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2021届高考语文押题卷(三)(新高考版)Word含答案.doc

188阅读 | 8收藏 | 18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2021届高考语文押题卷(三)(新高考版)Word含答案.doc第1页
2021届高考语文押题卷(三)(新高考版)Word含答案.doc第2页
2021届高考语文押题卷(三)(新高考版)Word含答案.doc第3页
2021届高考语文押题卷(三)(新高考版)Word含答案.doc第4页
2021届高考语文押题卷(三)(新高考版)Word含答案.doc第5页
2021届高考语文押题卷(三)(新高考版)Word含答案.doc第6页
2021届高考语文押题卷(三)(新高考版)Word含答案.doc第7页
2021届高考语文押题卷(三)(新高考版)Word含答案.doc第8页
2021届高考语文押题卷(三)(新高考版)Word含答案.doc第9页
2021届高考语文押题卷(三)(新高考版)Word含答案.doc第10页
2021届高考语文押题卷(三)(新高考版)Word含答案.doc第11页
2021届高考语文押题卷(三)(新高考版)Word含答案.doc第12页
2021届高考语文押题卷(三)(新高考版)Word含答案.doc第13页
2021届高考语文押题卷(三)(新高考版)Word含答案.doc第14页
2021届高考语文押题卷(三)(新高考版)Word含答案.doc第15页
2021届高考语文押题卷(三)(新高考版)Word含答案.doc第16页
2021届高考语文押题卷(三)(新高考版)Word含答案.doc第17页
2021届高考语文押题卷(三)(新高考版)Word含答案.doc第18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18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知否安否 上传于:2024-07-07
2021届高考语文押题卷(三)(新高考版)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目前的融媒体环境,既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合作共生,也有新旧媒体间内容、渠道、平台、经营和管理等多方面的融合,从本质上讲是以互联网新媒体为核心的多元化媒介环境。 融媒体语境下传统文化的传播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时效性与实效性。融媒体拓宽了传统文化的传播路径,使其传播效率和传播效果获得显著提升。二是具有包容性与开放性。一方面,由于技术的变革创新,融媒体打破了旧媒介的生产方式和媒介间的壁垒,消融了传受者之间的界限,体现了强大的包容性;另一方面,融媒体解构、颠覆了传统媒介的传播模式,使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更广、速度更快、效率更高。三是具有多维性。传统文化的传播由单向的传统媒介传播模式发展成为多维交互传播模式,网络上的任何个体皆可进行信息的生产、传递、共享及反馈。 中国孔子网融媒体平台,是基于“一网一台一馆(中国孔子网、孔子网络电视台和儒家文化数字馆)”,以儒家文化为主题、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的新兴融媒体传播平台。自上线以来,该融媒体平台实现了网站、微信、纸媒、APP等交互媒体的深度融合、资源共享,打造了《儒学快讯》《儒学联播》《儒林论道》《孔子会客厅》《传承者》等多个品牌栏目。平台还利用线上线下,全面创新文化活动落地方式,成功举办了“全球同祭孔”“中华经典吟诵大会”等大型主题活动,充分利用融媒体优势进行线上线下传播,用全新的手段和模式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尝试,取得了良好效果。 (摘编自李奕悦《融媒体语境下传统文化传播方式探析》) 材料二: 融媒体不同于过去单一媒体或者少量媒体的传播,它实现了多种媒体形态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在新时代综合运用融媒体技术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弘扬有着积极的影响。 融媒体能够有效记录和保存传统文化的原型,使宣扬传统文化有据可依。作为传统文化中物质文化的代表的文物的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光明日报》刊登的《馆藏文物之痛:文物腐蚀的结与解》说明了我国馆藏文物腐蚀严重,像敦煌莫高窟这些暴露在露天环境中的文物遭受的侵蚀更为严重。同样,面对时间的洗礼,非物质文化更难传承全貌,例如陕西的社火表演、剪纸艺术、皮影戏、秦腔、木板年画、泥塑等,它们已经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作为非物质文化,它们应该受到珍视和保护。融媒体可以通过图像、视频化、APP、H5、虚拟现实等技术完整保存这些岌岌可危的传统文化。 融媒体能够拓宽宣扬传统文化的渠道,提升社会影响力。融媒体革除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传播手段单一的弊病,将媒体的传播能力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融媒体产品的多样化造就了其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其中,文字、图片不仅能在传统纸媒上完美展现,更能通过客户端、APP等大放异彩;视频、音频可以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广泛传播;H5技术不仅在视听上满足了用户的需要,还能够兼顾交互性和趣味性;现场云技术革新了传统的采编发场景,使得“同步时空,还原现场”成为可能;虚拟现实技术在文物的数字化保护和复原工作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等。 