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故城 上传于:2024-05-16
回复           论中国高考试题难度的严重不正常   中国在很久以前就提出“素质教育”的口号了,虽然教育部门做了许多努力,但时至今日,中国的教育仍然是“应试教育”,中国学生的学习负担并未见有多少实质性的减少。为什么会这样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高考试题难度的严重不正常所致。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试题的难度是如何判定的。判定一道题目或一份试卷的难易程度有多种方法,比方说一道题目,可以认为,如果涉及到的知识点越多就越难,涉及到的知识点越少就越简单;如果题目涉及的内容越抽象就越难,涉及的内容越具体就越简单;或是如果计算量越大就越难,计算量越少就越简单;等等。不过,上述方法至少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没有通用性,有的方法可能适用于这个学科但却不适用于那一个学科;另一个是无法量化,我们可以用上述方法判断两道题目的难度有差别,但其中一道题比另一道题难多少却难以说明。所以,现在判定试题的难易程度采用的方法是以考试的结果来衡量,无论是一道题目还是一份试卷都是如此,而在量化的时候则是以试题的难度系数来说明,其中的难度系数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实际上就是得分率。比方说一份试卷的总分是100分,如果所有参加考试的考生考出来的平均分是65分,那么我们就用考生的平均分与试卷总分的比值65/100=0.65来表示这份试卷的难度,得到的结果0.65就称为这份卷子的难度系数。显然,难度系数的取值范围是0~1,而且数值越靠近1,说明试题的得分率越高,试题越简单;数值越靠近0,说明试题的得分率越低,试题越难。高考试题的难易程度如何就是这样判定的。   但是,这种事后判定的方法是有问题的。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份试题,给同一组对象考,如果给他们复习和准备的时间不同,考出来的结果是不同的,相应得到的试题难度系数也不同,而且还可能相差很大。比如说一份试题,给考生5天的时间学习、复习和准备,根据考试的结果计算,这份试题的难度系数可能是0.2,给考生两个星期的时间学习、复习和准备,得到的这份试题的难度系数可能是0.42, 给考生一个月的时间学习、复习和准备,得到的这份试题的难度系数就可能变成了0.85。如果这样,那么问题来了,对于这份试题来说究竟是难呢还是简单呢?在这些不同的难度系数中,哪一个才是这份试题真正的难度系数呢?或者说哪一个难度系数才是正常的呢?显然,考生学习、复习和准备的时间长短会直接影响到考试的结果,也会直接影响到对试题难度系数的判定,如果撇开考生学习、复习和准备的时间而只是单纯地从考试的结果来讨论试题的难度系数显然是错误的。因此,对于与学校教育有关的考试,其试题难度系数的判定可以设定如下原则:   1.学生用正常的学习时间学习和准备,考出来的难度系数是试题正常的难度系数;   2.学生用稍多于或稍少于正常的学习时间学习和准备,考出来的难度系数会有些误差,但误差不大可以接受;   3.学生用远远多于或远远少于正常的学习时间学习和准备,考出来的难度系数误差会很大,可称为是试题的严重非正常难度系数。   根据上述情形,对于上述的那份试题,其考查的学习内容,如果正常的学习时间是两个星期,那么,0.42就是正常的难度系数,而0.2和0.85就是严重非正常难度系数。   中国的高考,在很久以前就被称为是“黑色的七月”,现在应该称作是“黑色的六月”了,许多学生为了这“黑色的六(七)月”,在高中三年里起早贪黑,暑假寒假和双休日都加班补课,很少有休息和娱乐时间,他们的学习时间实际上已经远远超出了正常的学习时间。既然如此,由此而得到的高考试题的难度系数难道会正常吗?显然不正常。不过,不正常到何种程度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学生的实际学习时间与正常学习时间相比,究竟多了多少?   首先来看一下学生在高中三年当中正常的学习时间是多少。一年有365天,其中寒暑假按70天记,节日10天,其中春节3天在寒假当中,还有7天,则有77天,记11周。那么学生首先有11周的休息时间。而一年52周,去掉11周,还有41周。这41周中,每周又有2天双休日,于是学生又有82天的休息时间。所以,一年365天当中,学生的休息娱乐时间应该是77+82=159天,正常的学习时间应该是365-159=206天。