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语文押题卷(二)(新高考版)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作为一种外来的文学观念,悲剧真正进入中国,前后不过百年时间。百年间,中国现代悲剧观念便将西方源远流长的悲剧传统接受、演练了一遍。虽然其间颇多曲折与起伏,但终自成一格,形成了一个既区别于西方悲剧的“中国”文学观念,同时,又区别于中国传统悲情戏曲的“现代”文学观念。以一种动态、开放的视野审视、分析悲剧在中国的接受、成长状况,不难发现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发生、发展,虽然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但其内里却是在持续推进,且隐然有迹可循。如果说中国现代悲剧观念发展的阶段性与理论认知、创作实践、社会状况、时代语境等密切相关,那么其内在路向的发生则源自悲剧意识的觉醒。而且,路向与阶段,事实上是一里一表,二者互为生发。
作为一种文学观念的研究,“悲剧是什么”“悲剧应当如何”是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研究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对于这样一个言人人殊的论题,此处不打算展开论析,只想重申悲剧观念最核心的两个方面,因为这也正是中国现代悲剧观念内在的发展路向所在。
朱光潜曾说,尼采的《悲剧的诞生》是“出自哲学家笔下论悲剧的最好一部著作”。原因之一就在于尼采的悲剧观念既不是悲观主义的,也不是乐观主义的,而是二者矛盾的组合,将“酒神原始的苦难融入日神灿烂的光辉之中”。在朱光潜看来,这是尼采的一大功绩。理由是,悲剧给我们展现出来的,就是这样具有两面性的自然。因为悲剧是有感于生活的阴暗、命运的不公等不如意而产生的;与此同时,悲剧又总是有对苦难的反抗,对于悲剧人物而言,最不可原谅的就是怯懦和屈从。从观念的角度看,朱光潜的这一评论或者说尼采那看似矛盾的组合,正道出了悲剧的两个最基本层面:直击人类生存困境的悲剧意识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剧精神。
悲剧意识如同悲剧的内核,体现着悲剧的哲思性;悲剧精神则犹如这内核中的灵魂,展示出悲剧的人性深度。表现在具体的悲剧作品中,如果说悲剧冲突的必然性和不可解决性喻示着悲剧意识的反思深度与力度,那么悲剧人物对人性理想的合理要求,他们的执着追求、行动乃至毁灭,则彰显着悲剧的精神高度和人性魅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部经典的悲剧作品,都是一首哲学化的诗,深邃的思考和悲壮的情调是其基本风貌——从对人的生存的终极关怀出发,在形而上的思考与崇高的人性精神结合处绽放。所以,仅仅表现出深刻的悲剧意识还不足以称之为悲剧作品,是否体现出一种执着的悲剧精神同样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但二者之中,悲剧意识的觉醒显然是最基本的前提。
由此反观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百年进程,虽然真正堪称悲剧的戏剧作品不太多,但不可否认的是,其现代悲剧意识却呈现出一种持续的、正向的发展态势,由外而内、由下而上、由社会到个体、由现实到精神,不断拓展、深入。至于其间的悲剧精神则因作者的诉求不同和作品的艺术表现不同,而展现出不同的质感和情调。所以,在这两者之中,作为根基的现代悲剧意识的不断觉醒与发展,便成为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百年发展进程的最佳见证和似断实连的内在路向,贯穿于中国现代悲剧观念发生、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中。
(摘编自章池《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百年流变》)
材料二:
我曾在一篇文章的结尾这样谈论汪曾祺:“我不再期待从他笔下读到直面人生的悲剧,我把他本身读作一个悲剧”。后来集中读过他1992年以来的小说,觉得此论未免片面。这些作品所表现的痛苦、挣扎与悲凉,正是我所期望的“直面人生的悲剧”。只有将这惨淡的辉光凸突出来并赋以相应的美学价值,一个完整而又真实的汪曾祺才能得以呈现。
