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
由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国资监管机构、政府机关事务管理机构等部门,从不同层面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进行监管。取得明显的成效。提升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对于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提高资产利用率,节省财政支出,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监管不严管理薄弱,导致资产配备超标、资源浪费、资金流失现象时有发生。
一、暴露的问题
(一)国有资产严重流失
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一直以来是我国事业单位存在的病疾,国有资产的流失主要表现在:首先,在国有资产的购置环节中缺乏健全、规范的决策机制,监督不力等原因。设备购置前未进行科学合理的可行性论证、盲目购置。使有此价值较高的设备搁置已久无入问津、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和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其次,在国有资产的使用环节过程中由于一些单位对国有资产疏于管理,照成资产损坏、去失、闲置。甚至有此单位对资产的毁损不重视,不追究、不问责。在国有资产处置环节,单位无视财政部门的规定,擅自对资产进行变卖、转换、是国有资产管理的薄弱环节。
(二)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缺少制约机制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主要问题在于管理制度执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