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北海园林艺术
摘要:北海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园林之一。北海总体上采用“向心辐射”式的布局,地形处理方式丰富,植物配置体现了皇家园林的特色。在清代乾隆时期奠定规模和格局的北海园林,在建设规模和艺术造诣上达到了皇家园林后期历史上的高峰境地,建筑艺术博采众长。道路功能明确,与景相结合,广场呈点状散布全园。精巧别致的园中园充分体现了咫尺山林、小中见大的特色。
关键词:北海;历史背景;总体布局;地形处理;植物配置;建筑艺术;道路广场;园林小品;园中园
北海公园位于北京市的中心,是我园现存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之一,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北海是中国历史园林的艺术杰作。全园占地69公顷(其中水面39公顷),主要由琼华岛、东岸、北岸景区组成。琼华岛上树木苍郁,殿宇栉比,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白塔耸立山巅,成为公园的标志,环湖垂柳掩映着濠濮间、画舫斋、静心斋、天王殿、快雪堂、九龙壁、五龙亭、小西天等众多著名景点,北海园林博采众长,有北方园林的宏阔气势和江南私家园林婉约多姿的风韵,并蓄帝王宫苑的富丽堂皇及宗教寺院的庄严肃穆,气象万千而又浑然一体,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北海的园林艺术。
历史背景
北海位于北京故宫西北部,东靠景山,南临中南海,北接什刹海,是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逐渐修建而成的帝王宫苑,已有900年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园林之一(图1)。
北海园林的开发始于辽代,金代又在辽代初创的基础上于大定十九年(1179年)建成规模宏伟的太宁宫。太宁宫沿袭我国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的规制,并将北宋汴京艮岳御园中的太湖石移置于琼华岛上。至元四年(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以太宁宫琼华岛为中心营建大都,琼华岛及其所在的湖泊被划入皇城,赐名万寿山、太液池。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朝正式迁都北京,万寿山、太液池成为紫禁城西面的御苑,称西苑。明代向南开拓水面,形成三海的格局。清朝承袭明代的西苑,乾隆时期对北海进行大规模的改建,奠定了此后的规模和格局。
空间布局
总体上,北海采用“向心辐射”式的布局(图2)。全园布局以琼华岛为中心,作为核心景区,白塔作为全园的标志物,以其制高点控制全局。其余景观如:画舫斋、濠濮涧、静心斋、天王殿、小西天、五龙亭、九龙壁等环绕着北海的四周作辐射形式布局,呈众星拱月之势。
图1
图2 图3
琼华岛是北海公园的主体,四面临水,南有永安桥连接团城,东有陟山桥接岸;湖中菱荷滴翠,碧水映天,岛上万木苍郁,殿阁栉比;巍巍白塔立于琼岛之巅,作为全园的制高点(图3),成为北海公园的标志。岛上四面因地制宜而设计各种不同的景观,空间布局变换丰富。南坡永安寺为一组布局对称均匀的山地佛寺建筑群,自山门至白塔,构成南坡的明显中轴线(图4);西坡地势陡峭,建筑物的布置依山就势,配以局部的叠石以显示高下错落的变化趣味;北坡地势下缓上陡,因此上坡用叠石以显地势起伏,下坡建延楼;东坡植物之景为主,建筑比重最小。
整个北海园林环水而建,来自什刹海之水在东北角上汇为小池,自此处再分为两支,一支西流下泻入北海,另一支沿着东宫墙南流。围绕北海的景观主要分布在东、北、南三面。东岸(图5)为利用后一支水系建立的相对独立的景区,这个景区自南向北依次构成序列,包括:山——筑土为山,上上建云岫崇椒二室;水——以水为主的濠濮涧;丘陵——平地筑山如丘陵;建筑——画舫斋。东岸景区把自然界山水风景的典型缩移与人工建置交替地展现在大约三百余米的地段上,达到了步移景异的效果。北岸主要建筑有静心斋、澄观堂、阐福寺、五龙亭、小西天,它们因地形之宽窄,自东向西随意展开,与自然山水巧妙地融为一体,颇似一幅不露人工痕迹、宛若天成的“城市山林”风景画。南岸是一座砖筑的圆形小城——团城,城台高4.6米,周长276米,全城面积为4553平方米。台上古木扶疏,殿堂华丽,是一座精巧别致的小园林。团城与琼华岛之间有跨水的堆云积翠桥相连,桥成折线形,南北端分别与团城、琼华岛对中,加强了岛、桥、城之间的轴线关系。
图4 图5
地形处理
整体地形上,北海以白塔为制高点,居于琼华岛之巅,四周地势低。由于琼华岛为山地地形,因此对于地形都因山势处理,设置蹬道,建筑也依山势设爬山廊,如亩鉴室(图6)。北海四周地形从两侧的主要园路向中间的湖微微倾斜,形成了一些缓坡(图7)活动区域。
图6 图7
在东岸和北岸的园中园内,还有筑土为山的地形处理方式。如濠濮涧平地筑土山如岗坞丘陵状。对于园内的水池,则采用山石驳岸(图8)。
图8
植物配置
北海的植物配置体现了皇家园林的特色(图9)。在建筑物附近和庭院内,多种竹子和各种花卉。以山水为主的地区,按不同的山水环境采用不同的植物素材大片栽植。如静心斋的植物大都依山傍水,于是配有大量的睡莲;宗教建筑配置的植物主要是古松柏;濠濮涧植物配置以水生植物为主,颇具野趣,有“在涧共修兰芷”之意,骨干树为侧柏、白皮松和榆树,并种有少量构树、白蜡和桃树,林下灌木则以荆条和小榆树为主,水生植物有睡莲等(图10)。山体植物以柏为主,辅以松间植。四季长青,岁寒不凋,可作为“高风亮节”、“长寿永固”的象征。
图9 图10
建筑艺术
在清代乾隆时期奠定规模和格局的北海园林,在建设规模和艺术造诣上达到了皇家园林后期历史上的高峰境地,在建筑艺术上博采众长,有北方园林的宏阔气势和江南私家园林婉约多姿的风韵,并蓄帝王宫苑的富丽堂皇及宗教寺院的庄严肃穆,气象万千而又浑然一体。
遵循严谨构图和轴线关系而布置的琼华岛南坡建筑,显示了宫苑的皇家气派(图11)。南坡山麓的山门与白塔连成一线,形成控制南坡景观的轴线。自下而上依次为法轮殿、正觉殿,普安殿、善因殿及白塔,拾级登山,还可感受到其中植物电景,亭轩布置的丰富变换。
画舫斋为北海公园一处园中之园(图12)。这里曲廊回抱,粉墙漏窗,具有江南小庭院的情调。画舫斋临池而建,楹阔殿为其主体建筑,殿前朱廊绕池,池中游鱼嬉戏,青萍浮动。既有北方庭院浑厚持重的建筑风格,又不失江南园林柔媚细腻的点景特色。乾隆皇帝诗赞:“斋似江南彩画舟,坐来轩槛镜中浮”,特命名“画舫斋”。
图11 图12
北海园林宗教建筑众多,包括琼华岛上的永安寺建筑群,白塔,北岸的天王殿、小西天等。作为北海园林最富盛名的景点之一,白塔有着丰富的宗教和文化内涵,是藏传佛教建筑特色的展现,也是清王朝大一统的体现。
道路与广场
北海道路形式有沿水岸的宽阔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