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放射科影像质量控制方案

338阅读 | 14收藏 | 4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放射科影像质量控制方案第1页
放射科影像质量控制方案第2页
放射科影像质量控制方案第3页
放射科影像质量控制方案第4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4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青衫如故眉眼如初 上传于:2024-04-18
放射科影像质量控制方案 为加强放射科影像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保证放射科诊断质量和医疗安全,落实“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参照江西省医院放射科影像质量保证方案,制定本市放射科影像质量保证方案。 放射科影像质量保证组织和人员职责分工 各级医院放射科应建立影像质量保证工作小组,小组成员应包括高年资影像诊断医师、放射科技师、影像设备维修人员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一般由2—5人组成。 放射科常规X线统一管理,放射科主任负责影像质量保证方案的全面实施,组织定期和不定期的核查。影像质量保证工作小组成员中,影像设备维修人员或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影像设备正常运行,保证影像设备运行稳定,参数准确,发生设备故障及时检修。技师负责X线检查扫描过程的质量控制。影像诊断医师负责诊断操作的质量控制和影像诊断质量报告的控制。 各种设备日常保养责任落实到人。 放射科工作人员准入要求 从事X医师和技师人员应经上岗培训,取得X医师和放射科工作人员证。 从事放射科诊断应有执业医师资格。技术人员应有中专及以上学历,或已取得技师资格。 从事放射诊断和技术人员应经放射防护知识培训合格,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 影像质量评价制度 室内放射技术质控每周一次。核查X线摄片体位是否符合标准:胶片尺寸统一,影像放大比例统一,不同时期检查,图像放大比例前后一致。评价影像质量,分析不合格片和差级片原因,提出改进办法。 在日常诊断读片的同时,从诊断角度,对影像质量进行评价,发现图像质量不能满足影像诊断,技师与技术人员沟通,提出改进建议。 根据诊断报告书写要求,每月一次抽查诊断报告质量。 技师或医师日常工作中发现质量问题应逐级报告,上级技师或医师要技师处理。如质量问题较多,或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由影像质量保证工作小组研究解决。 定期进行放射诊断与手术、病理或出院诊断随访对比,一般每年不少于6次,统计影像诊断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分析误诊漏诊原因,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诊断正确性。 影像质量评价标准 X影像质量标准 一般要求 被检查器官和结构在检查范围内可观察到。主要结构、解剖结构、解剖细节清晰辨认,影像能满足影像诊断要求。 照片中的诠释齐全、无误、左右标志、检查号、检查日期、检查医院、被检查者姓名、性别、年龄、图像放大比例或比例尺等信息完整。正确放置铅号码,以分辨前后位或前位。 用片统一,用片寸合理,分隔规范,照射野大小控制适当。成人胸片不小于11x14英寸,成人四肢不小于10x12英寸。 图像放大比例一致:正位片、侧位片或斜位片放大比例不小于65%。 整体画面布局美观,影像无失真变形。 对辐射敏感的组织和器官应尽可能的屏蔽。 对不同检查部位的影像质量标准参照浙江省《放射科管理与技术规范》第五章第一节,X片影像标准。 优质片标准 密度合适,(照片中诊断密度范围控制在0.25—2.0之间); 层次分明(不同部位要求不同); 摄影体位正确:被检组织影像全部在照片上显示;重点组织界限清楚;脊柱应含相邻椎体;四肢应包括临近关节;肋骨应包括第1或第12肋骨;组织影像应符合正常的解剖投影,无失真。 无技术操作缺陷:无体外阴影,无污片、划片、粘片、水迹、指纹、漏光、静电等阴影 良级片准 优级片中有1项不足,但对影像诊断影响不大。 差级片标准 优级片中有2项以上不足,尚能用于诊断。 废片标准 不能用于诊断 诊断报告书写格式和质量评价标准 诊断报告书写格式参照浙江省《放射科管理与技术规范》第七章第一节,诊断报告书写常规。 诊断报告质量评价标准 良好的影像诊断报告:书写格式符合《放射科管理与技术规范》第七章,诊断报告书写规范。要求项目齐全,影像描写如实反映影像学改变,影像描述与诊断意见一致,重点突出,条理清楚,术语准确,字迹清析。 不符合影像诊断报告要求的:①影像描述与诊断意见矛盾;②书写过于简单;③用语不规范;④病灶主要象征未描述错误;⑤字迹不清。 影像检查过程的质量控制 放射科登记人员 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检查目的和要求,核实收费,正确登记检查编号,登记或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