汪曾祺小说中的悲剧意识表现为末世的败落景象。两个世纪以来中国处于急剧的变化和动荡之中,无论是社会政治现象还是文化精神现象都在这动荡中瞬息万变。旧的东西无力自持不断走向凋零衰败,新的东西无法自立迅速走向夭亡。这样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经历给这个民族染上了焦虑、绝望、悲怆、无奈的心理色彩。有的人一面挣扎,一边出自本能地发出沉重的悲叹,有的人则以其文化优势和精神优势,对这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心理色彩持有充分的清醒与自觉。这些清醒者自觉者如果怀有丰富的情感,必会产生深切而又浩大、灼痛而又寒凉的悲剧体验。近世以来许多人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担当这一败落的世界,表现自己的悲剧体验。这样一场漫长而又剧烈的历史动荡中,最受颠簸、最受震撼的当然是士大夫阶层。
(摘编自摩罗《悲剧意识的压抑与觉醒——汪曾祺小说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阶段性发展源于悲剧意识的觉醒。B.在章池看来,悲剧观念最核心的两个方面是"悲剧是什么"和"悲剧应当如何"。C.悲剧意识的觉醒是悲剧作品最基本的前提,因而在悲剧作品中,它比悲剧精神更重要。D.汪曾祺作品中所体现的身处末世的痛苦与挣扎正是其复杂的悲剧体验的表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中国现代悲剧观念虽然受到西方悲剧的影响,但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B.悲剧作品中的人物如果懦弱地屈从于命运的安排,那他是缺乏人性魅力的。C.汪曾祺的小说表现出深刻的悲剧意识,却忽略了对悲剧精神的建构。D.士大夫对中国近世以来的历史动荡感受深刻,其怀有的丰富情感使得这一阶层更容易萌发一种悲剧意识。
3.下列作品分析不符合将“酒神原始的苦难融入日神灿烂的光辉之中”这个特点的一项是( )(3分)
A.《窦娥冤》中窦娥身世凄惨,遭受毒刑拷打,为证清白指斥天地、痛发誓愿,拼死抗争。B.《雷雨》中周朴园一生活在痛苦与折磨中,年轻时为了前途放弃了爱情,临到中年又失去了亲人。C.《红楼梦》中林黛玉寄人篱下、孤苦伶仃,感受到贾宝玉的真情后,她表现出了对爱情的坚定追求。D.《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面对人性堕落、良知泯灭的黑暗现实,重整乾坤,秉持崇高的人文主义社会理想。
4.请根据两则材料解释“悲剧意识”与“悲剧精神”两个概念。(4分)
5.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忆母
张秀亚
母亲的祖籍是浙江,她出生于该省一个县城中陈姓世家。据陈氏家谱所载,陈家历代都有科第功名。母亲生长于浓郁的书香气氛中,喜读诗书,工绘事,尤长于刺绣。记得她曾以青色缎子为我缝过一个眼镜盒套,上面按她自己描出的图样,绣出了一枝幽兰,婉娈飘逸,生动如真。父亲生前曾指着那看似临风飘拂的兰叶向我说:
“你也许可以读一点书,但像你母亲这样好的针线,你这个女儿是学不来了。”母亲的长处我学不来的是太多了,岂止是刺绣呢。
逊清末年,先外祖父出仕故都,携眷北上,遂落户幽燕。母亲于十九岁时归先父青公。她心性纯厚,事翁姑极孝,平明即起,侍二位老人盥漱,并每日为二老细心调治羹汤,向不假手婢仆,这一方面由于她极富孝爱之情,一方面由于她一手烹调的饭菜,先祖父母觉得极为可口,以至于他们的一日三餐,不肯再让家中的别人来煮。这么一来,那时还极年轻的、身体并不太健壮的母亲,常常在厨下为油烟呛得发咳,却引起了妯娌们的不满与妒忌,但她一味地沉默忍耐,以免贻白发高堂不欢。父亲常年宦游在外,偶尔年节才回来几天,柔顺的母亲为了侍奉年迈不良于行的祖母,一直未随父亲赴任所,她置身于大小数十口的大家庭中,凡事谦让容忍,从不做口舌的争辩。记得黄昏上灯以后,伯母们常在我们这一房的窗户外边,故意说些尖刻的话。瑟瑟的寒风吹过敷着桐油的纸窗,她们的声音清晰可闻,而窗子的这一边,是灯影下独自低头揾泪的母亲。我那时还小,不大懂事,但此情此景,使我发怔,只像一段小木头桩子似的贴立在母亲身边,竟不知说些话来安慰她。
母亲生性恬静,曾数年不出街门,每天只忙着侍奉翁姑,并教导孩子们读书。犹忆儿时,晨风拂面,母亲常常在种植着很多石竹花的院阶前,拿一个矮小的凳子让我坐在她面前,教我读方块字。我年幼贪玩,趁母亲一个不留意,就溜回屋中,一只小鼠似的钻在那大木床的下面,躲藏了起来。母亲未受过新式的教育,但却极了解儿童心理,对我并不高声责骂,却静静地来到那古老的大木床前面,以极其柔和的声调说:
“方才巷中墙外,来了一个卖桃子的,嘴里不停地吆喝着,桃啊,桃啊,卖桃啊!”
