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语文临考押题卷 河北地区专用
(满分120分)
第一部分
(1-4题 20分)
1.给加粗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共4分)
(1)春风吹拂__________着大地,花儿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2)雨后天晴,月亮更显得澄莹__________皎洁了。
(3)他遇事不慌不忙,非常__________(zhèn jìng)。
(4)我们要__________(qiān xū)谨慎,不要骄傲自满。
2.诗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遥看是君家,___________。(《十五从军征》)
(2)___________。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
(3)___________?___________。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4)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5)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6)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其中直抒胸臆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性学习。(3分)
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时至今日,在我们身边还会看到许多极富感召力的宣传标语。下列标语中你最喜欢哪一条?并说明理由(可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说明)。
①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
②有容乃大,心境宽;以和为贵,万事顺。
③持久的成功建立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之上。
我选第________句,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仔细观察下面这幅书画作品《松鹤延年》,回答问题。(共5分)
(1)【阅读与鉴赏·信息提取】请用说明性语言简要介绍画面的内容。(3分)
(2)【语言与思维·语言探究】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对联“东海白鹤千秋寿,南岭青松万古春”。(2分)
第二部分
(5-20题 5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5-6题。(5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词主要写登北固亭之所见及对历史的感慨、对英雄的追怀。
B.“悠悠”一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示词人思绪的绵长无尽。
C.“坐断”一句写金人南下时东南一带硝烟弥漫的景象,语气沉痛。
D.这首词构思巧妙,以设问的方式层层推进,感情深沉,意境高远。
6.“何处望神州?”的“望”字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7-10题。(14分)
与长子受之
朱熹
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①,不待远离膝下③,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汩③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④,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⑤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⑥故旧耶。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⑦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注)①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②膝下:借指父母。③汩(gǔ):搅乱,扰乱。④闻见:这里指相互探讨,增长见识。⑤伎俩: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⑥乡党:乡里、家乡的人。⑦无忝(tiǎn):不要辱没。忝,辱。
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4分)
(1)盖汝好学_____________ (2)力改故习_____________
(3)不然,则徒劳费_____________ (4)夙兴夜寐_____________
8.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3分)
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不待远离膝下,千里从师。
(2)恐汝在家汩于俗务,不得专意。
10.用自己的话说说朱熹让儿子离家千里从师的原因。(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1-13题。(8分)
人生需要“顶住”
李秦卫
①“打一分赚一分,我们一起顶住!”“我们有那种不服输的劲儿,不管怎么着也得顶住!”“女排精神就是不放弃,能顶住!”……
②中国女排在第三十一届奥运会上贏得中国代表团“分量最重”的一块金牌后,女排教练员和运动员在接受采访时,也送给我们一块沉甸甸的人生“金牌”——人生需要“顶住”。
③赛场是最高强度的比拼,是精神意志的较量。“顶住”,既是一种姿势表象,也是一种内心观念。“顶住”,不是无可奈何的被动选择,更不是安于现状的消极保守。对于人生而言,“顶住”,是一种态度,一种责任,是行稳致远的“压舱石”和“发动机”。
④“顶住”是执着,坚持不懈。人与人之间最小的差距是智商,最大的差距是坚持。“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说的是成功的偶然性。然而,这种“不费功夫”的偶然,却存在于“吾将上下而求索”“众里寻他千百度”“为伊消得人憔悴”之中,是千辛万苦付出后的某种必然。世间事,除了岁月,没有“不费功夫”就得来的好事。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国学大师钱穆“虽居乡僻,未尝敢一日废学”,一生著书立说达1700万言,还探索出一套独特的治学方法和治学门径。年复一年的“顶住”,最终才能积跬步以至千里。
⑤顶住”是毅力,坚忍不拔。“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前进路上,艰难困苦是“灭顶石”还是“垫脚石”,关键看能不能“顶住”。爱迪生说:“失败了一千次并不可怕,最起码我知道这一千次的努力都是不可行的,于是我就会做出第一千零一次的努力。”袁隆平培育出高产杂交稻,屠呦呦提炼岀青蒿素,说到底都是一个屡败屡试、愈挫愈奋、不断“顶住”的过程。成功路上,不仅要看能否吃得了“坐冷板凳”的寂寞之苦、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勤勉之苦,还得看能否受得了“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坚忍之苦。无数事实证明,面对困难时选择“顶住”,一个个失败、挫折和困难,就会从“绊脚石”变为砌筑人生进步的“垫脚石”。
⑥“顶住”是定力,坚定不移。当年长征,尽管起初红军不知道战略转移何时才能结束不知道最终去往哪里,但大家坚信“只要跟党走,跟着抗日救国的理想走,就会有前途”,坚信不论我们自己能否到达胜利的彼岸,我们的旗帜一定能达到”。正是因为对这一目标的坚定不移,才使“红军不怕远征难”,把二万五千里的艰辛远征,化作了地球上最绚丽的红飘带。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马克思说,他能创立剩余价值学说,前后坚持40余年时间进行《资本论》的研究撰写,关键是“目标始终如-”。凡事咬定一个目标,矢志不渝,必会凌绝顶而览众山。
⑦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生活中会遇到难题,工作中也会面对压力,但只要我们选择“顶住”,有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劲头,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态度,有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执着,就一定能实现理想,让生命绽放异彩。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2.文章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3.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3分)
四、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14-18题。(15分)
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①单位的院子里种了不少花,有玉兰、海棠、碧桃、榆叶梅……每当春天到来,花开之时,树下、花边总少不了赏花者。人们常说,最美人间四月天。想来,春天里那些盛大的花事,无疑是最美的四月天里最绚丽的一道风景。
②不过,于我而言,眼前的此般花景再美,却不及记忆里的“那一朵”亲切。因为,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③说起来,这种花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它们广泛地种植于祖国大地上,每到春天,花开之处,仿佛一片金黃色的海洋。那满世界的金黄,浓得化不开的金黄,让人震撼,难以忘记。天南海北的人们,不远千里赶赴一处处花海,只为陶醉于那一望无际的灿烂的金黄。这种花,就是油菜花。
④一直以来,我总认为油菜花是一种很特别的花。因为在我心中,大概没有一种花比油菜花更具有故乡的意味了。这不仅是因为我出生并成长的地方盛产油菜花,油菜花承载着我对于苏中水乡和童年的美好记忆,更是因为油菜花的特殊气质,与“故乡”这个字眼最为贴切,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故乡景,故乡事,乃至故乡人。
⑤即便你从来没有亲眼见过油菜花,亲身置身过油菜花海中,光从那些图片里,你也可以发现,油菜花的遍野之处,从来不是一方阳台、一处庭院、一所公园,而是连绵起伏的大山脚下,阡陌交错的田埂之上,河网密布的水乡岸边,白墙黛瓦的房前屋后……这些,不正是我们最常见的家园的模样,不正是最典型的乡土中国的图景吗?
