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2019年高考历史冲刺总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之思想文化篇.doc

350阅读 | 12收藏 | 10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2019年高考历史冲刺总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之思想文化篇.doc第1页
2019年高考历史冲刺总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之思想文化篇.doc第2页
2019年高考历史冲刺总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之思想文化篇.doc第3页
2019年高考历史冲刺总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之思想文化篇.doc第4页
2019年高考历史冲刺总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之思想文化篇.doc第5页
2019年高考历史冲刺总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之思想文化篇.doc第6页
2019年高考历史冲刺总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之思想文化篇.doc第7页
2019年高考历史冲刺总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之思想文化篇.doc第8页
2019年高考历史冲刺总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之思想文化篇.doc第9页
2019年高考历史冲刺总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之思想文化篇.doc第10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10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难诱强撩 上传于:2024-06-20
2019年高考历史冲刺总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之思想文化篇 考情分析 专题概述 主流思想、科技成就和文学艺术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与学术体系是古代中国占据统治地位的主流思想;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诗歌、小说、书法、绘画和戏剧独具特色,在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考向预测 1、主干知识: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演变及现实影响、四大发明、文学艺术发展的时代特征等主干知识是历史高考命题关注的重点。因此,在复习时要理清主流思想发展演变的脉络及基本史实,理清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和文学艺术的特点。 2、基本概念:本专题涉及的百家争鸣、民本思想、天人感应、格物致知、经世致用、工商皆本等重要概念,既是命题关注的重点,也是考生的易混易错点。因此,在复习时要特别注意理清各个概念的含义,掌握其基本史实。 3、史观:农耕文明的繁荣使中华文明具有深厚的乡土气息,生活习俗、文学艺术、思想观念等方方面面都可看到农耕文明的烙印,这也是高考命题热衷的焦点。因此,在复习时要认识主流思想、科技成就和文学艺术的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把握其发展的规律,认识到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4、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以史为鉴、学以致用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从现实角度看历史,从历史角度看现实是命题备考常见的思路,如儒家思想的一些合理成分,易与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以德治国、以人为本等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来考查我们同学对儒家思想现实意义的理解,这些方面复习时要特别注意: ①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仁、德、和为贵思想(以德治国、和谐社会); ②民本思想(“三农”问题的解决); ③“义利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 ④维护国家统一的大一统思想(祖国统一); ⑤伦理道德中的诚信(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现代公民意识); ⑥教育理论的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 核心知识聚焦 核心知识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发展演变脉络 (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强调 1、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派别及其主张 (1)道家: ①老子:“道”、朴素辩证法、“无为而治”。 ②庄子:“齐物”、“逍遥”、天与人“不相胜”。 (2)儒家: ①孔子: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政以德”,提出“正名”;“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 ②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说”;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③荀子:“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性恶论”;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3)法家:韩非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 (4)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注意:诸子百家中相对立的观点 ①治国上,儒家主张“仁政”,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 ②在人性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本恶”。 ③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荀子主张“制天命”,人定胜天;庄子主张“顺自然”。 ④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主张避世,强调“超脱”。 点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特点 儒家思想较为具体,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没有严密的理论基础,大多是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政治理想方面的治国原则;孟子的“仁政”、“民贵君轻”主张使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但因脱离现实政治而遭到新兴地主阶级的冷遇。 2、董仲舒思想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实质 (1)思想来源:以儒家思想为骨干,融合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思想。 (2)理论基础:“天人感应”学说、君权神授。 (3)内容:①提出“春秋大一统”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②宣扬“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③提出“三纲”“五常”,维护了社会秩序。 (4)特点及实质:外儒内法,兼采各家之长,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儒家思想的生命力。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统治。 注意:与先秦儒学相比,董仲舒新儒学呈现出的特点 ①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家、阴阳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 ②主张在政治思想方面实行“大一统”,强调君主权威,赋予君权以神权色彩。 ③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 ④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受到统治者重视,迅速成为社会正统思想。 ⑤具有神学色彩,其哲学思想的本质是唯心主义。 ⑥承认现实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即维护现实统治。 点拨: ①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学,根本目的在于它适应了中央集权和国家大一统的需要,而不是因为它宣扬的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②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的“焚书坑儒”的根本着眼点都是加强君主专制统治,而不是压制知识分子。 3、魏晋至宋儒学的发展状况 ①魏晋时期:佛教、道教广为传播。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佛教吸收儒家精华,渐趋中国本土化。道教也受到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尊道”。 ②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③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④北宋: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同时,他们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4、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的异同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不 同 点 理学思想 “理”是万物的本原 “心”是万物的本原 哲学范畴 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修养论 (方法论) 强调“格物致知” (通过外物求“理”) “心即理”,“致良知” (通过内心的反省) 共 同 点 代表 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 实质 以儒家纲常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欲求 内容 ①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 ②都是儒学的新形式 ③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维护封建统治 影响 ①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②都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民族性格起了积极影响 5、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1)背景 ①经济方面: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成长。 ②政治方面:市民工商业阶层兴起,他们反对封建束缚,要求发展商品经济;君主专制日益腐朽,民族和阶级矛盾加剧,促使人们对现实进行理性反思。 ③文化方面:文化专制日益严重,造成文化恐怖局面,禁锢人们思想;进步分子要求摆脱思想束缚,面对社会现实,倡导个性自由。 (2)明清之际思想批判对儒家思想的发展 ①继承:主张和谐发展;敢于探索,强调力行。 ②批判: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出限制君权;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提倡“经世致用”、“工商皆本”;思想上,批判程朱理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家思想体系。 ③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早期启蒙性质和民主色彩。 6、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演变规律 (1)规律 ①经历了一个春秋战国形成、秦朝受打击、西汉成为正统思想、宋明发展到新阶段、明清时期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的过程。 ②在这一过程中,儒家思想不断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以完善自身,达到满足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需要。 ③统治者利用儒家思想是以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为根本出发点的。 (2)原因 ①思想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的综合反映,经济是思想产生的物质基础,思想对维护政治局面的稳定起着较大的作用。 ②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分散、保守、落后的自然经济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决定了政治上高度集中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要求思想的高度集中与统一,因而催生了“大一统”的思想体系。 【典型例题】 1、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解析:本题着重考查对法家思想的理解和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由“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知道此学派代表地主阶级,反对贵族特权;由“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知道此学派代表倡导重农抑商;再由“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知道此学派主张社会变革。由此判断他们是法家学派,故正确答案为D项。 答案:D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1)概括材料中的三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 ——《汉书·董仲舒传》 (2)依据材料二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材料三:唐代儒学较多地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而盛行于唐代的佛教,既有本土发展起来的禅宗,也有从天竺引进的法相宗,还有中印合璧的天台宗等。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唐代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 ——张国刚《唐代开放与兴盛的当代思考》等 (3)依据材料三概括唐代思想文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4)综上,谈谈你对思想文化发展进程的认识。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汉代儒学、唐代儒学),考查知识的再现与理解、材料解读能力。 (1)概括材料一的三种主张时,抓住关键词“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在此基础上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分析历史背景,“政治”“经济”角度是问题的限定词,回答时要紧扣这两方面。 (2)董仲舒的思想特征由以下关键词概述:“《春秋》大一统者……”“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其思想的影响结合课本知识回答即可。 (3)唐代思想文化的特点抓住“唐代儒学较多地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这一关键提示,形成的原因可从政策、政治经济发展情况、对外交往情况概括。 (4)从前三问得出寻找规律,得出结论:思想文化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丰富,这也是平时教学强调过的重点。 答案: (1)主张:实行仁政;无为而治;强调法治。 背景: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社会发生政治和经济大变动:政治上,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经济上,铁犁牛耕推广,井田制破坏。 (2)思想特征:强调“大一统”;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 影响:儒学正统地位在汉代确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3)特点:多元性(兼收并蓄)。 原因:唐朝实行开放政策;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对外交往频繁等。 (4)思想文化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在吸收融合诸多文化因素中发展和丰富。 核心知识二 古代中国科技、文学艺术发展概况 (一)知识结构 科学技术 四大发明 造纸术 ①西汉时发明植物纤维纸。 ②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 印刷术 ①隋唐之际出现雕版印刷术。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人们使用彩色套印技术。 ②北宋时,毕升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术。 火药 ①唐代发明了火药。 ②唐末,火药已用于战争,宋代在军事上广泛应用火药。 ③传入欧洲加速了其封建制度的解体。 指南针 ①战国时期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 ②北宋时发明了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 ③13世纪传入西欧,为西欧开辟新航路、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 ①夏朝历法《夏小正》。 天文学 ②商朝关于日食、太阳黑子和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商朝历法“殷历”。 ③战国的《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 ④秦汉时已有天体观测的水运浑天仪。 ⑤元代郭守敬研制浑仪、简仪,编订《授时历》,与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历即格里高利历基本相同。 数学 ①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已出现九九乘法口诀。 ②三国的刘徽、南北朝的祖冲之都对圆周率的精确数值作出了贡献。 ③东汉《九章算术》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农学 ①西汉氾胜之的《氾胜之书》。 ②北魏贾思勰编写了《齐民要术》,这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③元代王祯编写了《农书》。 ④明代徐光启编写了《农政全书》。 医学 ①西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②东汉张仲景撰写了《伤寒杂病论》,他被后世称为“医圣”。 ③明代李时珍编写了“东方药物巨典”《本草纲目》。 文学 先秦 《诗经》和楚辞是先秦文学最高水平的代表,分别开创现实主义、浪漫主义风格流派。 汉朝 汉赋是汉代文学的代表,特点是铺陈词藻、文采华丽。 唐朝 唐诗是唐朝文学的代表,代表人物有边塞诗人王昌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宋代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