她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以吟唱的调子,模仿着那卖桃子小贩的吆喝声,其实哪里有什么卖桃子的经过,慈爱而明智的她,只是利用“桃”与“逃”(学)二字的同音,向我这个小顽皮提出亲切的“警告”罢了。我匍匐在那黝黯的大木床下,听来听去心中也觉得不是滋味,末了终于慢吞吞地自那木床下爬了出来,额发上沾满了尘灰,那样子一定非常可怜而又可笑。母亲并不呵斥我,却一把拥我入温暖的怀抱中,以纤长的手指握住我的小手,继续像说故事似的教我欣赏那有图有文的方块字。她就以这种充满了爱的教育方式,引发了我的读书兴趣。浅薄的我,如今常常喜欢说什么书页中的芬芳,其实那芬芳却是来自母亲最初教我读书时,清晨庭院中花坛前的丛丛石竹!
母亲白天忙于家事,教我读书,晚间又忙着为喜欢她活计的长辈做衣服。我更记得一次午夜醒来,一盏煤油灯荧然地亮着,耳边清晰地传来母亲手中的剪刀、尺子的声响,户外雪深,窗子上一片冷冷的照眼清光,母亲正呵冻为祖母赶着做皮袄呢。我眨眨眼睛,又在那清脆的刀尺声中入梦了,也不知道那晚母亲是何时才入睡的,母亲真是贤孝的典型。
母亲出身富足之家,但生性淡泊,常常喜着一袭素色衫子同玄绸的褶裙。我是幺女,没有看到父亲口中常说到的“眉清目秀”的年轻时代的母亲,但那中年时着了朴素衣裙的母亲,在我们孩子们的眼里已是很美的了。母亲自奉甚俭,但天性仁厚,往往拿出陪嫁的首饰来济助贫困的邻妇,偶有空闲,她常常拉着孩子的手不厌重复地殷殷训诲:
“不要羡慕不义的富贵,不要喜欢占人家的便宜,尽量少去想他人的过失,常保持心里的一片纯净。”今母亲虽已逝世,而慈音未杳,她的语声,仍时时在我耳畔萦绕……
(节选自《种花记》)
文本二:
一个文艺工作者,是应投身于繁闹的市场中,抑或是退居到心灵的内室?作品的广度与深度,多少年来,一直是萦绕我内心的一个问题,终于,我得到了一个解答,作品兼有广度与深度当然是最理想的,而与其失之广泛、浮泛,又何不将题材浓缩,试着写得真挚而深沉?
玛利·韦伯终其生未曾离开她的阁楼;蒙田则半生徘徊于他的方砖塔前;而美国当代画家安德鲁·怀斯,生平亦未离开他的故乡一步,他的作品却向我们展现出新的深度。有些好事者曾经请求他去描绘他们认为美的东西,他却静静地说:“那些东西可能是美的,但是,我得深深地感觉到它才成啊!”
