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西省运城市部分学校高考历史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
1. “生民”一词,在先秦时保留最多的是儒家典籍,而在同作为先秦时代的思想家韩非子那里,“生民”政治思想对于构建他的政治思想体系是无所帮助,甚至和他的政治理念相冲突。两者对待“生民”态度的分歧( )
A. 源于政治选择的差异 B. 反映出思想家所属阶层的不同C. 体现了文化间的对立 D. 表明先秦诸子学说具有多样性
2. 一份统计资料显示,两晋南北朝由吏部“直接任命”而起家的人,约占总入仕者的半数;由察举和学校开始入仕者的占四分之一;州郡县吏积功升迁的占14%;公府掾属入仕的占1.2%。另一份资料也表明,两晋高级士族子弟由吏部铨选入仕的占50%。这说明两晋南北朝时期
A. 九品中正制成为选官方式首选 B. 选官权力逐渐走向集权化C. 士族政治固化了社会阶层流动 D. 科举制度的端倪开始出现
3. 唐代不仅有象征着丰收的丝绸图案,更有了以丰收命名的丝绸,如“瑞绫”“散花绫”等。散花绫是河北道邢州的特产,“散花”即“撒花”之意,在黄底上撤满白色的四瓣碎花,寓意为天空撇下了满天飞雪,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