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中心体育馆
模
板
工
程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xxx总公司
2013年8月
一、编制依据
GB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204-2002 (2010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JGJ33-2012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 162-2008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 130-201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体育馆施工设计图纸
二、工程概况
该项目位于xxx,设计为地上一层局部二层,建筑高度18m、建筑面积为4872m2,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结构安全等级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三、施工准备
3.1材料准备
镜面板8000平方米,木方160立方米。
3.2机械准备
配置1台圆盘锯,1台压刨;两台平刨。
3.3劳动力准备
木工40人,普工12人。
四、施工工艺流程
清理→弹线→条基模板安装→主体模板安装
条基模板安装段划分,按条基后浇带自然分段安装施工。
五、施工部署
5.1指导思想:
本工程为框架结构,为使本工程砼质量实现清水砼标准,达到(优质)结构施工目标,决定主体工程模板采用镜面板、螺杆、钢管结合拼装支模方法施工。总结我公司散拼模板施工经验,并对模板接缝、梁、柱接头、梁与板接缝、柱梁间的施工难点部位加以技术改进。模板进行专人专业化加工,确保模板尺寸质量。本工程柱、梁模板面积大,型号规格多:柱模板截面尺寸为900*1600、900*1500、900*1400、900*1200、700*700、600*600等;梁模板截面尺子:350*900、350*800、300*700、250*600、200*500等顶板厚度为120 mm、100 mm、80mm。
5.2梁、板支撑验算如下:平板(板厚120)
(1)支撑设计
12厚多层板
60*80木楞龙骨@200
(2)模板支撑荷载:
木楞及多层板自身重力 70㎏/㎡
钢管支撑自重力 80㎏/㎡
新浇砼自重力 500㎏/㎡
施工荷载 200㎏/㎡
荷载合计 850㎏/㎡
钢管承受荷载: 0.8*0.8*600=384㎏
钢筋截面积: A=π/4(482-42 2)=489mm2
钢管回转半径: Ⅰ=1/4 482+422 =1.58cm2
按強度验算,立杆的受压应力为
σ=N/A=4000/409=8.2N/mm2
按稳定性计算立杆的受压应力为
长细比λ=L/ⅰ=1500/158=94.3
(L:计算长度取立杆步距)
查J84-2001《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附录C
得稳定性系数为Φ=0.59
σ=N/ΦA=4000/0.59*489=13.8N/mm2﹤f满足要求。
(f:钢材强度设计值为215 N/mm2)
矩形大梁顶撑验算:矩形大梁钢管支撑见图:
顶撑纵距为400,则每根钢管受轴向力为:
eq \o\ac(○,1)底模侧模自身重力:
每米按50公斤计算: 50*0.4=20㎏
eq \o\ac(○,2)混凝土自重力: 2500*0.4*1.0.4=400㎏
eq \o\ac(○,3)施工及振动荷载: 200㎏/㎡、2000*0.4*0.4=32
合计 452㎏
则每根钢管受轴向力230㎏小于支撑的轴向受力。故矩形梁也满足要求。
5.3模板的配置
1、柱子模板,按柱子断面几何尺寸进行分类配置。配置数按同断面柱子数量的1/2配置。
2、梁、现浇板模板按1/2层配置。
3、楼梯及洞口模板也全数配置。
5.4模板材料选用:
eq \o\ac(○,1)柱梁:镜面板型号为1220*2440㎜.
eq \o\ac(○,2)顶板:镜面板型号为1220*2440㎜.
eq \o\ac(○,3)纵横龙骨:选用Φ48的钢管,材质Q235.
5.5模板安装:
1、框架柱支模
eq \o\ac(○,1)支模程序:
放线→设置定位基准→支模→搭支撑→调直纠偏→全面检查校正→清除柱模内杂物→封闭清扫口。
eq \o\ac(○,2)支模方法:
框架柱支模前将柱根清理干净,并弹出每个柱子的轴线,柱模板按框架柱截面尺寸组拼。截面尺寸大于700㎜的柱子均设置对拉螺杆,内设塑料套管,以利于螺杆重复周转使用。所有柱均采用槽钢和螺杆加固,水平间距为450-500㎜,并用钢管和扣件在水平纵横及斜撑两个方向形成整体,以增加支撑系统的稳定性利用钢管架校正柱子垂直度。柱模板安装时,在底部留设清理口,浇筑砼前斜底部清扫干净后再进行封闭
2、对于900*1200至900*1600框架柱模板具体加固办法
eq \o\ac(○,1)、材料:
模板采用镜面板,规格为1220*2440*15㎜;方木:60*80㎜;Φ48*3.5mm短钢管龙骨;高强度拉结螺杆:Φ14;
eq \o\ac(○,2)、镜面板下料:
下料前必须认真熟悉图纸,专人专项负责下料,计划好每一块板的下料尺寸,不能随意乱裁镜面板,镜面板下料半成品以后必须对镜面板新裁口用油漆封口,防止开裂。保证翻模次数。
eq \o\ac(○,3)、方木下料:
方木必须合理利用,原则是有短不据长,据长方木必须有计划,剩余短方木必须合理利用。