写自己所熟稔,所深知的,所深深感觉到的,一直是我多少年来写作的信条。
我始终认为,如果仔细去体认,家中一堵短墙上的砖头,也许就是一部壮丽的编年史!我永不敢去写一些别人认为惊心动魄,而对我自己却极其陌生的东西。我只想在我所知道的,所能领略的范围内,挖掘得深一些,更深一些,不是吗?文学的庄严任务,原只是发掘富丽的人性!
(节选自《种花记·代序》)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A.第二段先用父亲的话赞美母亲的巧手,再用"母亲的长处我学不来的是太多了,岂止是刺绣呢"过渡,引出下文对母亲的回忆。B.作者紧扣文题,捕捉记忆中几个典型的场景,以深情的文字回忆母亲,讲述感人的故事,塑造母亲的形象。C.妯娌们对母亲的不满与妒忌,是因为母亲做的饭菜太可口,她们也希望有像母亲那样的厨艺。D.文末用母亲对孩子的教诲结束全文,母亲虽已去世,但慈音未杳,萦绕耳畔,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之情。
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在塑造母亲这一形象时,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多种手法,还通过父亲的评价侧面烘托形象。B.景物描写往往能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如"瑟瑟的寒风吹过敷着桐油的纸窗"表现了母亲内心的宁静与恬淡。C."石竹花"在文中出现了两次,展示了母亲教我识字的美好环境,同时抒发了对母亲的感恩之情。D.文中穿插了一些文言词汇,如"工绘事""逊清""揾泪"等,既让意思言简意赅,又使表达古朴典雅。
8.文本二中,作者认为作品应“将题材浓缩,试着写得真挚而深沉”。请结合文本二的观点,分析文本一中“真挚”和“深沉”的体现。(4分)
9.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颜籀,字师古,雍州万年人,齐黄门侍郎之推孙也。父思鲁,以学艺称,武德初为秦王府记室参军。师古少传家业,博览群书,尤精诂训,善属文。隋仁寿中,为尚书左丞李纲所荐,授安养尉。尚书左仆射杨素见师古年弱貌羸,因谓曰:“安养剧县,何以克当?"师古曰:"割鸡焉用牛刀。”素奇其对。到官果以干理闻。时薛道衡为襄州总管,与高祖有旧,又悦其才,有所缀文,尝使其掎摭疵病,甚亲昵之。从(高祖)平京城,再迁中书舍人,专掌机密。于时军国多务凡有制诰皆成其手师古达于政理册奏之工时无及者。太宗践祚,擢拜中书侍郎,封琅邪县男。以母忧去职。服阕,复为中书侍郎。太宗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讹谬,令师古于秘书省考定《五经》,师古多所厘正,既成,奏之。太宗复遣诸儒重加详议,于时诸儒传习已久,皆共非之。师古辄引晋、宋已来古今本,随言晓答,援据详明,皆出其意表,诸儒莫不叹服。于是颁其所定之书于天下,令学者习焉。贞观七年,拜秘书少监,专典刊正。所有奇书难字,众所共惑者,随疑剖析,曲尽其源。之后物论称其纳贿,由是出为郴州刺史。未行,太宗惜其才,谓之曰:“卿之学识,良有可称……不忍遐弃,宜深自诫励也。”于是复以为秘书少监。俄又奉诏与博士等撰定《五礼》,十一年,《礼》成,进爵为子。时承乾在东宫,命师古注班固《汉书》,解释详明,深为学者所重。十五年,太宗下诏,将有事于泰山,太常卿韦挺、礼部侍郎令狐德棻为封禅使,参考其仪,多从师古之说。其所注《汉书》及《急就章》,大行于世。
(选自《旧唐书·颜籀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于时军国多/务凡有制诰皆成/其手师古达/于政理册/奏之/工时无及者。B.于时军国多务/凡有制诰皆成/其手师古达于政/理册奏之/工时无及者。C.于时军国多务/凡有制诰/皆成其手/师古达于政理/册奏之工/时无及者。D.于时军国/多务凡有制/诰皆成其手/师古达于政/理册奏之工/时无及者
1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参军,中国古代官职,官品不高,陶渊明、杜甫、白居易都曾担任过此职。B.东宫,封建时代太子居住的宫殿,因方位而得名,也借指太子本人。又称“储宫”。C.践祚:即“践阼”,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践祚指皇帝登临帝位。D.封禅,封为祭地,禅为祭天,是帝王在太平盛世或止乱复治时举行的大型祭祀典礼。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颜师古少承家风,广读书善作文。襄州总管薛道衡喜欢他的文才,曾经请他修正文章,因为写作和颜师古交往甚密。B.颜师古精通治理,于己才干自信。尚书左仆射杨素质疑其治理能力,他轻松奏对,到任后才能出色并且治理得很好。C.颜师古学识出众,深得太宗爱惜。师古遭众人非议说他收受贿赂,被贬出京,太宗惜其才,将他重新调回任秘书少监。D.颜师古勤于治学,学术成就斐然。太宗让读书人学习他考定的《五经》,他所注释的《汉书》和《急就章》,广为流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因谓曰:“安养剧县,何以克当?”师古曰:“割鸡焉用牛刀。”(4分)