3年就是618天,但高三的学习时间是计算到6月9日为止,与高一、二年级相比,少了约一个月的时间,扣除8天双休日,正常的学习时间又要少22天,所以高中三年学生的正常学习时间应该为618-22=598天,少于600天,为计算方便,不妨以600天计。   那么,现在高中学生实际的学习时间又是多少呢?由于各所高中的具体情况都不相同,所以要想准确计算是困难的,而只能进行估算。我们不妨先设定一所“标准校”。这所“标准校”在高中三年的教学安排是这样的:高一双休日星期六全天补课,星期天补课半天,寒暑假和节日不补课;高二双休日补课一天半,寒暑假与节日也补课;高三双休日补课一天半,寒假补课,节日也补课。而节日补课的做法是如节日只有一天假的(比如元旦),则全天补课,如节日有三天假的(国庆节),则休息一天。如果是这样,那么这所“标准校”里的学生三年的学习时间是多少呢?高一,寒暑假和节假日计有77天休息,剩下41周,每周有半天休息,又有20.5天休息,故休息时间共为97.5天,那么学生的学习时间为365-97.5=267.5天。高二,由于寒暑假补课,寒假学生休息时间以12天计,暑假学生休息时间以22天计,国庆休息1天,则寒暑假与节日学生休息时间为35天,再加上20.5天的星期天休息时间,故休息时间共为55.5天,那么学生的学习时间为365-55.5=309.5天。高三,由于学习时间是从头一年的9月1日计算到第二年的6月9日止,所以不能够以365天计算,而应当以365-83=283天来计算,其中学生寒假休息以12天计,加国庆休息1天,则有13天休息时间,于是剩下学习时间为283-13=270天,约39周,而每周又有半天休息,即又有19.5天,故学生学习时间为270-19.5=250.5天。于是,这所“标准校”的学生在高中三年中的学习总天数为267.5+309.5+250.5=827.5。然而,上面计算的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天数,实际上,绝大多数学校都存在着增加学生一天之中学习时间的情况。高中学生一天的正常学习时间按早上7:30——11:30,下午2:30——5:00,晚上7:30——10:00,那么一天的正常学习时间为9个小时,然而许多高中都在努力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往往早上增加半个小时,下午增加半个小时,晚上增加一个小时。如此,一天之中,学生的学习时间可以达到11个小时以上,比正常学习时间多了两个小时。不过,有的学校是从高一就开始了,有的学校则是从高二开始。考虑到这一点,不妨减半计算,按每天比正常学习时间多一个小时来计算。这样,学生9天的学习时间,实际上相当于正常情况下10天的学习时间。所以,我们前面得到的学生学习天数为827.5天,经过转换实际上等价于正常学习情况下的920天。   需要说明的是,现在一些学校对于双休日是这样处理的:组织学生在教室看书,教师不补课,这样处理,虽然不算补课,但学生仍然在学习,而且是有组织的,学生的课余时间仍然被占用而不能够自由支配。所以计算学生的学习时间时,这些时间也仍然被计算在内。   我们前面是通过设定一个“标准校”来计算的,可能也有一些高中学校的学习时间比“标准校”要少,但对于绝大多数高中来说,学生的学习时间都要比“标准校”要多,有一些高中学生的学习时间甚至比“标准校”的要多很多。因此,可以认为,上面计算出的学生的实际学习时间只有少算,没有多算。但从上面的结果看,学生在高中三年的时间里,不断加班加点地学习,实际上是相当于是学习了4年半多一点然后才参加高考的。由于学生的学习时间已经远远超过了正常的学习时间,所以,可以判定高考试题的难度系数严重不正常。   那么,学生的学习时间与试题难度系数存在着什么样的相关性呢?首先一份试题的总分是150分,所有学生如果正常学习了高中三年,考这份试题的话,得到的平均分将是75分,那么我们可以认为这份试题的难度系数是0.5,这时0.5就是这份试题的真实难度系数。但现在发生了时间倒流,由于某种原因,所有学生只能够学习一年时间就要考这份试题,那么平均分会是多少呢?设定这份试题对于高中三年各年的学习内容所占分数相同,都是整份试题的三分之一即50分,设定每一年内容的难度都相同,都是0.5。对于学生的学习,设定等量的学习时间可以得到等量的分数,也就是说,学生用一年时间来囫囵吞枣地学完高中三年的内容,或是用这一年的时间来正常学习高一的内容,得到的分数是一样的。既然如此,如果学生用这一年的时间来正常学习高一的内容,在考这份试题时,学生就只能够做高一那50分的题目,而这部分的难度系数是0.5,所以最后的平均分将会是25分,对应的这份试题的难度系数将是25÷150=1/6。由于学生的学习时间不正常,所以,这个难度系数不是正常的难度系数,可以叫做是表面难度系数。从这里看到,当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正常学习时间的1/3时,试题的表面难度系数就是真实难度系数的1/3。