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度下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本堂考试90分钟,满分100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的答题卷上,并使用2B铅笔填涂。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2小题,满分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易》言神农氏斫木为耜,揉木为耒。《国语》记载:“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夷、斤、斸,试诸壤土。”《左传·隐公三年》记载:“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今河南温县南)之麦。秋,又取成周(今河南洛阳市东)之禾。”上述材料反映了( )
A.农业耕作技术的进步 B.土地私有制的形成
C.诸侯之间割据混战 D.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
2.《吕氏春秋•上农》说:“上田,夫食九人。下田,夫食五人。可以益,不可以损。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就是说,耕种“百亩之田”的收成可以养活的人数已大大提高。这一现象( )
A.阻碍了小农经济模式的形成 B.推动了养殖业的兴起
C.限制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D.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3.史料记载,汉代富农和地主在生产力方面拥有着耕牛和铁犁的巨大优势,而贫穷的农民
无力购买,只能继续使用木制工具,经营稍有不善便会破产而出卖土地。材料反映了当时( )
A.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 铁器牛耕技术尚未发展成熟C. 土地私有制遭破坏 D. 生产技术进步加剧贫富分化
4.从汉朝到唐朝,土地兼并被视为国之大害,千方百计加以抑制。宋朝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但农作物产量倍增,工商业盛况空前,市民阶层壮大。这说明( )
A. 土地兼并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B. 租佃关系发展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C. 不抑兼并政策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D. 放任土地兼并会导致政府税源锐减
5.《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宣帝即位,用吏多选贤良,百姓安土,岁数丰穰,谷至石五钱,农人少利。时大司农中丞耿寿昌以善为算能商功利……寿昌遂白令边郡皆筑仓,以谷贱时增其贾而籴,以利农,谷贵时减贾而粜,名曰常平仓。”这反映的是汉朝政府( )
A.为巩固小农经济而实施限制商人政策 B.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实施的政治手段
C.干预经济以稳定市场并保护百姓利益 D.建常平仓的主要目的是打击富商大贾
6. 《考工记》不仅介绍了先秦时期的制车、兵器、礼器、练染等手工业技术,还涉及数学、力学、声学、冶金学、建筑学等方面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经验总结。这反映出《考工记》( )
A.代表了手工业技术的成熟 B.形成了完整的自然科学体系
C.表达了各阶层人们的需求 D.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7. 秦简《封诊式》记载:“某里士五(伍)甲、乙缚诣男子丙、丁及新钱百一十钱、容(镕)二合,告曰:‘丙盗铸此钱,丁佐铸。’甲、乙捕(索)其室而得此钱、容(镕),来诣之。”材料可以说明秦代( )
A.许民间私自铸造货币 B.铸币已有法定的模式
C.私铸货币引发通货膨胀 D.私法审判已较为普遍
8. 西汉时期开始有专门的茶具,唐朝以后,茶具慢慢进入市场,到宋朝,由于饮茶之风盛行,所以兴起了“斗茶”。“斗茶”对茶具非常讲究,茶具不仅品种多样,用途也分得仔细。据此可知,宋朝饮茶之风( )
A. 促进了陆上丝绸之路的繁盛 B. 有利于宋朝瓷器业的发展C. 是当时市民文化的独特反映 D. 推动了政治的民主化趋向
9.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简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
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
10. 南宋时,相扑已经形成一套完整规则。水平颇高的职业相扑高手大量涌现,甚至还出现了女性相扑。比赛时,各方相扑高手云集临安,皇帝有时也去观看。相扑运动盛极一时的主要原因是( )
A. 各地体育文化融合 B. 市民生活丰富多彩C. 民间推崇尚武精神 D. 城市商品经济发展
11. 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 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C. 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 D. 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
12.《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徽郡)视他郡农力过倍,而所入不当其半。又田皆仰高水,故丰年甚少,大都计一岁所入,不能支十之一……以故中家而下,皆无田可业,徽人多商贾,盖其势然也。”顾炎武认为徽商兴起的原因是 ( )
A.江南经济发达 B.迫于生存的需要
C.徽州人善于经商 D.安徽物产丰富
13.明初下令迁江南民十四万户到凤阳;后再迁天下富户五千三百户到南京;后又强迫各地富户一万四千三百余户迁到南京。据贝琼《横塘农诗序》说:“三吴巨姓,享农之利而不亲其劳,数年之中,既盈而复,或死或徙,无一存者。”这一做法( )
A.动摇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B.保证了皇室土地所有制
C.杜绝了土地兼并现象 D.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14.清同治年间,英商就到台湾农村,劝诱农民种植茶树“而贷其款”,收成之时“悉为采买”。光绪年间,俄人在黑龙江阿城、双城、滨江等地,以现金和种子贷与种植甜菜的农民,订立契约,所产甜菜归其收购。这一现象主要表明当时中国
A.农业生产部门都卷入了世界市场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 D.沿海通商口岸农产品商品量增长
15.“明代‘海禁ˈ政策是与朝贡贸易一起出台的,并构成了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基本内容。明代‘海禁ˈ政策的出台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消极抗倭的体现。”这表明,明朝“海禁”政策的出台( )
A. 受国际和国内形势发展的影响 B. 是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要求C. 是明代朝贡贸易发展的必然结果 D. 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
16. 从经济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
A.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
B.民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C.制瓷、矿业等手工业技术有较大进步
D.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17. 明代张煊在《西园见闻录》中说:“国初……两广、漳州等郡,不逞之徒逃海为生者万计。”《明太祖实录》也载:“缘(沿)海之人,往往私下诸番。贸易香货,因诱蛮夷为盗。”据此可知,明代初年( )
