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5

历史课标及历史教材的“去历史化”问题

217阅读 | 9收藏 | 2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5
历史课标及历史教材的“去历史化”问题第1页
历史课标及历史教材的“去历史化”问题第2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Word
right
1/2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killme 上传于:2024-04-25
历史课标及历史教材的“去历史化”问题 @@周明学 近些年来,中国人自己编写的中学历史教材也频频受到批评。据笔者所知,受到批评较多的,一是上 海新编历史教材,二是台湾新版历史教材。对沪版新编教材,批评者认为它有“淡化革命史”、“琴化历 移"” 等“去历史化”的诸多问题,最后导致该救村在推行一年即告停用的严重后果。而台版新编教材,将 过去避用的“我国”“本国” “大陆”等用词全部改为“中国”,把冠在孙中山先生前的“国父”一词去 掉,批评者以为这是民进党当局“去中国化”的动作之一,如今国民党已重新执政一年多了,这套教材的 命运不知最终如何。 中国人编写的历史教材存在“去中国化”的问题,历史学者编写的历史教材存在“去历史化”的间 题,前者似乎可以理解,因为当时台湾还是民进党的“天下",而后者则令人难以理解,历史教材竟然“去 历史化”,吉黄又回到了“文革”? 最近,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也是沪版宁编教村主要编写者之一的周育 民先生在《开放时代》 2009 年 1 期发表了《关于上海历史教科书问题一-对北京几位历史学家批评的回应》 文,对批评意见进行了有理有据有力的回应与办析,足以引起人们的“妃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