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化之我见
[摘要]:绿地在城市生态环境中担负着环境净化的重要功能,防止城市污染.居住区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居住小区的绿化水平,是体现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居住区的绿化水平也应相应的提高,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环境质量的不同要求。因此,加强居住区绿化建设首要的任务是必须做好设计......
[关键词]:居住区 绿化规划 生态城市 垂直绿化 环境产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作为物质的积累,文化的结晶,其规模也迅速扩大。相应地出现了空气污染、水体污染、热岛等不利于人们生存的诸多因子。作为以人为本的城市,迫切需要改变这种生态状况。因此,生态城市建设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也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
20世纪下半叶,一些发达国家的科学家提出了“城市林业”概念,就是要把森林引入城市,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防治环境污染,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所以,发展以乔木为主,乔、灌、花、草相结合的拟森林环境,是城市绿化的主要内容。[1]树、花、草是城市绿化中的三要素,均是城市绿化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但要因地制宜,设计绿化要采用相应手段,以获得最佳生态效益和园林景观效果。城市绿地景观的规划设计应结合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保留城市自然环境、人文资源、民俗风情,改善城市人文环境,创造有地方特色的城市风格和城市个性。能否体现城市地方特色是绿地规划是否成功的关键,地方特色越强,留给游客的印象就越深刻,地方特色主要表现在对地方的原材料、艺术风格与文化内涵的整合运用上。绿化配置应优先选择乡土树种,保持有地方特色的植被,按照生态、景观、游憩的要求,细化绿地的功能分区。
居住区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居住小区的绿化水平,是体现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居住区绿化应以树为主还是草为主,这又成了市民议论的话题。
夏天才开始,广场绿化就成了武汉市民的话题。武汉市去年落成洪山广场、西北湖广场,以草为主,结果现在刚到初夏,水泥地面就晒得发烫,谁还敢去“游”?而今年将建成的青山区绿荫广场,改为以树为主,市民为之叫好,同时希望另两个广场能改一改目前的状况。
中国城市建大草坪,据说是从大连开始的。去过的人和从电视上照片上看过的人都为之叫好,一些报刊也呼吁城市发展种草。于是城市建设的决策者们纷纷学大连,建大草坪之风从首都刮到省城再刮到县城[2]。据了解,我国前几年每年进口草种超过2000吨,进口草坪机械超过6000万美元。郊区农民种草也成了一条致富路。然而人们经过几年实践后发现,照搬大连的做法效果并不理想。主要问题是,种草必须浇水,而中国多数城市本来就缺水。有100多座县级以上城市限量供水,有的连居民生活用水都紧张。
据有关资料,每平方米草坪“喝”一次水需要1.2吨。武汉市仅一个洪山广场日耗水70吨。现在有些城市不得不用污水浇灌草坪了。这带来一系列问题:许多城市污水处理没过关,“原汁原味”浇灌草坪造成污染扩散。对南方城市来说,市民意见最大的是夏天烈日炎炎,栽树能遮荫,而草坪对遮挡阳光不起任何作用。还有一个问题,城市土地寸土寸金,人群活动空间本来就狭窄,而草坪成了“禁地”,挤占了城里人的活动空间。城市绿化的作用除美观外,还有一个重要功能是改善生态环境。专家研究表明,在调节城市湿度温度、制造氧气、消音隔尘等方面,草坪远不如树木。同等面积的乔木与草坪的生态值相比,吸收二氧化碳量、释放氧气量、蒸腾水汽量、蒸腾吸热量等,分别是草坪的27.2倍、25.5倍、23.3倍、32.2倍。还有一个不能不算的账:每平方米草坪的造价一般5-10元,有的高于此数几倍;修剪、除草、浇灌、病虫害防治等,每年每平方米要5元左右,而以树木为主的绿地管理,每平方米每年只要1-2元。于是一些专家呼吁城市绿化栽花种草不如植树。
经过专家呼吁和市民提意见,有些城市已经改变以草为主的绿化思路。湖北省十堰市1996年斥巨资在市中心修了个万余平方米的大草坪,市民提意见:草坪一修,老人没地方散步,年轻人没地方谈恋爱,小朋友做游戏的场所也占了,好看有什么用!市政府尊重群众意见,在大草坪中铲出纵横交错的通道,把草坪分割成许多小块,通道两旁栽上树,安上可当坐凳的不锈钢栏杆,成了市民休闲的好去处[3]。现在武汉以树为主建绿荫广场,也是顺乎民意合乎科学的做法,所以受到市民的普遍拥护。
看来,以树为主恐怕是中国城市绿化的主要方向了。那么怎么看待大连以草为主的成功?有关人士分析,大连在中国城市中人口密度相对较小,城区人口不那么拥挤;地处北方海滨,气候比较凉爽;大连的水资源比较丰富,目前有1600公顷草坪,浇灌用水承受得了;大连经济发达,对1500多万元的草坪维护费不感到压力。在中国,至少是目前,同时具备这几个条件的城市寥寥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