A.实施鼓励对外贸易的政策
B.“海禁”政策难以令行禁止
C.厉行重农抑商政策
D.民间正常外贸活动频繁
18.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中说道:“政府垄断了供朝廷和行政机构消费的许多商品的生产和分配,这些商品包括武器、纺织品、陶器、皮革制品、服装和酒等。另外,政府还完全控制了全体人民所需的基本商品的生产和分配,知盐铁等。这些限制剥夺了中国商人成为无约束的企业家的机会,使经济失去了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助长了官员的腐化和堕落,因为朝廷官员能够利用他们的特权地位去操纵国家垄断商品来为个人牟利。”这段话揭示了中国( )
A.古代私营工商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C.历代政治出现腐败现象的重要原因
D.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19.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按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 )
A.重农抑商政策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B.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
C.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
D.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中国古代史
20.鸦片战争后,民生药房注册的“苏东坡乘驴”金灵丹热销华中地区,市场上出现了“黄不彦乘驴”等仿冒的金灵丹。为此,民生药房根据《商标法》迫使仿冒者停止侵权,并在注册的商标、商品的包装、商号的种类等方面精益求精,以防假冒。这反映了( )
A.医药业仿冒造假现象严重 B.中医制药业界竞争日益激烈
C.工商业者商标意识的加强 D.工商经营管理方式的近代化
21. 洋务运动初期,军事工业生产的产品不经过市场流通而直接调拨各省。19世纪80年代后,沿海各省中哪一省需配备兵船就由该省筹款;江南制造总局和天津机器局等企业,如果所产某种武器的售价高于国际市场价格过多,就会停止生产。这说明洋务运动期间的军事工业( )
A.使沿海军事力量布局平衡 B.无法完全规避价值规律制约
C.高度关注企业的生产成本 D.逐渐由官办向官督商办转变
22. 洋务派鉴于“既不能禁华商之勿搭洋船,又何必禁华商之自购轮船”,所以允许商办运输业,但又怕完全商办“久恐争利滋弊”,于是把商办置于官府监督之下。由此可知,近代“官督商办”企业的产生( )
A.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B.刺激了民族工业的产生
C.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特点
辅助了军事工业的发展
23.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高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出现“三次高潮”的共同因素是( )
A. 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限制 B. 欧洲列强忙于“一战”C. 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地位高 D. 商品经济发展和自然经济的解体
24. 20世纪初,文献中使用“绅商”一词时,多分指绅士和商人两类人。但是随着“绅土和商人在新的经济基础上进一步渗透、融合,有时二者已是浑然一体,难分彼此,变成某种亦绅亦商的、兼具绅、商特征的独特群体。”这表明( )
A. 社会结构变动 B. 商人地位提高 C. 自然经济解体 D. 近代工业发展
25. 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8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敝.由是尽丧其资,波及全国,钱庄分设各地者,纷纷倒闭,而胡氏一蹶不振.”在该学者看来,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 )
A. 没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 B. 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C. 金融业形势发生了变化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26.开始于1914年的这一轮实业投资热,被史家认为是中国第二次工业化浪潮。在过去的40多年里,外国公司已经在众多民生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并引发了消费的空间,民族资本正是在这一前提下,靠生产成本的低廉以及对本土市场的熟悉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材料说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前提是( )
A.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与国内市场的扩大
B.洋务运动的刺激与诱导
C.经济作物种植的增加
D.政府的鼓励与扶助
27. 据北洋政府工商部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中国的工矿业工人只有60多万,加上海员、铁路工人也不过100多万;到了1919年,中国工人增加到200多万,此外,当时还有1000多万城市手工业雇佣劳动者和店员。这一变化( )
A.源于清政府对经济政策的调整 B.推动了实业救国思潮的发展
C.为中国民主革命转变提供条件 D.是列强侵略加剧的必然结果
28.据历史记载,民族资本家卢作孚在国内首创用经理制代替承包制的企业制度,以及低级人员考高级人员的人才录用制度等;穆藕初在德大纱厂建立工程师制为主、工头制为辅的新型体制。这说明近代民族资本家( )
A.重视企业的生产环境 B.关注企业的管理创新
C.实现了实业救国的抱负 D.以追求利润为主要目标
29. 下图反映了19世纪60—80年代中国棉布、棉纱进口货值的变化,这一变化可能的合理原因是( )
A.西方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B.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C.中国棉纺企业的产生与发展
D.中国卷入西方市场体系
30. 1933年4月4日,国民政府断然废除银两,以0.715(两)兑换一(元)的比值用银元来取而代之,结果因世界市场白银急剧上扬而导致白银迅速外流,严重冲击了国民经济。1935年11月3日,政府发行统一的新纸币——法币。国民政府的金融改革是为了( )
A.稳定国民经济秩序 B.封锁苏区红色政权
C.储备充足抗战经费 D.顺应英美等国要求
31. 1938年,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决定:经济建设以军事为中心,对粮食、矿产、税收、金融、交通、物价等实行全方位的管制。国民政府这样做主要是由于( )
A.抑制官僚资本的膨胀
B.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经济建设服务于抗战
D.积极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32. 有人说,中国近代工业只不过是装配工业(即以外国零件装配成机器)或加工工业(即以外国原料加工制成日用品)。商业资本因无强大的国内工业,它所经营的不是批发外货,就是趸卖原料。这主要表明了( )
A.中国民族资本缺少原始积累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缺少政府扶植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缺乏独立性
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33. “一部棉花史,就是一部世界史!”阅读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