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价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几乎放到各个领域都可以展开一系列论述,因为溢价本身便反映了人类本性中最为本质的需求:希望价值能够最大化。例如,我们找一个工作是希望实现自己职业生涯上的溢价增值;女孩子找一个男友希望他是一个潜力股,三五年后能够一飞冲天。
相对于我们上面提到的例子,资本市场的溢价交易也许会是比较枯燥的专业问题。其实,抛开纷繁的现象和意图遮掩真相的那些名词术语,我们发现,资本市场的溢价无非就是描述了一种现象——对资本市场上某一类资产的价值评估能够超出其它相似资产的价值,如此而已。
追求溢价的愿望是美好的,可以说每个人、每个企业都希望实现溢价,但是,实现溢价不可能脱离开一般性的价值规律。
溢价通常都存在着某种机理。例如我们买的房子可能和邻居家的房子是一个价格,但是之所以有人愿意以超出邻居房屋的价格来购买我们的房子,可能的原因包括我们的房子离电梯远因而没有噪音,也可能是我们的房子和他们本来的房子是隔壁,连起来可以更为方便使用等等。总之,观察资本市场上各种溢价交易的现象,并且分析其中所蕴涵的机理,便成为经济学或者管理学热衷研究的课题。
一、流通性溢价背后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