(2)俄又奉诏与博士等撰定《五礼》,十一年,《礼》成,进爵为子。(4分)
14.颜师古在学术上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送杨山人归嵩阳
高适
不到嵩阳动①十年,旧时心事已徒然。
一二故人不复见,三十六峰犹眼前。
夷门二月柳条色,流莺数声泪沾臆。
凿井耕田不我招,知君以此忘帝力。②
山人好去嵩阳路,惟余眷眷长相忆。
【注】①动:近。②传说尧时有老人击壤于道,歌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老人所唱的歌,后人称《击壤歌》。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人近十年未到嵩阳,人事变迁老友难相见,诗人的心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B.五六两句点明了送别的时节、地点,景象凄凉残败,使诗人不由得泪下沾衣。C.诗歌中说的"不我招",体现出诗人对杨山人自在超然的田园隐居生活的欣羡。D.本诗写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祝友人前路顺利,并深切地表达了别后相忆之情。
16.直抒胸臆是高适诗歌的主要特点,除此之外,本诗还用了哪些手法?请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将进酒》表现了李白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诗句是:“ , ”。
(2)《阁夜》中表达了杜甫对宇宙永恒和人生无常的悲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李煜的《虞美人》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样的物是人非之感,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勾起作者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小题。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风筝又名纸鸢、纸鹞等,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哲学家墨翟制造的。中国风筝问世后,雨后春笋般涌现,很快被用于传递信息、飞跃险阻等军事需要。唐宋时期,由于造纸业的出现,( )。中国的风筝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出优美的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字和绘画,还创造了许多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憧憬的寓意吉祥的图案。中国风筝通过这些图案形象,寄予喜庆、吉祥和祝福之意。像“福寿双全”“龙凤呈祥”“百蝶闹春”等图案形象无一表现着美好生活对人们的向往和追求。中国风筝融合了群众的欣赏习惯,反映了人们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渗透着中国民族传统和民间习俗,因而在民间广泛流传,为人们喜闻乐见。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风筝很快传入民间,改由纸糊,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玩具B.风筝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玩具,改由纸糊,很快传入民间C.风筝改由纸糊,很快传入民间,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玩具D.改由纸糊,很快传入民间,风筝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玩具19.下列各项中,和画框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D.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当今时代,劳动形态日益多元。那么,传统农业劳动对劳动教育是否述相密“工”做下的云面看,不是耕种需要人。①________尤其是中小学生。如果错过与自然链接的教他,T少生就会钝化对自然万物的感觉,而这些感觉是一切心理活动能力发展的基础。所以,中小学分勿教育既要对接劳动断形态,更要坚守好链接生命与自然的农事劳作。
面对劳动形态的新变化,中小学劳动教育②________。有学校开发家政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做家务,将自己做的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