eq \o\ac(○,4)钢管按柱截面尺寸要求备料。
eq \o\ac(○,5)、螺杆加工定做。
3、柱模板安装
eq \o\ac(○,1)、对准轴线,校正好20㎝线,进行安装柱模板;
eq \o\ac(○,2)、对于900*1200㎜以上柱高度大于4m具体加固办法:
A、柱模板下料尺寸为895*1195㎜(以次类推),一面为一片,错开搭接槎。
B、柱方木加固间距:中对中为12㎝,且柱一侧必须保证10个方木,方木用铁钉钉在模板上,防止加固过程中方木间距不均,支完柱模板,校正好方木间距,使方木受力均匀。
C、钢管龙骨加固至下而上,起步第一道槽钢距地10㎝,第二道为25㎝,共计8道;梁下30㎝做一道;中间50㎝为一道,共计5道。
D、校正好单柱垂直度,确保20㎝线准确,然后拉通线校正群柱轴线垂直度、20㎝控制线。
E、检查钢管龙骨、螺杆、螺帽是否拧紧,螺帽必须拧紧,且柱下部6道必须带双蝴蝶扣双螺帽。
F、柱中设对拉高强度螺杆,设置方法同钢管龙骨。
4、支模程序:
准备工作→先吊入钢管、扣件、镜面板方木→安装对拉螺栓→加固横板→校正轴线截面尺寸→清理模内杂物→自检→报验
5、 梁模板用15mm厚镜面多层板结合60*80木龙骨进行配置。支撑系统采用Φ48*3.5焊接钢管。要求立杆间距不得大于800mm,在水平方向至少设置四道水平拉杆。立杆垫50mm垫木。
对于300*700㎜以上跨度为9m框架梁具体支模范例
eq \o\ac(○,1)、材料:
面板1220*2440*15㎜或17㎜;方木:60*80㎜(松木);钢管、扣件、山型卡、螺杆Φ10。
eq \o\ac(○,2)、镜面板下料:
A、下料前必须认真熟悉图纸,专人负责下料,计划好每一块模板下料的尺寸,不能造成镜面板有浪费,镜面板下料半成品后必须用油漆封口,防止开裂,保证翻模次数。方木合理利用,原则是有短不据长,用长方木下料必须有计划,短方木必须合理利用,不能造成浪费。
B、螺杆加工定做
eq \o\ac(○,3)、模板安装:
对准轴线,按照梁断面尺寸安装框架梁模板。
eq \o\ac(○,4)、对于300*700㎜框架梁跨度为8m加固办法如下:
A、框梁下料尺寸为295*695㎜,每面为一片,底板为一片,帮板错缝,错开搭接槎,帮板底板为硬拼缝;
B、框架梁底板等于300㎜,底板下必须有3个方木,方木错槎;帮板方木中对中20㎝为一道,立方木、随螺杆、夹钢管、山型卡65㎝为一道,上下两层;螺杆上下对齐,双钢管同方木、山型卡、螺杆同时加固,螺杆必须带双螺帽。
C、钢管加固框架梁至下而上,立杆(梁下)间距为75㎝,其它间距立杆为90㎝;梁底板下口水平杆间距为60㎝,梁下水平钢管与立杆连接必须有双扣件连接,底层水平杆必须有扫地杆;次梁底板下口50㎝设一道水平杆,其它三道水平杆十字交叉设置连接;立杆连接必须双扣件连接,底层立杆下面必须有垫板,垫板厚度为3㎝,并做好水平杆立杆剪刀撑;梁底中心50㎝设置一道立杆,保证立杆受力均衡,且保证立杆无松动。
D、校正好梁底板、帮板标高、轴线、垂直线、柱梁连接接槎,检查螺栓是否拧紧,管卡、山型卡是否牢固。以上工程无误方可清理现场,以备验收。
6、现浇板模板采用13㎜镜面板配以60*80木龙骨,木龙骨间距为200mm。模板支撑系统采用Φ48*3.5焊接钢管搭设的满堂红排架作为现浇模板的支撑系统。
7、楼梯模板采用13mm竹胶板配以60*80木龙骨。组成楼梯模板支撑采用Φ48*3.5焊接钢管。
(1)拼装柱、梁板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
项 次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模板高度
+ 1
卷尺量检查
2
模板长度
-1
卷尺量检查
3
模板板面对角线差
≤3
卷尺量检查
4
板面平整度
2
2m靠尺及塞尺量检查
5
相邻模板高低差
≤1
平尺及塞尺量检查
6
相邻模板拼缝间隙
≤1
塞尺量检查
8、安装模板注意事项:
安装模板之前,必须先检查内外架的安全设施是否完备和模板支撑是否牢靠。牢记模板架两个不连接:即与外架不连接;与混凝土泵管架不连接。
5.6模板的拆除:
eq \o\ac(○,1)、模板拆除时要预先制定好拆模顺序,根据施工现场混凝土拆模试块试压强度进行拆模。
eq \o\ac(○,2)、底模拆除时间详见下表所示: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米)
按设计的砼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板
≤2
50
﹥2、≤8
75
﹥8
100
梁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
100
eq \o\ac(○,3)、脱模后,如发现砼表面有破损,经有关人员检查后,应及时用同一品种水泥所拌制的砂浆进行修补。同时,对装饰线、柱、梁面气眼等进行修补、赌塞、打磨,并注意颜色要均匀一致。
5.7条基承台砼设置测温孔。
测温记录表
点 号
1#
2#
3#
砼表面温度
0.2m深温度
0.8m深温度
1.3m深温度
部位: 年 月 日 大气温度 测温人:
eq \o\ac(○,1)测温要求:
a、测温第一天至第七天,每2h测温一次;
第八天至第十五天,每4h测温一次;
第十六条至第二十一天,没8h测温一次;
b、测温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测温人员按三班安排,每班两人。
c、测温人员发现温度异常,应及时报告技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