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 . 教育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是指()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C.学校教育 D.社区教育
2 . 能够为培养一定规格人才,实现一定教育目的提供基本保证的是()
A.教育规律 B.教育内容 C.教育原则 D.教育模式
3 . 班级集体教学的提出者是()
A.福禄培尔 B.社威
C.洛克 D.夸美纽斯
4 . 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5 . 《癸卯学制》是首次得以实现的现代学制系统,其指导思想是()
A.废科举,兴学校 B.罢黜百家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思想自由,兼容并收
6 . 教师职业素质的核心是()
A.教师的专业精神 B.教师的职业道德
C.教师的研究能力 D.教师的业务能力
7 . 教师不是使用工具去影响劳动的对象,而是用自己的言行去直接影响学生,所以,教师的劳动特点就具有强烈的()
A.艺术性 B.知识性
C.示范性 D.指导性
8 . 把若干相邻学科内容加以筛选、充实后按照新的体系合二为一的课程是()
A.活动课程 B.隐性课程
C.显性课程 D.综合课程
9 .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
A.校长 B.教师
C.教研员 D.科研人员
10 . 体育被列为普及教育的正是学科之一是在()
A.1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11 . 教师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
A.备课 B.上课
C.复习 D.考试
12 . 在某项教育计划或方案结束之后,对其最终成果进行的评价是()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13 . 班集体首先是一个社会集体,它是()
A.正式组织 B.非正式组织
C.合法组织 D.先进组织
14 . 班队文化形成的基础条件是()
A.班队成员的人际关系 B.班队成员的人文素质
C.班队成员的个性特征 D.班队成员的心理素质
15 . 比较好的家庭教养模式是()
A.权威型和专断型 B.权威型和民主型
C.权威型和放任型 D.权威型和体验型
16 . 按学生的年龄、性别、特长、知识水平和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情况,均衡搭配,编入各个平行班的分班是()
A.随机编班 B.能力编班
C.年龄编班 D.混合编班
17 . 马克思主义认为,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和途径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
C.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 D.教师指导和学生自学相结合
18 . 学生学习的基本形式是()
A.课前预习 B.课堂学习
C.课后复习 D.课后作业
19 . 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多种属性的反映是()
A.思维 B.记忆
C.感觉 D.知觉
20 . 那些与生俱来的有机体的构造、形态、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解剖生理特征指的是()
A.遗传素质 B.生理发展
C.生长发育 D.生理结构
21 . 人的注意较长时间地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上,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指的是()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稳定
22 . 小学生在写记叙文之前在头脑中构思他要描述的情景,这是()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23 . 多次吃过梅子的人,当他看到梅子的时候也会流口水,这是他在曾经吃过梅子流口水的基础上完成的,这是()
A.条件反射 B.无条件发射
C.有意注意 D.无意注意
24 . 个性特征中的核心特征是()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意识
25 . 反复玩弄手指、摇摆头部,走路时不断地数电线杆等行为是()
A.多动行为 B.强迫行为
C.冲动行为 D.孤僻行为
26 . 个体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是()
A.焦虑 B.应激
C.挫折 D.恐惧
27 . 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的学者是()
A.赞科夫 B.乌申斯基
C.马卡连科 D维果茨基
28 . 加法的学习促进乘法的学习,这是()
A.正迁移 B.负迁移
C.逆向迁移 D.顺向迁移
29 . 奥苏伯尔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及其认知过程的复杂程度,把意义学习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
A.操作学习 B.知识学习
C.技能学习 D.命题学习
30 . 青少年男女身体的迅速发育与成熟所引起的自我感觉及社会对他们的评价,使他们感觉自己是个大人了,与儿时的“我”不同了,产生了()
A.理智感 B.成人感 C.道德感 D.稳定感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1 . 我国新课程改革中实行的国家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机构包括()
A.前言 B.课程目标 C.内容标准
D.实施建议 E.术语解释(附录)
32 . 制约教育制度的因素包括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规律和知识水平以及()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人口 E.管理
33 . 备课过程包括()
A.备管理 B.备教材 C.备学生
D.备教法 E.备教具
34 . 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包括()
A.个体环境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