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失踪敲响警钟
刘英团
截至2014年末,中国金融机构的各项存款余额高达116万亿元。但是,被公认的最有安全感的银行存款却在没有短信提醒、没有电话告知的情况下“不翼而飞”了,多则上亿元、几十亿元,少则几千万、上百万元。有报道称,杭州庆春某支行100多名储户超过亿元存款“失踪”。同是在杭州,42位银行储户的数百万元存款仅剩少许甚至被清零,总计9505万元存款不知所踪。上市公司酒鬼酒、泸州老窖、洋河股份、东风汽车等知名企业的存款也出现过“异常”。其中,仅从去年10月到今年1月10日,泸州老窖在长沙迎新某支行、河南南阳中州某支行等处的5亿元存款不知去向。类似的存款“失踪”案件在浙江、河南、安徽、湖南等地也有发生。日前某银行北海分行某部门总经理苏瑜卷款30亿元潜逃的舆情已被证实是真实的,不管苏瑜是否是离职的“前员工”,也不管“前员工”苏喻是否涉嫌刑事犯罪并已被立案,储户存款均已“不翼而飞”。
“离职人员”或“临时工”不是银行推卸责任的挡箭牌。首先,银行工作人员与银行签署的合同不仅仅是员工个人的工作合同,其在银行工作期间的所作所为无不是代表所在的银行。事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