相互相间职责、权限的划分等等。有宏观和微观之分。
宏观管理体制,指国家在协调和指导高等学校的办学二在有关机构设置、隶属关系、权限划分上的各种制度的总和,集中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系统中高等学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中央与地方,政府与高校)
微观管理体制,一般指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指高等学校人、财、物的配置,招生、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组织等食物的责任权限划分,是高等学校内部管理的各种制度的总和,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基础和细胞。(高校内部管理)
高等学校学制
是指一个国家根据教育的规律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建立起来的相互联系的各种教育机构的体系,高校的学制是整个学校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教育程度上分,它属于学制中的最高层次。
学位制度
既国家为保证学术的严肃性通过建立明确的衡量标准从而对相应学术程度的受教育者授予一定称号的制度。
高等学校教师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高等学校的教师是高等学校的教育者,他们既是某一学科的专家,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承担者。他们不仅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而且还对国家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产生重要影响。
教师专业化
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生专业训练,获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现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专业
广义的专业是指某种职业的劳动特点和职业特征。狭义的专业是指该等学校或科研院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分门别类地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单位。
课程
狭义的是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种科目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广义的是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设计的一切条件和一切活动的总和,是为实现高教目的和专业培养目标而设计的教学科目、结构及其进程和结果。
学科
是基于学问性质划分的学问分支、教学科目或学界组织。
高等学校教学
高等学校的教学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高校教师和学生共同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设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让学生系统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树立科学世界观,形成良好个性品格的专业性、探索性、过渡性的高层次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
教学组织形式
简称教学形式,是指为了有效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在教学中控制教学活动的规模、安排教学活动的时间和利用教学活动的场所等活动形式。高校的教学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基本形式有课程教学、实验课教学、社会实践、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等。
高等学校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水平、质量、过程、方法等的意义、作用、目的的判断和推论。(教学评价的本质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但这种价值判断要以“事实”为根据,要以评估为前提)
教育改革
是一种特定的教育价值取向与实现的过程,教育主体通过对传统和现实教育不同层面和程度的反思、改组、扬弃和超越,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的自身的需要,促进教育向着合理和进步的方向的自我完善和社会变革的过程。
教育发展
是整个教育系统在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民主化的过程中,在总体上从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的不断生成、变化和更新的过程。
简答题
西方古代“高等教育”有何特点。
(1)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变化,“高等教育”的中心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于发展过程中
(2)具有”官办”、“私办”或“官私合办”多种形式,但以官方的资助和支持兴办为主。
(3)教育内容比较全面,比较注重道德于论理教育。
(4)教育的方式方法比较灵活,交流、启发、互动的论辩是常用的方法。
(5)学术研究和教学育才结合的比较紧密。
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高等教育的运行形态及其基本发展规律。
(1)等教育学研究高等教育这一特殊的教育现象。
(2)研究高等教育的运行形态。按高等教育自身的运行形态,可将其分为高等教育
活动(包括高等学校或研究机构的教育活动)、高等教育事业(指与社会其他事业相区别的事业,通常包括高教目标、高教规模、高教结构、高教制度、高教管理等)、高等教育思想(高等教育的观念形态),三者分别属于实践形态、制度形态和观念形态,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3)研究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高等教育学要研究的基本规律主要有以下三条: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规律,必须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和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规律,以及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协调发展规律。
高等教育的功能及其具体表现?
1)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是高等教育对个人所起的作用,促进个人的身心发展。可分为(1)促进个人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功能。(2)促进个人提高文明素养的功能。(3)促进个人改变社会地位的功能。2)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是高等教育对社会所其的作用,也就是高等教育要促进社会的发展。(1)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①使受教育者政治化。②培养政治领袖及专门政治、法律人才。③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2)高等教育学的经济功能:主要指高等教育促进社会生产发展的功能。①高等教育担负着劳动力再生产的任务,为生产发展提供专门人才的支持。②作为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手段和途径,高等教育比基础教育更重要更直接。③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3)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是指高等教育在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具体表现在:①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而这种功能的具备,才得以使人类的精神不断延续下去。②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首先,高等学校从事精神生产的最重要部门之一。其次,高等教育是吸收、融合各种文化的功能。再次,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新文化的能力,是实现学校更新文化功能的最根本的方面。
高等学校的三大社会职能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高等教育的三大社会职能是:(1)培养专门人才。这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使命,是高校区别于其他社会机构的根本特征。我国目前高校注重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较全面的素质的同时,突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统一,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2)发展科学。是培养科学人才不可缺少的途径,也是科技、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它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水平;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3)社会服务。以上两种职能从广义讲,都是为社会服务。但高校还通过各种形式为社会提供直接的服务。包括教学服务、科技服务、装备服务等。意义:有助于了解社会对人才和科技的需求,有助于促进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加速科研成果向产品和商品的转化。三者关系:这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共同构成了现代高校的职能体系。其中培养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最基本的职能,是决定高等教育本质的因素;发展科学是高校的重要职能,它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和学术水平的提高;直接服务社会是高校前两种职能的延伸。。
高等学校的国际合作职能。
是指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它主要包括师生互换、学位互认、学者互访、国际联合办学、国际合作研究、参加和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科技和文化发展对高等学校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大学在世界各国经济和科技日趋国际化的历史潮流中应当和能够扮演的角色。
如何理解高等教育的性质和作用?
