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一味将就一味宠爱 上传于:2024-07-06
《沁园春·雪》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的一般常识,了解诗歌形象之美、音乐之美及语言凝炼而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2.学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 3.体会作者作为一代风流人物要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学习重点】 1.体会作者作为一代风流人物要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2.学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 【学习难点】 1.理解关键词语所表达的感情,体会最后三句的含义 2.上阕写景是为下阕评古论今,抒发情怀作铺垫的,这是作者的立意所在 【自主预习案】 1.作者简介: 作者毛泽东,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他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2.写作背景: 1935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肩负起抗日救国的伟大使命1936年1月,红军准备渡河东征,2月初,毛泽东在黄河边视察地形时,眺望祖国壮丽的河山,展望革命灿烂前景,激情满怀,写下此词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毛泽东从延安飞抵重庆,同国民党进行了43天的谈判其间柳亚子屡有诗赠毛,十月七日,毛书此词回赠随即发表在 重庆《新华日报》上,轰动一时 3.给加粗的字注音: 沁园春(    ) 莽莽(    )   红装素裹(   )  折腰(     ) 稍逊(  )    成吉思汗(   )   今朝(   ) 分外妖娆(    )      稍逊风骚 (       )      数风流人物(       ) 4.根据下列词中的注音写汉字: 红 zhuāng 素裹(     )     顿失 tāo tāo(    ) 江山多 jiāo(     )        一代天 jiāo(      ) 5.诗歌朗读: 读准字音、读出重音、停顿、速度、节奏、读出激越豪壮的情调 6.结合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这首词的题目是《雪》,哪部分是描写雪景的?请把写静、动景的词语找出来。 (2)作者对雪景的描述,由哪个词领起? (3)作者望见了哪些景观? 【课内探究案】 一、创设情境,激情投入,明确目标 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高山、原野、村庄、道路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毛泽东,面对这娇美万分的北国风光,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板书课题) ※朗读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检查预习效果 (指名学生朗读,全班听读,检查学生课前自读情况针对学生易错字音,进行正音教学) 二、学案引导,自主探究,指向目标 (一)听读诗词 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开篇高唱而入,起笔不凡,总括大半个中国的严冬雪景听录音,说说词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图画? 作者欣赏北国雪景的立足点在什么地方? 2、 登高就能远眺,词的上阕有一个字能表达这个意思,这个字是?作者在高处望见了哪些具体的景物? 三、聚集主题,合作探究,初达目标 (二)品读诗词 3.雪,冰清玉洁,是情趣的寄托,是人格的化身 如果说长城、黄河两个名词本身就带有雄壮的气势,那么作者怎样赋予山脉、高原以奔放的气势? 4.眼前雪中的山川,是如此的生动、如此的壮阔,铺陈到此,已经淋漓尽致然而诗人意犹未尽,又发挥丰富独特的想象,以充满浪漫主义的笔调劈出奇境作者在上片还作了怎样的联想和想象? 5.上片极写祖国江山之壮丽,故下片自然引出无数英雄竞相对她折腰“江山如此多娇”极有吞吐之妙它一方面承接上片所写的雪中“北国风光”而作一总束,一方面又从江山的美好引出倾倒于如此江山的无数英雄作者写了哪些英雄人物? (三)赏读诗词 6.与上片的博大空间相照应,在下片写出浩瀚的时间,纵贯几千年,通览中华文明史,从“无数英雄”中举出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等五位封建皇帝加以评说着笔传神,把表面上看来似无逻辑的人、事传接起来,组成一幅壮丽的历史长卷;婉转含蓄的笔调,诙谐风趣的语气,客观而公允地评价了他们的短长作者用哪一个字概括他对五位历史英雄的评价? 词中还有几个类似字? 四、总结梳理、整合提高、内化目标 这首气势恢宏的诗词,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片由祖国山河的壮丽而感叹,并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人物,抒发诗人伟大的抱负这首词一直是众人的最爱,每次读来都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又看到了那个指点江山的伟人,不由地沉醉于那种豪放的风格、磅礴的气势、深远的意境、广阔的胸怀其情感之真挚、寓意之深远、哲理之精辟,令人拍案叫绝 【拓展检测案】 五、达标检测,反馈矫正,反思目标 ●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屏幕投出) 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①能概括上阕内容的句子是“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②能概括全词内容的句子是“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③ “大河上下”的意思不是黄河的上面下面,而是黄河的上游下游 ④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是说必须在天睛时,才能看到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的景色 2、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①“望”的内容是“与天公试比高”“惜”的人物是“秦皇汉”、“唐宗宋祖”、“成吉思汗” ②这首词上阕写北方雪景,赞美祖国大好河山;下阕评论历史人物,歌颂当代英雄 ③词的下阕论今是为了评古,而评古今人物又是为了写景全词主要是表现作者的爱国热情 ④“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一句综合了对偶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