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金融会计风险防控研究
摘要:企业金融会计业务领域中存在风险,根据企业金融会计处理方式,可分为表内会计处理风险和表外会计处理风险两种。本文结合实际,分析了企业金融会计风险因素和原因,提出了几点防控建议,以供相关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企业金融;会计风险因素;防控建议
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改革,金融监管体系的时代压力变得更大,已经充分认识到金融机构中所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有效采取措施规避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促进整个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金融会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应该着眼于整体,充分发挥控制体系的作用,完整的反映金融会计信息和规避风险。
一、企业金融会计风险因素分析
(一)会计核算风险
金融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由于核算内容和程序繁杂,加之会计核算运行流程并没有规范化的标准,导致会计核算工作停留在一定阶段。主要表现为:核算工作所提供的信息不够完整和真实,经济利润不符合实际情况等。导致这些状况的原因:一是企业财务状况没有及时检查、审核;二是缺乏合理、科学的会计核算手段,导致资金出现问题;三是制约机制的缺失,没有严格的审查凭证以及账务处理办法;四是财务检查力度的不足。
(二)会计监督风险
会计监督风险主要是针对财务报表的复合监管。大多数金融企业财务管理员,只求存款利率和数量的增长,不讲求存款结构,往往没有合理经营资金存款,导致会计部门的监督管理工作难以开展。另外,由于不合法的经营手法和不正当利益驱动,所产生的风险是具有连锁性的,例如:越权承兑、违章拆借等违规现象。面对会计监管不力的现状,金融企业很容易产生经营风险。
(三)会计操作风险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为金融企业会计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环境,并促进金融企业会计体系的逐渐完善,以及企业内部控制作用的加强。然而,在实际操作当中,企业金融会计人员风险意识薄弱,专业技能以及业务知识的匮乏,导致在会计操作中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办理,经常出现业务办理的状况,加大了企业金融的风险。
(四)经营风险
企业金融会计专业性很强,同时风险也很大,涉及大量的企业金融业务活动,例如各种票据的结算、印章等、资产核算等等。由此可见,金融企业的会计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营。在实际工作中,常有违规行为发生,为企业带来很大的经营风险。
(五)人员管理风险
人员管理风险一般是由于金融企业财务会计不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对会计人员没有约束力。操作不规范、道德水平低等问题就会出现,影响整个企业金融会计的管理和发展。
二、企业金融会计风险原因分析
(一)内部控制
金融企业内部控制监督不严的表现主要是会计人员的违规操作,对内部控制的错误认识,忽略了会计内部控制的监督和制约作用。此外,会计制度建设的滞后性,没有完善和健全会计制度,是导致会计工作无章可依,不规范办理会计业务的重要原因。
(二)外部环境
现代社会市场竞争激烈,很多金融企业在竞争利益的驱动下,会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扰乱竞争市场。这样的手段在提高自身经验利益的同时,严重阻碍了会计工作的开展,自然会导致很多风险的产生。
(三)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
在金融企业会计风险中,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都是重要的因素。由于企业金融会计工作繁杂,涉及面广,一般对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专业素养、业务能力要求很高。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往往很多金融会计风险的产生都是由于认为因素造成。
三、企业金融会计风险防控建议
(一)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
企业金融会计工作良好运行的基础保障,是完善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企业面对金融财务和经营的高风险,应该有加强会计内部控制管理的觉悟,完善和健全会计内部控制体系,充分发挥其监督和制约的作用。结合企业经营实际情况,在会计部门和其他部门协调配合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全面、系统、规范、科学的会计制度。利用完善的会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