(1)高等教育目的是一种教育理想,具有主观性。(2)高等教育目的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具有客观性。作用;(1)高等教育目的具有导向性(2)高等教育具有调控作用(3)高等教育具有激励作用(4)高等教育具有评价作用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思想内涵是什么?
(1)是指人的心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可以通过智育、德育、和美育等不同渠道来促进个体心理素质的和谐、全面发展以造出真、善、美统一的理想个性。(2)是指人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3)个体和社会的协调统一全面发展,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具体的、历史的、把握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如何认识实现高等教育目的基本途径?
(1)“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教学、科研、实践”都是教育活动范畴,都可以视为实现高教目的的途径。(2)从教育活动的实施的方式看,将教学、科研、社会实践视为实现高教目的的基本途径,更有利于问题的展开分析。
高校学制的三个基本依据
⑴ 受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 ⑵受社会制度的制约 ⑶受高等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制约。
如何改革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
(1)加快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步伐,建立和完善全国性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和就业指导信息服务体系。(2)加强和深化以用人制度改革为重点的综合配套制度改革,改善就业环境,促进毕业生的顺利就业。(3)进一步调整改善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推进高等教育结构改革和培养模式转变(4)加强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机构建设,注重发挥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中介服务的重要作用。
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第一,进一步保证和扩大高等学校的招生自主权,逐步尝试招生权力的下放。第二,高考制度的改革应从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原则出发,增加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考核的比重,逐步建立更加灵活的为考生和社会普遍接受的招生考试制度,高考内容和形式在总体上将更加注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有助于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第三,高等教育使高等学校培养方式也体现了多样化,我国高等教育的形式更加灵活,成为终身教育的一环。第四,进一步完善高校招生收费制度,并通过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制度,保证其得以顺利有效的实施。
如何理解大学生的社会地位。
(1)青年中的佼佼者(2)具有合法权益的受教育者(3)培养中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
制定专业培养目标要考虑哪些因素。
专业培养目标包括培养方向、使用规格和相应的质量要求。制定专业培养目标通常要考虑以下因素:1)专业培养要与教育方针、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国家的学位条例相一致。2)专业培养目标要体现德智体美协调发展的要求,要充分体现德与才、身与心、知识与能力、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协调与和谐。3)专业培养目标要体现高等学校层次、规格的差异性。不同层次的高校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类型和规格的高校也有差异。4)要使专业人才质量规格具有国际可比性。
专业内涵建设包括哪些方面。
专业建设主要指专业内涵建设,它包括(1)专业培养目标建设,使之更符合人才成长规律;(2)专业课程体系、内容、方法建设;(3)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4)专业设施建设,优化教育环境;(5)专业管理的建设,提高管理质量。
构建良好的课程结构要处理好哪几种比例关系。
课程结构就是各类型课程的有机组合方式,其功能是否优化,主要决定于以下几类课程的组合关系。(1)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跨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2)理论性课程与操作性课程之间的关系;(3)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4)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之间的关系。
高等学校教学的意义和基本任务是什么。
高等学校教学的意义:(1)教学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2)教学时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基本任务:(1)提高文化素养,促进理论深化,改善知识结构;(2)提高智力体制,培养实际能力,增长创新才能;(3)培养科学观念,陶冶品德和美感,促进个性发展。
高等学校教学有哪些基本形式?社会实践教学有哪些特点?
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有:1)课堂教学。是有固定时间和地点、有相对稳定的课程内容、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班级授课形式。2)实验课教学。是指在特定的场所,运用一定的设备仪器和相应手段,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引起事物或现象的变化,从观察这些事物或现象的变化过程来获取新知识或验证已学知识的教学过程。3)社会实践教学。是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组织学生深入现实社会,参与具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使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教学形式。4)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是指各种技术科学专业毕业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以工程机械、工程结构、工程规划等工程设计为主要内容的。
社会实践教学的特点(1)以培养高层次的人才为根本目的;(2)以现实参与为最基本的实施方式;(3)教育教学内容具有定向选择性。活动以自发为主,有很大的随意性,但活动也带有特定的教育目的;(4)能和其他教学形式相互促进、效果互补。
制定高等学校教学原则的依据是什么?