融媒体还能够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迸发出新的活力。融媒体宣扬传统文化不是简单的展示与场景再现,而是在全新文化产品中融入现代科技元素和创作者的感情。例如,新华社陕西分社创新性推出“穿越秦朝,当你的品位遇上兵马俑”,H5,让用户通过涂鸦的方式创作出自己心目中的彩色兵马俑,使得原本已经褪色的兵马俑重焕彩色新妆,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融媒体技术还可以搭建沟通的桥梁,让外来文化进入中国,同时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摘编自王硕刚、巨维博《融媒体视域下宣扬传统文化的几点思考》) 材料三: 目前,融媒体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各种新媒体技术、新文化理念营造出了全新、多元的文化传播环境。应该利用融媒体技术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可以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传播媒介,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作品之中,激发民众对历史和文化的热情,实现优秀文化的大众化和全球化传播。 在多元化的融媒体时代,依照以前的发展模式传承传统文化,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的文化发展潮流。须以创新的理念不断推陈出新,传统文化才能在日新月异的环境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在泛娱乐化的今天,各大媒体为了追求利润不惜采用各种手段博取关注,众多娱乐节目让人眼花缭乱,各种变态邪恶的故事随处泛滥,网络上各种恶搞短视频屡见不鲜,普通民众的品味变得越来越低俗不堪,这就亟待精英群体集体发声。知识分子作为知识的传承者,更应该肩负起引导传统文化向着良好方向发展前进的义务。在融媒体时代,传统文化只有与精英知识分子结缘,才能远离媚俗,才能准确地将传统文化的精神原貌传达出来,又兼具娱乐性,满足当代人对文化的高层次需求。 (摘编自张瑞丽《融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承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融媒体是一种新型媒体,它把不同的媒体进行全方位的整合,从而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合作共生和多方面融合。 B.融媒体语境下,传统文化的传播具有多维性,网络上的任何个体皆可进行信息的生产、传递、共享及反馈。 C.融媒体使中华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迸发出新的活力,而传统文化与融媒体的关系也日益密切,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依存。 D.融媒体的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把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作品,激发民众热情,实现传统文化的大众化传播。 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新兴融媒体传播平台能实现交互媒体的深度融合、资源共享,能用全新的手段和模式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B.社火表演、剪纸艺术等非物质文化更难传承全貌,利用融媒体保护非物质文化比保护物质文化难度更大。 C.利用H5技术的交互性和趣味性,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想象参与创作,创作出自己心目中的全新作品。 D.在融媒体时代,媒体过分追求利益、普通民众品味低俗等问题亟待解决,精英群体更应肩负起引导义务。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媒体融合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技术性的基础服务,创新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扩大了其传播的广度。 B.将全息投影技术运用在傩文化的保护、展示、商业应用等多个方面,使傩文化能突破时空的限制得以传承。 C.《中国诗词大会》一经播出,就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受到一致好评,并掀起了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潮。 D.借助“活力网格”融媒体平台,市民用手机APP上报各类问题,网格管理中心第一时间收到信息,及时反馈。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5.