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中三年级第二次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试卷历史部分
一、选择题
1. 西周时期,天子传世,父死子继,先嫡后庶,以长不以贤。但天子往往以“贤者不绝于世”的名义,选拔一些贤人之后辅助天子,“王者即位,先封贤者,忧民之急也”。这一做法
A. 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B. 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基础
C. 体现了家国一体的特点 D. 破坏了宗法分封的原则
2. 据考古发掘,在中国的南方出土了数量可观的秦汉时期的铁农具,有犁、锸、锄、镰、斧等,出土地点涉及南方多省。据此可知,秦汉时期
A. 已出现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B. 南方农业生产水平有所提升
C. 北民南迁带去先进生产工具 D. 精耕细作生产模式逐渐成熟
3. 唐朝初年,尚书省的地位明显高于中书、门下两省,其实际最高长官尚书仆射为群相之首。贞观年间,唐太宗一方面削弱尚书仆射的权力,同时委派亲信重臣主持门下省的工作,又在门下省设立政事堂,使三省长官同堂议事。这一调整
A. 旨在提高门下省的地位 B. 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民主
C. 便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D. 使宰相的权力名存实亡
4. 明代南京唐姓、周姓刻书坊最为有名,所刻戏曲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