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中季节性区域产业发展的功能探析
由于中国区域经济客观地存在着较为典型的发展梯度现象,需要从宏观战略视角运用“经济技术”、“自然要素”、“社会因素”、“生态环境质量”与“制度层面”等各个层面[1],通过生产技术、管理模式与经营模式的不断创新和提升,科学地运用与提升季节性区域产业,使其在科技支持下有效地打破季节限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创新源。
一、区域经济发展中季节性区域产业类型
季节性区域产业的产生和存在,主要是由于生产、管理、收获及其相关下游工业的季节性。当前,较为典型地表现为三种类型。
一是农业及其加工业。是以“迁移能力差”、随季节波动明显、“生命周期相对较长”为基本特点[2],包括各类农作物的种植和生产、牲畜养殖、渔业等海岸生物养殖等,受地域环境、气候与其他的因素影响非常典型,如小麦的种植、收购和面粉的生产加工等。
二是节庆旅游业。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与地方特色挖掘和提升的活力产业,深受各地民间与政府的支持和强力推动。从“生态游到景观游”再到“红色之旅”等主题游,在旅游业产值屡创新高的同时,也提升为地方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推动因素甚至是“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