融媒体时代如何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醋栗 【俄】契诃夫 我们弟兄两个,我伊万·伊万内奇和弟弟尼古拉·伊万内奇,他比我小两岁。家父本来是骑兵,立有战功升做军官,给我们留下贵族的身份。我们的童年是在乡间自由自在度过的。我们跟所有农家孩子一样,喜欢待在田野上、树林里,看守马匹、捕鱼,以及诸如此类的事情…… 尼古拉从十九岁起就坐进省税务局的办公室。一年一年过去了,他还是坐在同一个位子上,抄写那些老一套的公文,喜欢看报,只读广告栏,说某地有若干俄亩耕地,连同草场、庄园一并出售。便总想着一件事情:怎样回到乡下去。他的这种念头渐渐成为一种明确的愿望、一种理想,要在什么地方的河边或湖畔买下一座小小的田庄。他脑子里经常幻化出花园的小径、花丛、果树等画面,可是不知为什么,所有的画面里必定有醋栗丛。他不能想象一座庄园,一处饶有诗意的安乐窝,居然会没有酷栗。 他是个温和善良的人,我喜欢他,可是这种把自己关在自家小庄园里过一辈子的愿望,我素来不同情。人们通常说:一个人只需要三俄尺的土地。三俄尺的土地是死尸所需要的地方,不是活人需要的。盼望有个庄园,像是不错。可要知道,这种庄园也就是三俄尺土地。离开城市,离开斗争,离开生活的喧嚣,隐居起来,躲在自己的庄园里,这算不得生活。人所需要的不是三俄尺土地,也不是一个庄园,而是整个地球,整个大自然,在那广大的天地中,人才能够尽情发挥他自由精神的所有品质和特点。 几年过去,他被调到另一个省工作,已年过四十,还在读报上的广告,还在攒钱。后来听说他结婚了,目的还是买一座有醋栗的庄园。他娶了一个年老而难看的寡妇,他对她毫无感情,只因为她手里有几个臭钱。他俩一起生活,他变得很吝啬,经常让她吃个半饱,把她的钱存进银行却写在自己名下。她原先的丈夫是邮政支局局长,她过惯了吃馅饼、喝果子露酒的生活,现在,在第二个丈夫家里连黑面包也不多见。这种生活把她弄得憔悴不堪,三年不到干脆把灵魂交给了上帝。当然,我的弟弟从来没有想过对她的死负有责任。金钱如同伏特加,能把人变成怪物。 妻子死后,他通过代售人买了一个百余俄亩的田庄,有主人的正房,有仆人的下房,有花园,但没有果园,没有醋栗。我的尼古拉·伊万内奇毫不气馁,立即订购了二十丛醋栗,动手栽下,过起地主的生活来了。 我去探望过他。那天天气很热,到处都是沟渠、圆墙、篱笆,和栽成一行行的杉树,弄得人不知道怎样才能走进院子里去。我朝一幢房子走去,迎面来了一条毛色红褐的狗,皮球似的。它想叫几声,可又懒得张嘴。厨房里走出来一个厨娘,光着脚,很胖,像刚灌好的香肠。她告诉我,老爷吃过饭正在休息。我走进屋里,他坐在床上,膝头盖着被子。他老了,胖了,皮肉发松,他的脸颊、鼻子、嘴唇,全都往前拱出去,看上去,跟猪那样陷进被窝里。 “哦,你在这儿过得怎么样?”我问他。 “感谢上帝,我过得挺好。” 他已经不是从前那个胆小怕事可怜的小职员了,而是真正的地主老爷。他已经习惯这里的生活,过得很有滋味。他吃得很多,常去澡堂里洗澡。他已经跟村社和两个工厂打过土地官司。农民若不称呼他“老爷”,他就大为恼火。他关心自己的灵魂得救,做好事装模作样,不是实心实意的。当初在税务局里他甚至害怕持有个人的见解,现在呢,说的都是至理名言,而且用的是大臣的口气。 “我了解老百姓,我会对付他们。”他说,“老百姓都喜欢我。我只消动一动手指头,他们就会替我办好我想要办的所有事情。”这些话,他都是面带精明而善良的微笑说出来的。他不下二十遍反反复复地说:“我们这些贵族,我,作为一名贵族……”显然他已经不记得我们的祖父是个农民。 傍晚,我们喝茶的时候,厨娘端来满满一盘醋栗,放在桌子上。这不是买来的,而是自家种的。自从栽下那些灌木以后,这还是头一回收摘果子。尼古拉·伊万内奇眉开眼笑,足有一分钟默默地、泪汪汪地看着醋栗,他漖动得说不出话来。随后他把一枚果子放进嘴里。得意地瞧着我,那副神态就像一个小孩子终于得到了自己心爱的玩具。“真好吃!”他贪婪地吃着,不断地重复道,“嘿,真好吃!你也尝一尝!” 醋栗实在又硬又酸。不过正如普希金所说:“对我们来说,喜爱使人高兴的谎话,胜过喜爱许许多多的真理。”我看到了一个幸福的人,他心心念念的梦想显然已经实现,达到了生活中的目标,得到了想要的一切,他对自己的命运和他本人都感到满意了。不知什么缘故,往常我想起人的幸福,思想里不免夹杂着伤感的成分。现在,面对着这个幸福的人,我的内心充满了近乎绝望的沉重感觉。入夜,我辗转难眠,不要容自己昏睡!生活要有意义和目标! (选自《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有删改) 【注】《醋栗》创作于1898年,正值沙皇俄国民主解放运动高潮时期,作家致力于探索新生活。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醋栗》讲述了一个小人物人生全部理想就是为了拥有一座小庄园,而丧失原有的优秀品质,变得庸俗、冷酷的故事。 B.“醋栗”在小说中不断出现,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始终,还象征了主人公尼古拉·伊万内奇为之一生追求的幸福和欲望。 C.醋栗果实其实又硬又酸,主人公尼古拉·伊万内奇却装出它真好吃的模样,毕竟醋栗是他大半生向往的幸福生活的标志。 D.《醋栗》末尾借普希金的话表达对真理以及真幸福的思考,对社会中沉浸于个人小幸福的狭陋思想和行为进行了批判。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小说以小见大,通过一个痴迷醋栗的小职员的故事再现沙皇制下的凡俗人生,揭示当时社会只关心个人小幸福的人是极少数,具有批判性。 B.小说采用对比手法塑造尼古拉·伊万内奇这一前后反差巨大的形象。他原本善良,喜欢田野,热爱自由;却为一已梦想,将整个人性扭曲了。 C.小说按顺序展开一幅幅平淡却寓意深刻的生活图景,尼古拉童年时的原野、青年时的税务局办公室、当地主时的田庄等环境,都具有典型性。 D.小说并非一味地讲述,作者借伊万·伊万内奇的口发出了呐喊:生活要有意义和目标,幸福生活所需要的不是三俄尺土地,而是整个大自然。 8.简要分析“我”的形象及作用。(4分) 9.简要分析契诃夫小说《醋栗》中的讽刺艺术。