根据制定教学原则的依据,在吸引前人所制定的教学原则科学成分的基础上,我们提出高等学校教学的主要原则如下:(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保证教学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先进性,用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武装学生,又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的教学要与生产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使学生在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并通过教学实践培养学生在实际中运用知识的能力。(3)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和学生的作用是否充分发挥是决定整个教学过程成败的关键,教学过程主要是教师和学生双边共同活动,教师是使教学有效进行、使教学质量得以提高的主要保证,而学生则是决定教学能否收到实效的根本,因而,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4)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是指教学要根据社会的要求和学生的共同特性,对全体学生提出必要的共同要求,同时,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以使每个学生地才能和特长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5)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原则:使指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知识的教学又要重视能力的培养,在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培养能力,通过培养能力促进学生独立地学习更多的知识。这一原则是知识与能力相互促进的规律的反映。(6)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地加强科学研究工作,以培养学生地科研态度和从事科学研究地能力。这一原则,既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特点地体现,也是高校教学与科研相互作用关系地反映。以上各原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整体,它们是实现高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任务所必须遵循的教学的基本要求,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应结合具体情况运用各项原则,发挥原则的整体作用,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把教学工作推向前进。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高校的教学管理涉及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除了要做好日常的编制课表、建立健全教务规章、建立和管好教学档案等教学管理工作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1)教学工作的计划管理:是按照教学工作计划对学校各层次的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的安排和部署;(2)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环节包括教师备课、课堂教学、作业布置和批改、考试与学业成绩评定,以及课外学习活动、社会实践等;(3)学生学习过程的检查管理:教学过程是双向互动过程…;(4)教学质量管理:是教学管理的核心内容;(5)教学运作配套系统的管理:包括学生管理、人事管理、科研管理、行政管理和后勤管理等。
高等学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有哪些内容和方式。
高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的内容。广义的“教学评价”内容包括:第一,基本素质。具体为思想道德、学术职务、职业技能(普通话水平、写作水平、学术水平)、位于和计算机水平。第二,教学状态。具体为备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考试工作、教学改革。第三,科学研究。具体为科研立项、论文著作、应用成果、教研成果、科研获奖。第四,工作业绩。具体为教学工作量、开课门数、课程抽考、综合评价(领导评价、同行专家评价、学生评价)、年度考核、表彰奖励。第五,特色项目或特殊贡献。
高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的方式。评价方式是多样的,不仅包括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还包括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而且还涉及教学能力、教师素质的评价等方面。在评价中,要注意综合运用教师自我评价、教师同行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校领导对教师的评价等多种方式,以使教学评价更科学、更富有成效。
质量工程建设的内容有哪些。
“质量工程”包括六个方面建设内容:一是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二是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三是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四是教学团队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五是教学评估与教学状态基本数据公布;六是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具体的讲:将建设七大系统:即专业设置预测系统,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大学英语与网络教育网上考试系统,网络教育资源管理和质量监管系统,精品课程共享系统,立体化教材数字资源系统,终身学习服务系统。
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有哪些特点。
高等学校科研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齐全的学科门类为重大的综合性课题研究以及新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发展提供的条件。2)高校人才集中、机构灵活,投资少,见效快。3)高校科研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4)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发达的信息系统,使高校能快速掌握和集中各类有关科技发展动向和经济建设中科技需求方面的信息。5)合理的高校科研布局,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科研原则中的某项原则的理解及贯彻的基本要求。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原则就是根据高校的科技方针、任务、特点以及长期实践经验抽象概括而成的高等学校科研工作应该遵循的基本要求,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1)科研与教学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原则;(2)社会经济效益与学术水平相结合的原则;(3)研究组织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4)不同层次的科研规模与组织方式相统一的原则;(5)自定选题与课题组研究相结合的原则;(6)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原则。正确理解和全面坚持这些原则,对优质高效的完成科研任务与加速高校科技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直接动因是什么。
(1)政治体制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作用:一是政治改革决定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二是政治体制决定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式。(2)政策引导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指明方向:一是政策引导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是一种世界性现象;二是中国运用政策引导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论述题
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谈谈学习高等教育学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学习高等教育学的目的,在于了解高等教育的特殊本质、理解高等教育的运行形态、认识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使高等教育工作者从理论和时间相结合的高度,掌握高等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以增强高等教育实践的自觉性,从根本上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意义,(1)有利于增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责任感和事业心(2)有利于神话我们对高等教育的理性认识(3)有利于提高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技能和水平
方法,(1)要以现实的高等教育工作为中心(2)要注重将高等教育学理论运用于实际(3)要着力于对高等教育实际问题的理性思考(4)要着眼于高教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
试述现代高校的职能体系。
高等学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国际合作四项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共同构成了现代高校的职能体系:(1)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现代高等教育最基本的职能,是决定高等教育本质的因素。无论哪一种类型或层次的高校,培养人才始终是居于中心地位的。(2)发展科学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它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和学术水平的提高。这既是培养科学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3)服务社会是现代高等教育职能的延伸,否则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的活动就会脱离社会实际。(4)国际合作是高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崭新职能。不同高校的重点不同,但培养人才必须。…
谈谈你对高教“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目的观的认识?
社会本位价值观是指那些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即认为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为社会或国家服务的人才。个人本位价值观是指那些从个人需要、个体发展出发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