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老金制度需要结构性改革 个人账户全民化
从老龄危机到老龄红利
目前的中国,并非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却是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且未富先老。
2017年前后,推动经济长期增长的中国劳动人口红利将渐渐消失;下一个人口红利应来自老龄人口,即通过提高老龄人口的消费、纳税和投资能力拉动经济增长。要实现这一点,健全的养老保险体系不可或缺。而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无奈地成为社保筹集费用的应急手段而形成空账运营,就像用打补丁的办法维护一件碎片化的养老金旧衫。以长远考虑和顶层设计取代短期行为,是我国养老金改革的迫切课题。
社会统筹国民化
养老金政策是消除老龄人口贫困,而社会统筹国民化是重要手段。即通过征收税费建立中央统筹基金,向达到法定年龄的老年人支付基础养老金,以实现其基本生活保障。根据2007年相关数据测算,按照全国社会平均工资30%支付基础养老金,每年总需求为13037.8亿元,占当年GDP的5.29%;按照各地居民家庭人均年消费性支出的50%支付基础养老金,总需求为3797亿元,占GDP的1.52%。
社会统筹养老金是典型的公共品,第一要坚持普惠原则,不排除任何需要养老金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