(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共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B.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C.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D.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1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藏室,是藏书和档案之所。“守藏室之史”即“藏室史”,亦称“征藏史”,“征”是典掌之意,指管理周王朝图书的史官。 B.矰,是古代用来射鸟的系着丝绳的短箭,因系着丝绳而能收回再次利用。后来泛指短箭。 C.太傅,为朝廷的辅佐大臣与帝王老师,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古代三公之一,位高于太师。 D.孝文,是谥号。汉孝文帝是刘恒,是《二十四孝》中亲尝汤药的主角。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老子认为,品德高尚的君子时运来了就出去做官,时运不济就和蓬草一样随风飘转。这跟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思想完全相同。 B.孔子在告别老子后,对弟子们说的一番话,彰显了圣人虚怀若谷、温良恭俭的品格,同时也从侧面烘托了老子的见识远超常人。 C.老子写了5000多字的《道德经》,分上下两篇,阐述了“道德之意”,然后潇洒离去,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D.世上学习老子学说的人贬斥儒学,学习儒学的人贬斥老子的学说。作为严肃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对老子的学说只作客观描述,并没有尊老贬孔。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4分) (2)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4分) 14.选文中哪些地方能够表现出“老子,隐君子也”?(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节选) 李白 晨趋紫禁中,夕待金门诏。 观书散遗帙,探古穷至妙。 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 本是疏散人,屡贻褊促诮。 严光桐庐溪,谢客临海峤【注】。 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 【注】严光,字子陵,东汉初隐士。谢客,谢灵运,南朝刘宋时的山水诗人。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篇概言自己在宫禁中的生活状态,“晨趋”“夕待”正是入官以来的形象写照。 B.三、四句写诗人博览群书,深入钻研其中奥妙轻松自如,表达了诗人心情的愉悦。 C.诗人以“青蝇”比喻那些势利的庸俗小人,而以“白雪”比喻自己的志向情操。 D.这首诗一反李白所常有的奔放激情和奇特想象,语言平实却蕴藉着复杂的情感。 16.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有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侧面反映天气异常寒冷、战争非常残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批判秦统治者穷奢极欲,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露统治者疯狂掠夺财富并大肆挥霍的暴行。 (3)白居易《琵琶行》中,运用侧面烘托手法展现琵琶女技艺高超、相貌出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小题。 丝路重镇敦煌,是广阔沙漠中的“文化绿洲”,是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四大文化体系汇流之地。20世纪初,英国探险家斯坦因闯入莫高窟藏经洞,从此敦煌被推到世界的聚光灯下。735个洞窟、45000平方米壁画,展示了公元4世纪至14世纪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 )。1907年,斯坦因在敦煌长城烽隧遗址发掘出土第一批敦煌汉简。此后百年间,甘肃的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天水等地区陆续出土了数万枚不同时代的简牍。透过壁画和简牍,人们揭开了千年丝路的神秘面纱,触摸到了博采众长的敦煌文化。 百余年来,艺术家和学者纷纷来到这座中外交流成果的艺术宝库汲取营养,把敦煌的故事以全新的方式讲给世界听。 18.下列填入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不止莫高窟,还有敦煌汉简,也被斯坦因发现 B.不止莫高窟,还有敦煌汉简,斯坦因也发现了 C.斯坦因发现了的,不止有莫高窟,还有敦煌汉简 D.被斯坦因发现的,不止有莫高窟,还有敦煌汉简 19.下列各句中,和文中画框的修辞手法相同的项是(  )(3分) A.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C.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