⑥这也难怪,油菜花本来就是长在乡间田头的。油菜花说到底并不是观赏性的花,而只是有着很强实用价值的农作物油菜的花。那些大面积种植的油菜,不仅可以用来食用,长出的菜籽更是极好的榨油原料。清代乾隆皇帝就有诗赞油菜花:“黄萼裳裳绿叶稠,千村欣卜榨新油。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花野草流。”所以,油菜花在本质上便是属于故乡、属于乡土的。
⑦如果说有些花天生只可欣赏的话,那么油菜花则天生就是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它沾满了生活的烟火气。当有些花正在得到人们的精心栽培、呵护之时,与油菜花的命运相关的,却永远是田间地头的播种、收获,是水乡垛田间的摇橹穿梭,是房上屋顶的缕缕炊烟,是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
⑧油菜花又像极了故乡的那些人。普通、平凡、质朴,但明亮、健康、泼辣、热烈,长成了一片明媚与灿烂。里下河水乡的那片油菜花,总会让我想到,从这里走出的著名作家汪曾褀的小说《受戒》里那个活泼直率的小英子,还有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柳堡的故事”里那纯朴可爱的二妹子。这些故乡的他(她)们身上,有着原生态的美,自然的美,乡土中国的美。可惜的是,当我们身处其中的时候,常常会因为太熟悉、太常见,以至于熟视无睹,往往只有在身处异乡之后,再回望他们时,才会越发感觉到这种美好。
⑨如果每一种花都有“花语”,我想,油菜花的花语就是——故乡。记得某一年去往某地,在一个镇子上采访,不经意间,经过一家屋后,眼前突然出现了一大片油菜花。置身花中,花入心田,一刹那,花站成了我,我跪成了花,天地间只剩一片灿烂的金黄。那一刻,我真的以为,自己是身在故乡。
(有删改)
14.文章第①段有何作用?(3分)
15.结合全文,概括油菜花的特点。(3分)
16.赏析文中画线句子。(3分)
当有些花正在得到人们的精心栽培、呵护之时,与油菜花的命运相关的,却永远是田间地头的播种、收获,是水乡垛田间的摇橹穿梭,是房上屋顶的缕缕炊烟,是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
17.本文主要写油菜花,作者为什么还写了一些其他的花?(3分)
18.请结合全文谈谈,作者为什么说“有它的地方,叫故乡”。(3分)
五、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19-20题。(8分)
19.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节选,回答后面的问题。(共4分)
“哼,没有口袋!你以为这么一来,我就不知道是谁干的坏事,把发面糟蹋了吗?你以为这回你还能在学校待下去吗?没那么便宜,小宝贝。上回是你妈求情,才把你留下的,这回可不行了。你给我滚出去!”他使劲揪住男孩子的一只耳朵,把他推到走廊上,随手关上了门。
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一个个都缩着脖子。谁也不明白保尔·柯察金为什么被赶出学校。只有他的好朋友谢廖沙·勃鲁扎克知道是怎么回事。
(1)这段文字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其作者苏联作家是__________,文章写保尔被赶出学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在“读名著悟人生”活动中,小郑同学发现保尔的一些行为并不值得称颂,比如上面段落中捉弄神父、在面对创作失败时觉得失去生命意义等等情节。他还是一个“英雄”吗?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2分)
20.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十分生动传神地描写了被压迫者先后走向造反之路的过程,歌颂了他们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阅读选段,完成下列问题。(共4分)
再说A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料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A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A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没打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一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得过来,靠了门。
(1)选文中的人物“A”是____________,请结合选段内容,简要分析其性格特点。(2分)
(2)“A”在被逼上梁山的过程中,发生过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按情节的先后顺序依次填写在横线上。(2分)
误入白虎堂→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风雪山神庙→怒杀王伦
第三部分
(21题 50分)
21.作文。(50分)
《背影》中的父亲扛起了生活的苦痛和艰难;《散步》中的“我”和妻子扛起了家庭的重任和希望;史铁生扛起了命运的考验和磨砺;邓稼先扛起了民族的自信和骄傲……每个人,无论是什么角色,总有太多的时候需要勇敢地扛起!
请以“扛起”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允许写诗歌,其他文体不限。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使用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写作素材。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huī fú 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