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专题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讲)-2016-2017学年高二政治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4)教案.doc

160阅读 | 6收藏 | 5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专题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讲)-2016-2017学年高二政治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4)教案.doc第1页
专题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讲)-2016-2017学年高二政治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4)教案.doc第2页
专题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讲)-2016-2017学年高二政治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4)教案.doc第3页
专题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讲)-2016-2017学年高二政治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4)教案.doc第4页
专题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讲)-2016-2017学年高二政治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4)教案.doc第5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5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饮过冰 上传于:2024-06-0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命题判定、概念再判断等方式,能够理解实践概念、特征以及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能够全面深刻地把握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初步利用“实践观”来分析现实生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命题的是非判定,思考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通过对实践概念的再判断,深化对实践本身的认识和理解;通过知行关系的讨论来升华对实践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加深了对实践的理解,感受到实践的价值,在生活中能注重实践,努力形成知行合一的生活态度。 【重点难点 】 教学重点:理解实践的概念,全面掌握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实践的概念和特征 【课堂“精讲”】 (一)、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的含义。 【课堂探究】:(1)谈谈你对实践的理解。 (2)简要分析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实践与上述观点的不同。  (2)①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实践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具有本质区别。②上述观点认为实践是“利己主义”活动,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具有社会性,不是孤立的、单个人的活动。③上述观点认为实践是人的精神、观念的活动,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在把握实践的含义这一知识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实践以人为主体,这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2)改造客观世界是发生在人与自然界、社会之间的活动。而停留在人的头脑或口头上的活动——如思考、修行、辩论等不是实践。实践不是纯粹的思维活动、认识 2.实践的基本特征: (1)客观物质性 (2)主观能动性:有目的,有意识 (3)社会历史性:社会性和历史性 3.实践的基本形式。 教材“专家点评”阐述了实践活动的三种形式:一是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二是变革社会的实践;三是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实践活动的形式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容之一,理解这一内容应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要明确实践的具体形式是无限多样的,每一种实践活动都有它的表现形式。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实践的内容日益广泛,实践的形式更加复杂。 第二,“基本”不是“全部”,人们难以穷尽实践的所有形式,这里只研究实践的“基本”形式,即上述三种。这三种基本形式只是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 第三,在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中,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平衡的,其中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因为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实践中结成的生产关系决定着其他社会关系,生产实践也是人们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前提,所以,不能把三种基本形式并列起来。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课堂探究】:(1)西红柿等的食用之谜是如何揭开的?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2)想一想,人的正确认识是从哪里来的?  教材中引用了毛泽东同志的两句名言.以朴实的语言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一认识来源于实践。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即人)对客体(即客观事物)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工具作为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并从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教材此处的“相关链接”栏目告诉我们两点: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条:一是直接经验,二是间接经验。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来源于实践。 ◇名言题化(结合课本P44)毛泽东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这告诉我。们( ) A.认识只能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 B.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 C.实践是认识的一个来源 D. 实践不断给认识提出新课题 答案:A 解析:“亲口吃一吃”说明只有接触客观事物,才能得出正确认识,直接选A项。B、C项本身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课堂探究】:是什么力量推动了科学的发展?想一一想,古代的天文学、力学和数学都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对此,我们可从以下三方面理解: (1)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2)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口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因为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自己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 ◇名言题化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科学技术在实验室不如在实践中发展快 C.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 D.发展科学有功的主要不是知识分子,而是人民群众 答案:A 解析:“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恰恰说明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故选A项。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课堂探究】:(1)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以上说法的理解。 (2)你认为是非能够说清楚吗?怎样才能说清楚? 探究提示:(1)庄子在
tj