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百科 我的贡献草稿箱百度首页 | 登录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百科 帮助设置
添加到搜藏 返回百度百科首页
编辑词条 三明学院目录[隐藏]
【三明学院的前身】
【三明学院概述】
【校园文化】
【三明学院成就】
校标
[编辑本段]【三明学院的前身】
学校的前身是于2000年10月由原三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三明职业大学、三明师范学校、三明教师进修学院合并组建的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办学历史还可以追溯到1903年陈宝琛创办、被誉为“闽师之源”的全闽师范学堂。
校史沿革:
三明学院于2003年2月经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同意开始筹建。2004年5月18日,教育部批复福建省人民政府同意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三明学院。2004年6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
三明学院的前身三明高等专科学校于1999年9月由三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三明职业大学、三明师范学校、三明市教师进修学院合并组建,2000年10月15日正式挂牌成立,是福建省办学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多的高等专科学校。
“三校一院”简况:
三明师范学校
前身是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由陈宝琛倡办的全闽师范学堂。原址位于福州乌石山,是福建省最早创办的师范学校,也是当时全国最早创办的一所师范学校,素有“闽师之源”的美誉。民国25年7月,合并福州、建瓯等师范学校为福建省立师范学校。民国27年3月,省立师范学校内迁至永安,民国31年改称为省立永安师范。新中国成立后由人民政府接管。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永安师范学校一度停止招生。1971年11月,福建省革命委员会决定在原永安师范学校的基础上复办三明地区师范学校。
三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前身是三明师范大专班,创办于1977 年秋,首届招生500人。1981年开始逐步独立办学。1983年12月,经省政府批准,正式设立三明师范专科学校。先后开设中文、政教、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等12个专业。其学制先为2年制,1982年改为3年制,1985 年始又恢复为2年制。
三明职业大学
创办于1983年7月。该校设在三明荆东原省农学院北区校舍,占地面积16154平方米。为职业专科学校,面向全市,为企事业单位,农村培养急需的、合格的高等专业人才。实行自费、走读、不包分配、择优推荐录用的办学原则,具有地方性、职业性、综合性的特点。先后开设水泥、化学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电子工程、中文秘书、英语、企业管理、干部专修科、纺织、医疗等9系1科,
三明市教师进修学院
于1979年1月在原三明地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基础上,经省政府批准成立。学校主要任务是承担对中学行政干部和教师的培训,以及中小学教学研究工作。院内下设教务处、培训处、中学教研室、初级教研室、职教科研处、总务处、党团组织、工会等。处室下设有11个学科和小学、幼儿等教研组以及1个电教室。2000年10月,该院中学教师培训职能划归三明高专,部分人员随同并入;在原址另成立三明市教科所,直属三明市教育局管理。
[编辑本段]【三明学院概述】
英文名:SANMING UNIVERSITY
学校主页:http://218.5.241.16/
http://218.5.241.16/cgi-bin/smcv4/index.cgi
三明学院坐落在福建省中部新兴工业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三明市,占地面积1012亩,校园景色优美,环境宜人。学校被评为省文明学校、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现有教职工667人,全日制在校生近8000人。
学校以全日制本、专科教育为主体,立足三明,面向全省,辐射全国,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现设11个系,即中文系、政治法律系、外语系、化学与生物工程系、物理与机电工程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土木建筑工程系、经济管理系、艺术系、体育系、教师教育系。目前有28个本科专业(方向)和25个专科专业(方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门类。
近年来,师资队伍结构不断改善。现有教授31人,研究员2人,副高职称教师153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64人。有博士生导师2人、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高校教学名师1人,三明市拔尖人才3人。教师爱岗敬业蔚为风气,已故曹云露教授光荣入选 “感动福建”2008年度十大人物。
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090万元。图书馆藏书近70万册。拥有计算机实验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文献资源信息中心,配置满足教学需要的实验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田径场、游泳池、室内体育馆等。校园网覆盖教学、办公场所以及学生公寓。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马国防
党委副书记、院长:郑建岚
党委副书记:赵峰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若灿
党委委员、副院长:梁一池
党委委员、副院长:江芳俊
党委委员、副院长:叶良茂
历任领导:
李长生
学科建设:
办学定位:
立足三明,面向全省,辐射全国,努力把三明学院办成一所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为主的,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校园文化方面具有明显特色的,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法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和谐发展的教学型本科高校。
学科建设思路:
该院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是:根据学院已有的学科优势,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特别是三明市区域经济特征,通过优化学科布局、强强扶弱、突出重点、和谐发展,努力构建三明学院的特色学科、品牌学科。
根据我院的定位和所属学校类型,创建我院的特色学科、品牌学科,其内涵与基本要素应包括学科专业、学科研究和学科梯队三个方面。
学科专业方面,要通过专业调整与创建,使我院的专业布局设置更趋合理,使我们培养的专业人才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尤其是符合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
学科研究方面,要做好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包括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实践等方面的工作,通过努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并拥有一批水平较高的教学成果;同时,要积极做好科学研究工作,在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服务社会方面形成我院的特色。
学科梯队方面,要通过内培外引,形成一支较强的师资队伍,包括学科带头人及其团队,包括教学名师或较高水平的科研人才,促进学科建设创特色、上水平。
我们要紧紧抓住学科专业、学科研究和学科梯队三个方面,努力建设特色学科、品牌学科。
按照我院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经过五年的努力,到2009年,要把我院建设成为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法学和教育学等学科门类和谐发展的新格局,在二级学科层次上,形成7个优势学科、4~5个特色学科与品牌学科,努力争取1~2个学科成为省级重点学科。
学科建设的分年度目标是:
2005年,进行我院第一次学科结构的整合,对部分系(部)进行结构调整。数学系与计算机科学系合并,组建数学与计算机系;公共基础部中的公共外语教研室并入英语系,“两课”教研室并入政治法律系,“两学”教研室并入初等教育系,并扩大原初等教育系的功能,更名为教师教育系。学院在本年度开始对学科建设进行专项投入。
2006~2007年,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学科结构,进行重点学科和各学科和谐发展的建设。选出共10个左右的二级学科作为院级重点学科,加大投入,进行规范的建设。把原有较强的学科做得更强,同时扶持社会需求量大而目前还较弱的学科。积极争取组建机械工程系,争取创办电机电气工程类专业,形成土建、机械、电机电气所组成的工程技术学科群。
2008~2009年,在10个院级重点学科建设的基础上,进行分层次的建设,通过考核验收遴选前7个优势学科,作为特色学科、品牌学科培育对象,进行重点投入、重点建设。通过努力,争取1~2个学科的条件符合省级重点学科的要求。
[编辑本段]【校园文化】
校训:校训
“厚德”出自《易经》“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博学”出自《论语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要求三明学院学生努力在品德、学识等方面锤炼自己,弘扬民族优良传统,紧跟时代前进步伐,胸襟开阔,志存高远,学而不厌,自强不息,成为品德高尚、学有所成,有所作为的人。
校标:
标志由“三明学院”的“三”字变化而成,形似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