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正常学习时间的多少倍,那么试题的表面难度系数就是真实难度系数的多少倍。当然,上面的分析只是一种比较粗糙的估算,结果并不是完全准确的。因为用这个关系来分析的话,一份试题的真实难度系数是0.6,如果学生用两倍的正常时间去学习,这份卷子的表面难度系数就会达到1.2,这就会出现错误,因为难度系数超过1是不可能的。不过,如果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在一定范围内用这个关系来进行估算还是可以的。   根据上面的关系可以来计算中国高考试题真实的难度系数。由前面的计算可以知道,高中学生的实际学习时间为920天,约为正常学习时间的1.5倍。所以,现在通常得到的高考试题难度系数其实是真实难度系数的1.5倍。也就是说,用现在的高考试题难度系数除以1.5得到的才是高考试题的真实难度系数。比如高考试题的难度系数是0.6的话,其真实的难度系数其实是0.4,难度系数是0.5的话,其真实的难度系数其实是0.33。   那么,中国的高考试题难度严重不正常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在以前实行6天工作制的时候,高中虽然也有补课现象,但一周之中,学生的正常学习时间是6天,星期天补课半天,只是正常学习时间的1/12,并不算多,而且高一高二不补课。所以,那时候高考试题的难度系数可以认为是基本正常的。而在实行5天工作制以后,由于学生的正常学习时间为5天,一周多补课1天,学习时间就比原来多1/5,学习时间就开始变得不正常,于是高考试题的难度系数就开始变得不正常。随着升学率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高中学校越来越多地挤占学生的课余时间,于是高考试题的难度系数就开始变得越来越不正常了。中国是从1995年5月1日起开始实行5天工作制的,所以,可以认为,中国的高考试题的难度系数是从1996年开始变得不正常,而从大约2000年左右开始变得严重不正常。   以前,6天工作制的时候,初中和高中还是淘汰式入学,一些小学成绩差的学生不能进入初中就读,一些初中成绩差的学生不能进入高中就读。从理论上说,当时的高考试题的难度,应该比较难。在实行5天工作制后,由于学生的学习时间减少,高考试题的难度应该相应降低。然后,中国开始逐步普及初中,由于5天制,学习时间减少,加上大量小学成绩差的学生进入初中,要照顾这些学生的学习,所以,初中教材的内容减少,难度降低。由此,导致高中学生的基础要比以前差,相应的高考试题的难度应该降低。再然后,中国开始逐步普及高中教育,同样的,许多初中学习差的学生进入高中就读,要照顾这些学生的学习,高中教材的难度又要降低,相应的高考试题的难度又要进一步降低。这样看来,现在高考试题的难度应该比6天工作制时候的难度要降低几个档次才对。但是,如果我们拿1990年前后几年的高考试题和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进行比较,可以看到,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其难度绝不会比90年前后几年的高考试题简单,而是更难。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中国的教育是行政化管理,对于各个地方的教育局和学校的评价,是行政化的评价。而行政化的评价是要依靠数据的,如果教育局和学校是努力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请问:努力从何体现?然而如果是拿高考成绩出来的话,却可以看到有多少学生考上一本和重点,有多少学生上二本,升学率有多少,政绩可以由此说明。这就决定了教育局和学校对高中教师的评价必然以高考和应试为主。于是,不论高考试题的难度有多大,高中教师都会努力地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去应对高考。一般认为,高考试题的难度系数维持在0.55左右区分度最好,最有利于选拔。实际上,高考试题的出题者也是努力想将试题的难度系数维持在这样一个稳定的水平上的。然而,存在这样的情况:头一年试题的难度对考生来说可能适当或者稍难,但是经过教师加大题量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及花更多的时间做应考的准备后,同样的难度对于第二年的考生来说又显得容易了。于是,出题者为了维持他们心目中理想的难度系数,就不得不一再提高试题的难度,而学校和教师为了应付这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