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22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设计.doc

177阅读 | 7收藏 | 7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22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设计.doc第1页
22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设计.doc第2页
22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设计.doc第3页
22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设计.doc第4页
22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设计.doc第5页
22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设计.doc第6页
22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设计.doc第7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7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烟鬼 上传于:2024-06-18
22.《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有的人》是第六单元的一首教读诗歌,是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作。为了更好地突出鲁迅的形象,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几组形象、几个场景的对比阐扬了一种人生哲理,抒发纪念鲁迅先生的感受,颂扬鲁迅先生的伟大精神,无情鞭挞了反动统治者的丑恶行径,同时向我们提出了人生价值的重大课题。在学习时,要通过反复的诵读、揣摩、品味,通过感知、体情、悟理、明法、拓展等教学过程,把握诗人感情的脉搏,加深对诗歌主旨的理解,学习诗歌中运用的对比手法。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诗歌,体悟作者感情。 2.品味赏析诗歌语言,感受鲁迅精神。 3.吟哦探究写作特色,领会深刻哲理。 【预习提示】 1.日积月累 (1)我搜集的资料(鲁迅和作者) (2)我积累的字词(字音和字形) 2.思悟发现 (1)第一节诗有两个“活”字和两个“死”字,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2)诗文中的两种人有怎样不同的的表现?两种不同的表现对应怎样不同的结局? (3)本文可分为几部分?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4)读完全文,我的阅读感受是: 3.学贵有疑 预习中,我遇到的困惑是: 【教学过程】 一、导课激趣: 1.导语: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句英文名言:“To be or not is a question!” 大家试着翻译成中文,看看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讨论交流 师结:如果按照英语单词的字面意思来讲,这句话的意思是:是或者不是是一个问题!,不过它真正的含义是:“活着还是不活,这是个问题。”这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一句独白。言词虽短,却引发出世人深深的思索:“人究竟应该怎样活着?什么样的生命才有意义?”今天,我们也来探讨一下这个关于生命意义与价值的问题。先来读读臧克家的诗作《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板书课题) 2.走进作者:(见课件) 3.了解鲁迅:(见课件)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求知欲同样是学生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驱力。设计此导语,意在引出对本诗的学习。 二、初读感知: (一)自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全诗,注意普通话正确、流利。 (二)听读:播放朗诵音频,要求同学们听读的同时,划节奏,标重音,明语气,悟情感。 (课件出示) (三)范读:师有感情地范读第二诗节。 (课件出示)  (四)练读:请同学们和小组同学配合,进行自由朗读练习,根据提示体验朗读的效果。 (五)齐读:全班同学齐读全诗。 (课件出示)  (六)思考: 1. 诗中的八个“有的人”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请同学们讨论回答。 预设:可分为两种人:欺压人民的人和像鲁迅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人。 2.本文主要采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预设:对比。 3. 全诗七个小节,有些小节之间在内容结构上有什么样的关联呢? 预设:前后照应,5、6、7节分别照应2、3、4节。(生可能答不好,这个难度大) 【设计意图】本文是一篇充溢着饱满深沉激情的哲理诗,字字有情,句句含情,感人至深,令人震撼。本环节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诵,旨在引导学生读出诗味,读出情感,读出诗味,品出内涵。 三、品读体“情”: (一)第一节诗中有两个“活”字和两个“死”字,如何理解它们的含义?朗读时怎样处理两 个“活”与“死”的轻重音?为什么?请同学们认真品读相关诗节,讨论交流。 预设:第一个“活”指肉体活着,第二个“活”指精神活着; 第一个“死”指精神的死亡,第二个“死”躯体的死亡。 第一个“活”轻读,第一个“死”重读,以表示对敌人的轻蔑和不齿。 第二个“死”轻读,第二个“活”重读,以表示对烈士的敬仰和爱戴。 点拨:死生乃是自然规律,是无法逃避。而诗人则彻底抛开生死的自然状态,把它幻化为意识形态。生死的界限变做道德的、审美的判断。于是,有的人生即死,有的人死即生。这在科学上是不可思议的,在艺术上却是真实可信的;这里情感的因素起着决定的作用。 小结:作者自己曾说过:“诗,要有警句,如果把诗中的每一个文字比作砖瓦,那么警句就是梁柱。”郭小川也曾指出:诗“要有意味深长的,引人深思的警句”,本诗第一诗节,即堪称诗篇的“梁柱”,是全诗的总纲,这“梁柱”这“总纲”是诗人生活经验和思想感情的结晶,使人惊醒,引人深思。 (二)诗人笔下的这两种人各有怎样的表现和结局?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来刻画有的人的表 现的?作者对他们是怎样的感情? 请同桌用文中的诗句或短语回答第一问;小组讨论 交流,回答第二问;找出表现感情的词语,结合写作背景回答第三问。 (课件出示,学生齐读写作背景)  (对比试读范例:男同学读第三小节,女同学读第四小节,要读出人民的爱和人民的恨。)  预设:表现:“骑在人民头上”,“把名字刻入石头”,“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他活着为了多 数人更好地活”。 结局:“把他摔垮”,“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他们的下场可以看到”。 “永远记住他”,“到处是青青的野草”,“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三个方面:对人民的态度、对荣誉的追求、生活的目的。 感情:憎恨;崇敬。 (三)学生自由诵读并思考:这首诗分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点拨: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节),作者开门见山,以两种对立阶级的人为代表,从对鲁迅虽死犹存的感受入手,提出了生与死的辩证观点;第二部分(2—4节),从两种人对待人民的不同态度的对比中,热情赞颂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伟大精神;第三部分(5—7节),从人民对两种人的不同态度的对比中,抒发了作者及人民永远怀念鲁迅的深厚感情。 【设计意图】本诗有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对反动统治者的恨,对鲁迅、对革命者的爱,无不洋溢在字里行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得多了,情感就会慢慢显露出来。引导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受到感染,渐入佳境,品位诗意,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