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海南省海口市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9小题,共38.0分)
1. 如表所示内容体现古代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
城邦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万人)
雅典
2500
约30
斯巴达
8400
约40
A. 小国寡民 B. 等级森严 C. 军事独裁 D. 自给自足
2. “亚历山大退兵后,印度人从希腊人那里学会了精巧的铸币技术,并像希腊人那样在钱币的正反面都压制图案;希腊风格深深影响了印度的雕塑、绘画和建筑。”这说明亚历山大东征( )
A. 沉重打击东方专制势力 B. 重振古希腊文明的辉煌C. 导致东方文明走向衰亡 D. 有利于东西方文明交融
3. 公元前5世纪,雅典雕塑家米隆参加过很多运动会,其雕塑《掷铁饼者》(如下图)被誉为“空间中凝固的永恒”。该作品体现了()
A. 苦行禁欲的生活哲学 B. 科学理性的主流思潮C. 漠视民主的专制意识 D. 崇尚人性的运动之美
4. 丁一同学绘制的“中古西欧历史的发展线索”示意图,其中处应填的内容是( )
A. 马其顿王国 B. 法兰克王国 C. 英吉利王国 D. 教皇国
5. 据表可知,拜占庭文化( )
文学领域
拜占庭学者们努力吸收古典文化,并刻意仿效,创造出许多杰作,如查士丁尼时代《战史》《建筑》等
艺术领域
区别西欧单调乏味统一的圣母画,结合两河流域的文化艺术特色,创造了独特的宗教艺术风格
A. 丰富多样,神权至上 B. 兼收并蓄,推陈出新C. 东西交融,影响深远 D.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6. 下面是一篇文章的提纲,描述了中古时期的文明。这反映了中古时期( )
一、封建和信仰时代下的欧洲二、伊斯兰文明下的西亚、南亚与北非三、中华文明下的东亚四、班图文明下的西非与南非五、印第安文明下的美洲
A. 世界文明的变迁史 B. 人类社会的发展 C. 区域文明的多元化 D. 跨越区域的互动
7. 它“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倡以人为本,肯定人性,肯定现世生活”,它“猛烈冲击了封建神学”,被认为是冲破黑暗中世纪的一道“曙光”。“它”是指( )
A. 大化改新 B. 文艺复兴C. 新航路开辟 D.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8. “…1500 年左右,它(大西洋)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大西洋在当时成为一座桥梁主要得益于( )
A. 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B. 达•伽马到达印度C.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D. 麦哲伦环球航行
9. 《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一书开篇提到: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人权文献…因为它们都( )
A. 反对君主专制,倡导民主平等 B. 对民主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C. 反对殖民压迫,争取民族独立 D. 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10. 《英国通史》中说:“……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反映的情景主要表明工业革命( )
A. 提高了生产效率 B. 拉大了贫富差距 C. 改变了生活习惯 D. 改善了生活质量
11. 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完成之际,卡莱尔在《文明的忧思》中发出感叹:“当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的时候,在下一步便不是踏在地上,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可见,卡莱尔注意到了英国( )
A. 煤矿大量开采导致土地塌陷 B. 工业革命中社会财富急增C. 人们思想观念的巨大进步 D. 工业革命中人文精神缺失
12. “这本书是向资本者脑袋发射的最厉害的炮弹,在理论方面给资产阶级一个使它永远翻不了身的打击,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对于工人具有重要的意义。”与“这本书”有关的人物是( )
A. 达尔文 B. 牛顿 C. 巴尔扎克 D. 马克思
13. 当1857年爆发反对英国统治的起义时,不仅英国军队,而且还有印度人也前去镇压。伦敦《泰晤士报》的记者惊讶地报道了这一事实:“所有这些男人、妇女和孩子都兴高采烈地涌向勒克瑙,去帮助欧洲人制服他们的兄弟。”据此可知( )
A. 印度民族大起义不得人心 B. 印度民族大起义范围广、影响深C. 印度民族独立意识尚未真正形成 D. 《泰晤士报》的报道真实可信
14. 一个由曼彻斯特6000名工人组成的组织在给林肯的信中写道:“这将使你的名字亚伯拉罕•林肯流芳后世。请接受我们维护这一自由宣言的最高敬意。”“这一自由宣言”指的是( )
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C. 《人权宣言》 D.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5. 他曾说过:“我试图写出整个法国社会的现实历史,拿破仑用武器要完成的事,我要用手上的笔来完成。”他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以下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A.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B. 托尔斯泰的《复活》C. 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 D. 梵高的《向日葵》
16. 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这突出说明了( )
A.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符合苏俄实际 B. 斯大林模式有其积极作用C. 斯大林借鉴了罗斯福新政 D. 《全国工业复兴法》起积极作用
17. 有这样一种观点: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有一张看不见的铁幕阻隔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这个时期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其实只是“半球化”。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理由是( )
A. 美苏“冷战”对峙局面 B. 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C. 东西方经济发展不平衡 D. 世界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
18. 对比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之一。阅读下面材料,从中可以得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苏两国经济发展的共同之处是( )
苏联的工业化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的。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使苏联能够在短时间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
罗斯福新政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恢复了其工业生产力。
A. 都受到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 B. 国家通过立法形式规范市场C. 都维护工人阶级的切身利益 D. 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干预经济
19. 中国华为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其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经过10多年的努力拓展,华为已经在海外设立了22个地区分部,100多个分支机构。材料主要说明了当今世界呈现的趋势是( )
A. 科技信息化 B. 区域集团化 C. 经济全球化 D. 经济工业化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
2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面对庞大的失业大军和贫穷者,罗斯福政府先后成立了公共工程管理署、国民工程管理署等机构,兴办了许多公共工程,为数以万计的失业者提供了就业机会。1935年,国会又通过了《社会保障法》,该法包括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无依无靠者提供救济三部分。
