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考试重要知识点:想象分类
想象分类是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科目二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也是我们在做题的时候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在科目二学习的过程中教育学部分的知识点大多数是识记类的,难度不大,但是当学到心理学部分时,就深深的感觉到力不从心,这是因为同学们在学习心理学知识点的时候没有把握问题的关键,没有深入的理解知识的本质,所以才导致心理学的题目相较于教育学而言错误率较高。下面将对“想象分类”这部分知识进行详细的说明。
想象是人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区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1.无意想象
(1)基本涵义
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它是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
注:这是一种比较低级的想象,不受个体自己控制,所以在发生无意想象的时候个体自己是没有目的性并不知道自己正在进行着的想象。在考试中与无意想象有关的一些短语有:不由自主、自然而然、下意识、不自觉地、不经意间等等。这些词语都表明事例中的想象类型是无意想象。例如:儿童在外面散步时抬头望向天空,不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