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民生取向.docx

361阅读 | 16收藏 | 9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民生取向.docx第1页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民生取向.docx第2页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民生取向.docx第3页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民生取向.docx第4页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民生取向.docx第5页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民生取向.docx第6页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民生取向.docx第7页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民生取向.docx第8页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民生取向.docx第9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9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孤独与否 上传于:2024-07-0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民生取向 袁 冰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摘 要】解决好民生问题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途径当前,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主要面临党的自身建设出现的新问题以及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基本民生问题的影响。应在民生的制度建设、关注现实生活及群众主体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民生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这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身的需要,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简单的通过各种途径强硬地向群众灌输马克思主义,而是要通过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法规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优越性,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的认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有群众立场的理论,而不是束之高阁、无的放矢的空洞说教。马克思主义只有切实地关注人民群众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真正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因而,树立民生取向,解决民生问题,就成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方法。 1 民生取向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运用现代信息、通讯等技术手段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