——摘编自齐涛《世界通史教程》
材料二:1920年和1925年苏俄(联)粮食等部分经济产量
1920年
1925年
粮食(万吨)
4.519
94.7
牛(万头)
5.250
102.5
猪(万头)
1.750
104.3
材料三:20世纪50至80年代,苏共领导的多次改革未能革除日益僵化的苏联模式所带来的积弊,最终使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遭遇严重挫折。
——《苏联模式与苏联社会主义的兴亡》
(1) 根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政府采取的措施?
(2) 根据材料二,概括表中苏俄(联)粮食有何变化和分析变化的原因?
(3) 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三中“苏共领导的多次改革”有哪些。“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遭遇严重挫折”指的是什么?
(4)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决定一个国家改革成败的因素是什么?
21. 国际关系包括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国际关系格局
形成的标志
战后的国际组织
20世纪20年代至二战前
A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国际联盟
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初
两极格局
B
联合国
材料二: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材料三:
(1) 根据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表格中 A、B两处的内容。
(2) 依据材料二分析“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政府应如何应对当今世界局势。
(3) 从材料三任选一幅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所选图片进行介绍。
22.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演化过程中,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风险和挑战,人们希望有新的智慧提出新的解决方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当前世界正遭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各大经济板块首次同时遭受重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运行受阻,贸易和投资活动持续低迷,发挥国际组织在经济协调中的作用显得格外重要。
--高飞《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
材料三: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主旨演讲。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之问,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中国方案……2017年3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被写入联合国安理会第 2344 号决议。
--《中国共产党简史》
(1) 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反映出人类面临什么问题?
(2) 根据二结合所学知识,举出能“在经济协调中”发挥作用的一个国际组织。
(3) 综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和实例从历史教训和现实需要两个角度出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因?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和斯巴达是古希腊诸多城邦中最有影响力的两个城邦。分析图表可知,这两个城邦都是面积狭小,人口较少。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国。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B正确;题干表格没法体现等级森严、军事独裁和自给自足,因此排除BCD。 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了古希腊的文明成就,重点掌握古代希腊城邦的特点等知识。重点掌握古代希腊城邦的特点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2.【答案】D
【解析】由““亚历山大退兵后,印度人从希腊人那里学会了精巧的铸币技术,并像希腊人那样在钱币的正反面都压制图案;希腊风格深深影响了印度的雕塑、绘画和建筑。”可以看出,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希腊文明与古老的东方文明相结合,有利于东西方文明交融。D符合题意。 故选:D。本题考查亚历山大东征。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开始东征,历经10年征战,灭亡包括埃及、巴比伦在内庞大的波斯帝国,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本题以亚历山大东征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3.【答案】D
【解析】《掷铁饼者》取材于希腊的现实生活中的体育竞技活动,刻画的是一名强健的男子在掷铁饼过程中最具有表现力的瞬间,表现了古希腊崇尚人性的运动之美。据题干文字及图片可知,雕塑《掷铁饼者》体现了崇尚人性的运动之美,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与题干无关,排除。 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掷铁饼者》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掷铁饼者》的相关史实。
4.【答案】B
【解析】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被称为“蛮族王国”,其中最为强大的是481年建立在高卢地区的法兰克王国。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法兰克王国的相关史实。要结合所学对问题进行分析解答。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法兰克王国的相关史实。
5.【答案】B
【解析】由表格可知,拜占庭文化的特点是兼收并蓄,推陈出新。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和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故选:B。本题考查拜占庭帝国。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拜占庭帝国兴衰的相关知识。
6.【答案】C
【解析】据题干图片文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封建时代的欧洲、伊斯兰文明下的中东和南亚地区、中华文明下的东亚、班图文明下的非洲和美洲的印第安文明等,反映出中古时期不同区域文明呈现的多元性,C项正确;材料主题并非世界文明的变迁,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不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排除B项;跨区域间的互动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D项。 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区域文明的多元化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图片内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区域文明的多元化的相关史实。
7.【答案】B
【解析】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越来越发现人的价值和作用,他们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提出人文主义思想,反对以神为中心,要求以人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所以由材料知道是指的文艺复兴运动。 故选:B。本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的相关史实.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内涵的把握.
8.【答案】C
【解析】1492年,哥伦布从西班牙起程,开始横渡大西洋,哥伦布船队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哥伦布认为欧洲和亚洲隔大西洋相望,始终相信自己到达的地方是亚洲的印度,所以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意思是印度居民。据“…1500 年左右,它(大西洋)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及所学知识可知,大西洋在当时成为一座桥梁主要得益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与识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相关史实。
9.【答案】B
【解析】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行为,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发布了《人权宣言》,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体现了摧毁君主专制的要求,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成为资产夺取和巩固思想武器。它是资产阶级的纲领性文件,将启蒙运动中的政治主张的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但建立在私有财产贫富悬殊基础上“自由”“平等”实际上只能维护资产阶级利益。1776年美国大陆会议发布的《独立宣言》肯定了自由、平等、追求幸福是人固有的权利。他们都对民主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故选:B。本题考查英法美资产阶级颁布的法令和文献的共同点。本题难度不大,注意扎实掌握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历史文献。
10.【答案】C
【解析】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上半期的工业革命,发明了汽船、火车、蒸汽机等。所以“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一现象开始于工业革命,说明了工业革命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改变了生活习惯。 故选:C。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知识点,重点掌握其发明。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上半期的工业革命,发明了汽船、火车、蒸汽机等。要熟记工业革命中的发明,教育学生要有创新意识。
11.【答案】D
【解析】“当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的时候,在下一步便不是踏在地上,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意思是当人们只注重物质文明建设,忽视精神文明的时,这个国家就没了根基,是非常危险的。因此作者批评的是工业革命中人文精神缺失。 故选:D。本题以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完成之际,卡莱尔在《文明的忧思》中发出感叹:“当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的时候,在下一步便不是踏在地上,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为切入点,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本题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2.【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这本书是向资本者脑袋发射的最厉害的炮弹,在理论方面给资产阶级一个使它永远翻不了身的打击,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对于工人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本书是《资本论》。《资本论》的出版,是人类社会思想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一件大事。正如马克思自己所说,它“无疑是向资产者《包括土地所有者在内)脑袋发射的最厉害的炮弹”。为了完成这部科学巨着,马克思耗费了巨大的精力,研究和写作的时间长达二十五年。 故选:D。本题以“这本书是向资本者脑袋发射的最厉害的炮弹,在理论方面给资产阶级一个使它永远翻不了身的打击,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对于工人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切入点,考查了马克思和《资本论》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考查了马克思和《资本论》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3.【答案】C
【解析】据题干“当1857年爆发反对英国统治的起义时,不仅英国军队,而且还有印度人也前去镇压”可知,这说明印度民族独立意识尚未真正形成,印度人帮助英国人镇压印度人。故C符合题意;材料反映印度人帮助英国人镇压印度人,说明印度民族独立意识尚未真正形成,不能说明印度民族大起义不得人心,排除A;题干材料不能说明印度民族大起义范围广、影响深,排除B;材料反映印度人帮助英国人镇压印度人,说明印度民族独立意识尚未真正形成,不是强调《泰晤士报》的报道真实可信,排除D。 故选:C。本题考查印度民族大起义,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本题考查印度民族大起义,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说明印度民族独立意识尚未真正形成。
14.【答案】D
【解析】由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林肯”可知,“这一自由宣言”指的是《解放黑人奴隶宣言》,ABC三项中的文献与林肯无关。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极大地调动了全国人民尤其是黑人的革命热情,从而使北方军队愈战愈强,由原来的防御转为进攻。 故选:D。本题以曼彻斯特6000名工人组成的组织给林肯的信为切入点,考查《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相关知识。注意识记近代西方主要国家颁布的重要文献的内容及意义。
15.【答案】A
【解析】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